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清點查獲的假減肥藥。
犯罪嫌疑人陳好。
一劑假冒的肉毒毒素,從位于山東曲阜的生產廠家,到桂林的銷售公司,再到一線城市的美容院,從幾十元最高升到5000元,價格飆升上百倍后被以 “進口”藥品的身份,注入毫不知情的消費者體內。日前,在公安部的指揮下,這個涉案價值2000余萬元、涉及各個環節的假藥利益鏈條被斬斷。昨天,記者從 公安部還了解到,除了西藏,這些假藥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北京多家美容院購進了這些假冒藥品。
□舉報
美國公司投訴 揭出假藥鏈條
今年4月份,桂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通報了一份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文件,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重視。根據文件, 美國艾爾建公司去年年底向國家食藥監局舉報,稱一個網站銷售的產品是假冒他們公司的。美國艾爾建公司成立于1950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 該公司生產的保妥適(BOTOX)被稱為“整形美容領域的神話”。桂林市食藥監局局長凌霄等相關負責人介紹,保妥適(BOTOX)就是A型肉毒毒素。
美國公司投訴的這家網站的網址為www.prettyforyou.cn,是桂林市鴻怡科技有限公司名下的網站。桂林市食藥監局發現該網站上不但銷售有保妥適,還銷售有玻尿酸、美白針等多種減肥美容產品。
凌霄表示,由于A型肉毒毒素有劇毒,國家衛生部、國家食藥監局早在2008年就下發相關文件,將A型肉毒毒素列入毒性藥品管理,只能賣給醫療機 構,而且銷售要有許可。除了A型肉毒毒素,像屬于三類醫療器械的玻尿酸,是植入人體的最高級別,銷售也需要有許可,但這家公司根本沒有相關手續,而且經營 范圍里也沒有銷售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項目。“這已經涉及到犯罪,所以根據我們與公安部門的協作機制,通報給桂林市公安局。”凌霄說。
在接到食藥監局的通報后,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成立專案組,開始對鴻怡公司進行秘密偵查。隨著偵查的深入,一個從生產到網絡銷售,再到使用的美 容院和整形醫院,涉及全國的假減肥藥銷售網絡浮出水面:鴻怡公司涉嫌從山東曲阜的一個生物制品廠以及其他公司低價購入假冒的減肥藥、美白產品等,加價賣給 一些美容院、整形醫院,這些美容院和整形醫院再以正品的名義和價格,注入愛美人士的體內。
在公安部的指揮下,廣西、山東、廣東等地警方同時行動,抓獲陳好等69名犯罪嫌疑人,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2個,當場查獲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玻尿酸等假藥2萬支,涉案價值2000余萬元。目前,陳好已經被檢察機關以非法經營罪批準逮捕。
□查抄
多國美容良藥 全是三無產品
今年5月22日下午3點,桂林警方辦案人員沖進了位于桂林市七星區明珠大廈164室的鴻怡公司。鴻怡公司的處所共有一個大間,3個小間,除了一 個雜物間外,都跟銷售假藥有關。外面的大間兩側共有9名員工,是該公司的銷售員。一個房間內擺滿了柜子,里面放有五花八門的減肥藥、美白產品。在另一間辦 公室里,民警將該公司的老板、28歲的陳好抓獲。同時,在該公司位于半塘路文化步行街A區二樓48號的倉庫內,民警也查獲了大量的產品。
這些產品中,除了保妥適(BOTOX)之外,還有“歐特蘭玻尿酸”、“正品瑞藍2號玻尿酸”等。一些被標為高仿瑞藍2號的玻尿酸,已然被貼上了 防偽標簽。其他產品還包括德國303局部溶脂、諾蘭美植物刀(全身溶脂針)、韓國PPL卵磷脂、瑞士大S美白針、意大利大S美白一號等等。除了這些有標識 的產品,民警還查獲了大量沒有任何標識的產品,以及多種還沒有貼上的商標、標簽等。
鴻怡公司在網上銷售的渠道約有4個,分別是鴻怡整形美容網、鴻怡整形美容論壇、鴻怡整形美容網商店和淘寶商店。記者昨天登錄“鴻怡整形美容網商 店”,還能看到網站的信息。網站將產品分為溶脂類、全身美白、 填充類等類別,產品有美、德、法、韓、日、瑞典以及中國臺灣等。網站還聲稱“品牌廠家貨源”,“參與生產流程的嚴格質量監督”,“全部商品國家級售后保障 標準”等等。
