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鄒娟 實習生 吳慶輝
近日,網絡上熱傳的一個實驗視頻,實驗人員將小白鼠放進滴有修正液的瓶子中,結果,小白鼠三分鐘就斃命了。記者采訪得知,修正液原料的確含毒性,但少量使用危害不大。事實上,修正液已逐漸被修正帶代替,在不少學校,修正液和修正帶都禁止使用,以免養成學生的依賴性。
近日網絡上熱傳的一個實驗視頻,在這個視頻中,實驗人員拿出兩個空玻璃瓶,把其中一個瓶子滴上修正液,然后把四只小白鼠分別放在兩個瓶子中。實驗顯示,三分鐘后,被放在空瓶內的兩只小白鼠活蹦亂跳,而放入滴有修正液瓶內的小白鼠已奄奄一息并最終死亡。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修正液生產原料主要有鈦白粉和樹脂,鈦白粉起遮蓋作用,而樹脂提供黏性。生產過程中,要把樹脂溶解,就要用到溶劑。毒性主要來源于生產中使用的溶劑。另外,相關資料也顯示,修正液中一些有害化學成分可能會引發血液系統疾病,甚至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對于修正液是否有毒,復旦大學化學系副主任高翔表示,甲基環己烷、環己烷、二甲苯都是較常用的溶劑,其中二甲苯作為溶劑的修正液有害性最強,而即便是市面上以甲基環己烷、環己烷作為溶劑的所謂環保修正液,也是對人體有害的,只是危害小一點。
“含氯的化學物質大多有毒性,實驗室一般要求在通風情況下使用。修正液偶爾、少量使用并不產生大的危害,但總體來說,特別是中小學生,盡量不要用。”高翔說道。
盧灣一小校長吳蓉瑾透露,“我們要求學生不要使用修正液或者修正帶,一方面怕不健康,另一方面,作業涂涂改改也不好看。會讓學生形成依賴,不利于學習習慣的培養。”而在大部分初中和高中,修正液也被禁止使用,“考試有卷面整潔分,但中高考不允許使用修正液和修正帶,以免學生在卷面上做標記。我們平時也要求學生,寫錯了沒關系,輕輕劃掉重寫,并不影響卷面整潔。”一位從教15年的教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