質監部門提醒市民,在購買兒童玩具時,一定要認清“3C”標志。
多款沐浴玩具在臺被檢出塑化劑超標
購買玩具認清“3C”標志
早報記者 沈靚
近日有媒體報道,多款大陸產沐浴塑膠玩具在臺灣被檢出塑化劑超標,最高達380倍,其遇上熱水及油脂性物質可釋放出塑化劑,對幼兒造成影響。
記者昨日走訪上海豫園地區多家玩具商店發現,一些塑料玩具并沒有標明具體的生產地址,有的連外包裝都沒有。據了解,目前大陸還沒有關于塑化劑的安全標準。質監部門提醒市民,在購買兒童玩具時,一定要認清“3C”標志。
據媒體報道,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下稱:臺灣消基會)與臺灣標準檢驗部門隨機購買20件“兒童沐浴玩具”進行檢測,結果5件驗出含塑化劑,其中的4件標示為大陸制造,超標最嚴重的為“鴨子12只裝”,鄰苯二甲酸酯(DEHP)含量高達36.05%,鄰苯二甲二丁酯(DBP)含量也達2.009%,嚴重超出當地標準380倍。
自去年臺灣曝出塑化劑污染飲料事件后,“塑化劑”一詞開始受到公眾關注。據了解,塑化劑作用類似人工荷爾蒙,體內長期累積高劑量,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使男性雌性化或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幾率,令女童增加性早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