7月30日,陳好在接受采訪時稱,這些產品都是從山東曲阜、北京、浙江、廣東等地一些沒有生產、銷售產品資質的個人和廠家,低價購進各種美容產 品,經過簡單的包裝,在網上加價15%左右銷售給一些美容院、整形醫院等。陳好所銷售的藥品、器械等,幾乎均未取得國家的注冊批準文號,以及藥監局的銷售 許可。而該網站上的中消協、工商備案信息標識等只是圖標而已,根本打不開。桂林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初步鑒定,鴻怡公司銷售的產品為假藥,至于 有沒有有毒有害物質,還需要做進一步的鑒定。
□查賬
公司銷售記錄 兩年達900頁
鴻怡公司的銷售記錄顯示,該公司從2011年7月開始在網上銷售美容商品,涉案金額高達484萬余元。而據陳好稱,由于之前人員不夠,并沒有具 體的人員負責記賬。據估算,該公司這兩年的銷售額在900余萬元。桂林警方查獲的銷售記錄,足足達900頁。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透露,這只是 按照其實際銷售額,如果按照市場價計算,金額將高得令人難以想象。像“德國303AAA 303+局部溶脂”,鴻怡公司的批發價為50元,市場價則高達2800元,相差54倍,而這還不是差價最大的。
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鴻怡公司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大美容論壇上宣傳公司,并向客戶推薦產品。一旦與客戶達成買賣意 向,便立即通過快遞公司發貨。如果客戶要求的產品公司沒貨,工作人員會以產品緊俏為名要求對方多等兩天,然后再通知陳好,讓他趕緊在網上購買。由于所有的 產品都是“三無產品”,陳好擔心員工經不起客戶軟磨硬泡透露出其中的秘密,在每個員工上崗之后,陳好都會對他們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就是如何避重就輕地欺瞞 客戶,并列出了客戶常常提出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應對。
□北京
多家美容機構 購進假藥涉案
警方對鴻怡公司的銷售流水進行統計后發現,短短的兩年內,該公司的銷售下線購買者范圍涉及全國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區,甚至包括日本。這些購買者絕大部分為美容院、整形醫院等,其中不乏一些證照齊全的美容機構,安徽馬鞍山整形醫院也在銷售名單上。
據了解,北京的一些美容機構也有不少從鴻怡公司購買了這些問題產品。該公司的銷售記錄顯示,北苑、廣渠路、海淀、歡樂谷等地的一些美容院,都在 購買之列。據警方透露,北京、大連、上海、廣東等大城市,是鴻怡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地。陳好也告訴記者,一般都是一些愛美人士聚集的大城市的美容機構買得 多,經常合作的美容機構有30家左右,而偶爾買貨的美容機構,則沒有統計過。
□溯源
疑生物制品廠 流出問題藥品
27歲的齊猛是陳好的上家之一,山東曲阜人。在陳好被抓后,聽到風聲的齊猛,將涉案的手機關機,公安機關一度找不到人。曲阜警方表示,他們多次向齊猛的家屬做工作,希望齊猛能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迫于壓力,7月24日,齊猛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8月1日上午在曲阜,記者見到了齊猛。齊猛個子不高,但很壯實。齊猛說,從2007年起,他在曲阜市一家生物制品廠做銷售人員,還曾在廣州辦事 處工作,后來回到曲阜。工廠曾給他一些產品照片,讓他和其他銷售人員在網上招徠客戶,他和陳好就是在網上認識的。他聲稱,陳好開始的時候稱他是進出口公司 的,想買玻尿酸再出口。對于陳好的說法,齊猛說他并沒有核實過,也不知道對方到底賣給了誰。
去年上半年,齊猛不再從該工廠拿工資,而是變成了一種業務關系,從該廠拿透明脂酸(也就是玻尿酸),通過快遞的方式,賣給陳好。齊猛稱,他從廠子里拿玻尿酸,價格一般在80元到110元左右,一支加價10元到20元賣出。幾年的時間,僅一種產品就賣出10萬元。
