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粽子標簽被捆綁
丹尼斯自營三無全日盛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時,吃粽子是中國人民一種古老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是中國人在端午節寄托相思的圖騰。在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在傳統的粽子外包裝,以用竹葉最廣泛。在竹葉的外包裝,還有繩子扎緊。這二種包裝都是可以同粽子內容一起煮的。
2012年6月,媒體以《被“有毒”標簽“綁架”的思念粽子》為題,報道了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思念粽子使用塑料標簽與粽葉捆綁的包裝方式,塑料標簽上的印刷油墨含有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該包裝的粽子經過高溫蒸煮之后,會加速有害物質的揮發,可能引起對食用者身體的傷害。媒體披露后,今年的粽子包裝是否會有變化?6月6日至9日,大河網記者走訪了鄭州市的部分超市。
記者遍訪鄭州超市 散裝粽子均有塑料標簽
6月7日至9日,大河網多路記者對鄭州市區的易初蓮花超市、華潤萬家超市、丹尼斯超市、大商新瑪特超市、永輝連鎖超市、家樂福超市、思達超市、世紀聯華超市等進行了集中調查,發現包含思念、三全、云鶴等多個品牌的散裝粽子,在粽葉與捆綁的棉線之間,均有五顏六色的塑料標簽,在丹尼斯超市,其自營的全日盛粽子生產廠家、日期、地址等信息均沒有。
大河網記者在各大超市調查時發現,思念、三全兩大品牌的粽子產品成為超市粽子銷售的主力,基本都設有專柜,銷量也比較大。部分超市有云鶴、陶老大等品牌的粽子銷售,也有一些省外的品牌,但主要是以真空包裝或禮品盒為主,散裝較少。
大河網各路記者在超市購買的散裝粽子,包含思念、三全、云鶴等三個品牌的產品,無一例外,三個品牌的散裝粽子,在粽葉與捆綁的棉線之間,均有塑料標簽,而且超市促銷人員告訴記者,在吃粽子的時候,如果解開煮粽子,荷葉包裝都會散開,標簽只能和粽子一起在水里煮,沒有危害。
網兜裝的思念粽子,一個網兜中如果是單一餡料的,粽子上沒有塑料標簽;如果一個網兜中是多種餡料的,則每個粽子上都有一個塑料標簽,標注了粽子的名稱。
而在鄭州各大超市銷售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粽子,無論是散裝的還是網兜裝的,粽子均被綁上了塑料標簽。
記者購買的云鶴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散裝粽子,也綁著塑料標簽。
業內人士:塑料標簽同粽子加熱后危害健康
塑料標簽到底是怎么生產的,能不能和粽子一起加熱,記者采訪了印刷行業的資深人士。
看了標簽之后,多名印刷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標簽是塑料印刷品,與粽子共同加熱后,將危害身體健康。一是塑料標簽本身含有塑化劑,二是塑料標簽的顏色和文字是油墨印刷上去的,顏色越鮮艷,文字圖案越多,油墨越多,所含有害物質也更多。而高溫蒸煮則會加速有害物質的揮發,加重對人體的危害。
塑料標簽與粽子一起加熱 廠家說法自相矛盾
大河網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電話采訪三全食品股份公司,該公司總臺話務員稱,被捆塑料標簽肯定不能和和粽子一起煮,當記者問什么原因不能放在一起煮時,該工作人員說,咱們平時做飯不把標簽去掉能做飯嗎?具體情況她讓記者和三全食品鄭州分公司聯系一下。
記者隨即與三全食品鄭州分公司聯系,該分公司工作人員稱,粽子上捆綁的塑料標簽不用去掉,可以蒸、煮、微波爐加熱都沒有問題,一直是這樣賣的,沒有問題。
塑料標簽如何安全使用 廠家不提示消費者不知情
記者調查時發現,雖然各大品牌的粽子都使用了塑料標簽,但是塑料標簽能不能與粽子一起高溫蒸煮,廠家在包裝上沒有任何提示,由于塑料標簽被棉線捆綁在里面,消費者也自然地認為蒸煮粽子時不需要把塑料標簽拿掉,而且,也不容易拿掉。
大河網記者采訪了多名購買粽子的消費者,沒有一名消費者認為需要把塑料標簽去掉后再加熱粽子,也沒有意識到塑料標簽加熱后會危害身體健康。一名姓王的消費者說,要是知道標簽是塑料印刷品,肯定不會把它放在鍋里煮,誰會把塑料袋和吃的一起放到鍋里煮呢?道理是一樣的道理。
塑料標簽亟需規范使用 監管不能缺位
端午將至,這樣一些含有“有害物質”塑料標簽的粽子在鄭州市各大超市熱賣,而消費者卻不知道如何才能安全、放心地加熱這些綁著塑料標簽的粽子,廠家圖個方便省事、模糊處理,監管部門不能睜只眼閉只眼。食品安全的警鐘已經不止一次向我們敲響,希望各相關食品監管部門,能夠認真負責,加強監管,督促食品企業規范使用塑料標簽,不要讓食品危害了老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