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濫賣抗生素“好比街邊店能買原子彈”
監管部門:早有明文規定不得亂售,但監管很難,濫賣問題涉及紙質處方越來越少、藥價差異等因素
抗生素之所以設置專柜,與其銷售管理制度有著密切關系
抗生素濫賣情況
記者與醫生走訪了幾間藥店,可以很容易買到二級抗生素。一位藥店銷售人員對違規銷售的做法說道:“藥店要賺錢,病人急著要吃藥,所以藥店也沒有管太嚴。”
濫用 后果很嚴重
細菌對某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后,下次這種抗生素藥物就對它無效了。如果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耐藥性,那么越來越多的細菌感染就會面臨無藥可醫的狀況
濫用 有時沒必要
普通感冒中有90%左右都屬于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不會對病情好轉有作用。一感冒就吃抗生素(消炎藥)是一種錯誤的用藥習慣
常見抗生素分級
頭孢克肟分散片
鹽酸左氧氟沙星
抗生素等級:2級
屬于限制使用藥物,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的耐藥性、藥品價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
處方對應醫師等級(二醫院)
主治醫師
頭孢、阿莫西林……這些耳熟能詳的“消炎藥”,很多人感冒時都會去買上一盒吃上幾顆。但事實上,這些在藥店隨便都能買到的抗生素(消炎藥),其實需要一定級別的醫生才有資質開具處方。
近日,“老劉大夫的微博”發布了一條“隨感”,引發眾多醫生的集體感慨,抗生素濫賣濫用現象也因此再次引發關注。
驚訝:醫院嚴控藥 藥店竟能買
近日,“老劉大夫的微博”提到:“今天一個尿路感染的病人來找我,說在藥店買到一種好藥,拿出來一看,我當時真是傻了:‘法羅培南鈉片’。”
這條“專業”的微博立即引發了專業醫生們的集體“吐槽”,轉發達2000多次,評論近400條。微博認證信息為“江蘇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的“洪專大夫”在微博上評價說:“這好比現在街邊店能買到原子彈一樣恐怖”。
這個藥的濫售真有這么恐怖?
據了解,抗生素使用分為三級,一級藥物為非限制使用藥物;二級藥物屬于限制使用藥物,這類藥物在療效、安全性、對細菌的耐藥性、藥品價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三級藥物為特殊使用藥物,這類藥物屬于不良反應明顯、不宜隨意使用、臨床需要倍加保護以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性而導致嚴重后果的藥物。
而“法羅培南鈉片”就屬于三級抗生素。也就是說,在醫院都被嚴格控制的三級抗生素,藥店居然能隨便買到。
多家藥店: 二級抗生素隨便買
成都藥店銷售抗生素的情況如何?成都商報記者邀請成都某三甲醫院的專業醫生一道,走訪了成都的多家藥店。
在紗帽街的一間藥店,當記者向售貨員表示自己喉嚨痛,想買點消炎藥時,她立即把記者帶到了“處方藥”柜臺,并向記者推薦了“頭孢克肟分散片”,最終,店員在沒有要求記者出示任何處方的情況下,將藥賣給了記者。隨行醫生告訴記者:“這種藥就是二級抗生素,是一定要有醫生的處方才能使用的。”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位于總府路的一間藥店,購買的情況大致相同。在記者準備付錢時,隨行醫生問道“這個是處方藥嗎?我們沒有處方也能買嗎?”售貨員聞言態度大變,馬上表明,這種藥不能賣,“我只是拿給你們看一下!”
接下來,記者到了東二環的一間藥店,在這里,記者同樣輕易買到了鹽酸左氧氟沙星(二級抗生素)。但這次面對隨行醫生的疑問時,售貨員對此表示,按照規定確實要有處方才行,“但是這是個矛盾,藥店要賺錢,病人急著要吃藥,所以藥店也沒有管太嚴。”
一番走訪下來,隨行醫生告訴記者,在這幾間藥店雖然暫時沒有發現三級抗生素,但二級抗生素可以很容易買到。
濫用抗生素或致無藥可治
據了解,2004年,衛生部出臺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自那時起對抗生素進行了分級管理,級別不同的抗生素需要不同資質的醫生才有處方權。
在成都的眾多醫院,基本執行一種分級管理,一定級別的醫生才能采用一定級別的抗生素。
為何如此嚴格地管理抗生素呢?成都市二醫院西藥劑科主任葉永琴表示,抗生素如果使用不當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比如讓細菌產生耐藥性。細菌對某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以后,下次患者再發生這種細菌的感染,這種抗生素藥物就對它無效,只有換藥。抗生素濫用,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耐藥性后,越來越多的細菌感染就會面臨無藥可醫的狀況。這種耐藥性不僅僅是個體的,還會危及所有人,任何人都無法獨善其身。
小提醒
九成普通感冒用它其實沒用
成都市二醫院西藥劑科主任葉永琴表示,普通感冒中有90%左右都屬于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不會對病情好轉有作用。抗生素不能應付病毒感染,只對細菌感染的治療有效,所以一感冒就吃抗生素是一種錯誤的用藥習慣。如果實在無法判斷是否需要用消炎藥,最好到醫院讓專業醫生進行判斷。
監管部門:
早有規定 落實很難
“處方來源是最大問題”
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藥監局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零售藥店處方藥與非處方分類管理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藥店在售賣抗生素藥品時需收集和登記處方。但他同時表示,在具體監管上,這項工作“非常難”。
在他看來,“處方來源是最大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不少醫院都已經開始執行電子處方,也就是說患者拿不到紙質處方,也就沒有辦法憑處方購藥。此外,因為藥品價格的差異、購買方便等因素,不少患者都更愿意就近在藥店購藥。
藥店配備執業醫師,被看作解決處方來源的一個有效辦法,但事實上,現在成都藥店數量多、規模小,每個藥店配備執業醫師還不太現實。同時,即便配備醫師,為藥店服務的醫師能否百分百從病人實際需求出發開處方,也是讓該負責人憂慮的地方。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和衛生部門合作,解決處方來源問題。比如,國外一些城市就已經實現了醫院處方和藥店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