齊猛稱,他曾從廠子里拿出過帶有英文標識外包裝的玻尿酸,其中就有假藥“瑞藍”牌的玻尿酸。另外還有沒有包裝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玻尿酸,只知道是填充物”。
曲阜警方表示,有證據證明,陳好所買的玻尿酸確實出自該生物制品廠。目前,警方仍在對此案做進一步調查。除了齊猛,這家生物制品廠的主要負責人、會計、銷售人員等6名犯罪嫌疑人也已經到案。
除了山東曲阜的這家生物制品廠,陳好所銷售的假冒產品上線供貨商還涉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的7個商家。其中,位于北京的兩家公司,已經被北京警方查獲。而據警方透露,這并不是一個單線鏈條,這些公司與其他的假藥銷售網絡還有交叉。
□揭秘
一支肉毒毒素 最高漲價百倍
重慶商業步行街附近一家美容院也在銷售名單上,重慶南岸區警方對這家美容院進行了調查。這家美容院的證照齊全,負責人是一位姓胡的女子。據重慶 南岸辦案民警稱,胡某承認,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她從鴻怡公司的淘寶網(微博)店購買了5支肉毒毒素,以及10多支玻尿酸,單價在100元到200元不等。有的是 自己用了,有的則以每支1600元到1800元的價格為一些顧客注射。警方介紹,此類產品在有的美容院被加價最高賣到了5000元/支。
警方透露,這些本來只要幾十元到上百元的假藥和問題器械,被美容院假冒正品高價注入到消費者體內。由于這些產品的作用是長期的,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問題,但很難保證以后不會帶來副作用。
凌霄表示,注射玻尿酸、美白針、膠原蛋白、瘦臉針(A類肉毒毒素)都是注射美容的項目,由于創傷較小,受到了愛美者的追捧,同時也為非法注射的 美容服務提供了溫床。這也導致非法美容注射毀容事故急劇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90%出了問題的注射美容,都來自于使用了非法渠道購進的藥品或器械。
桂林警方指出,在該案中,中青年婦女是主要受害者。鴻怡公司利用了客戶的心理,突出低價位,使用假冒的著名品牌的包裝,進行欺騙性宣傳。大量的美容機構,甚至正規的醫療機構、醫療人員進入購買行列,為犯罪危害社會創造了最后的條件,不知情的患者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名詞解釋
A型肉毒毒素
A型肉毒毒素為白色疏松體,生理氯化鈉溶液溶解后為澄清透明或淡黃色溶液。適用于眼瞼痙攣,面肌痙攣等成人患者及某些斜視,特別是急性麻痹性斜 視、共同性斜視、內分泌肌病引起的斜視及無法手術矯正或手術效果不佳的12歲以上的斜視患者。2008年,國家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SFDA)聯合下發《關于將A型肉毒毒素列入毒性藥品管理的通知》,將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劑列入毒性藥品管理,并規定,藥品批發企業只能將A型肉毒毒素 制劑銷售給醫療機構。(據百度百科(微博))
□人物
白手起家大學生 夢碎減肥藥之路
28歲的山東人陳好,大學畢業后白手起家成立網絡公司,他的終極理想是建立鴻怡集團公司,讓其成為中國最大,最具綜合性、交流性的整形美容網站。但由于開頭走的路就不對,等待他的不是財富,而是一副冰冷的手銬。
陳好是山東泰安人,瘦高個。2007年從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工業工程學專業畢業后,他沒有回老家山東,而是留在了桂林,想憑能吃苦自己創業。陳好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大學期間,他就利用空余時間打工賺錢。
大學畢業后,陳好開始的時候也是打工,但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有自己的野心和夢想。由于在大學期間了解到美容行業現在比較走俏,2007 年,陳好自己建了一個美容類網站,開始只是做一些網絡廣告,介紹整形醫院和整形美容方面的知識,以及怎么到醫院美容等。陳好利用網站和醫院合作盈利,給醫 院打廣告。但網站起初的效益并不好。陳好說,由于實力不夠,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幾千元。陳好不得不另做打算,而且很快有了新的目標。
陳好說,在做美容網站的時候,經常有美容院打電話問他有沒有美容產品賣,陳好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掙錢的行業。陳好決定到每年在廣東舉行的美容博覽會上碰碰運氣。在美博會上,陳好結識了一些銷售美容產品的公司,這些公司以后成為他所銷售的假冒美容產品的渠道。
2010年7月,陳好的網站正式開始賣起了美容整形產品,同年9月,他在工商部門注冊成立了“桂林市鴻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一 間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間、一臺電腦,陳好一個人身兼老板和員工。經過兩三年的苦心經營,公司先后更換地址,辦公環境一次比一次好,地段也從城鄉接合部轉 移到繁華地段。到被查處的當天,陳好手下已經有10余名工作人員。陳好還制定了各種管理制度,包括獎懲制度、薪金制度等。為了鼓勵員工努力工作,陳好在制 度中規定,“職工在休息、假日期間仍能做好公司業務工作并成交,由公司確認記錄后,公司將按每個業務利潤的6%給予該職工并在月末統計到當月工資統一發 放”。
其實,陳好并不滿足于“有限公司”,他在一張近2平方米大小的紙張上畫出了心中事業的藍圖——鴻怡集團公司,并注明是“終極目標”,集團公司下 設整形美容網站、針劑產品批發、醫療器械批發、化妝品、護膚品、連鎖 加盟店、培訓中心……要建成中國最大,最具綜合性、交流性的整形美容網站,“五年、十年、二十年,讓網站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豐富。”
由于一開始選擇的路就是錯的,隨著公司的壯大,陳好也在歧路上越走越遠。陳好的美夢在被抓的那一刻像肥皂泡一樣破裂。
□對話
美容院基本都在用
記者:當初怎么想到做網站,賣美容整形產品的?
陳好:當時沒有任何想法,就是想做一個自己的事業。最早就是想做整形美容方面的知識,做了網站后,不斷有美容院咨詢關于產品的情況,問有沒有產品賣,覺得這個行業比較火,就開始找貨源賣。
記者:怎么跟這些上家聯系上的?知道他們是什么樣的公司嗎?
陳好:因為有美容院問,就想到美容博覽會上看看,因為有很多公司參展。一部分(上家)是在美容博覽會上認識的。跟山東的齊猛,就是在去年9月份 的美博會上認識的,因為他說產品比較便宜。美博會上,他們都會留下聯系方式。我以為參展的都是正規公司,賣的都是正規產品,根本沒多想。
記者:價格這么低,有沒有告訴你這些產品到底是什么產品,到底怎么做的?
陳好:問了美博會上的好多公司,價格都差不多。我開始也覺得太便宜了,不合理,但我以為這就是供貨價。后來發現美容院已經做這個很久了,基本都在用,對這些產品很熟了。
記者:你不知道賣藥需要審批嗎?
陳好:當初對這些方面確實不了解,缺乏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記者:為何不去藥監局等相關單位咨詢?
陳好:我也不知道藥監局在哪里,就是自己埋頭苦干。
記者:開始時怎么發展下家的?有多少下家?
陳好:就是從網上搜集各地美容院和整形醫院的電話,給他們打電話,問他們要不要貨。
記者:有沒有擔心會給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
陳好:也有想過,但這些產品都是經過上家公司檢驗過的,都是找比較正規的公司檢驗的。他們都是美博會上的,我認為應該是正規的公司。
記者:有沒有因為產品質量問題退貨的?有沒有人反映過,消費者用了以后出現不良反應?
陳好:都是賣給專業機構,他們有專業的操作。藥應該都是沒有問題的。有過反映,但很少。今年年初,山東齊猛曾說,有的產品有客戶反饋說,有紅腫 現象,但就遇到過一次,基本上沒碰到過。上家會告訴如何處理,假如客戶出現紅腫,要說是正常現象。問是否在醫院打,是不是飲食不注意,說吃些辣椒,刺激就 會出現紅腫。這些需要操作者和顧客配合的。
記者:美容院賣這么貴,你為何賣這么便宜?
陳好:賣高了沒人買。我們沒有太大的規模,就是買過來加些價賣,一般也就能掙幾塊錢十幾塊錢。幾千元的產品,最高的也就加100多元錢。賣這個的很多很多,全國各地都有。美博會上人擠人地去買。
(文中嫌疑人均為化名)
本報記者 袁國禮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歐陽曉菲 本報漫畫 任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