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市、吉林市、宜昌市都曝出給孩子長期喂食“病毒靈”等藥片的惡性競爭事件。其中西安的楓韻幼兒園從4家醫藥批發零售企業先后分10次購進“病毒靈”54600片,幼兒喂藥的歷史長達5年;吉林的芳林幼兒園給幼兒喂藥的歷史也至少長達3年。幼兒園這樣做,當然是為了保證入園幼兒的出勤率。但是幼兒園為什么這么總是幼兒出勤率呢?
媒體的分析評論,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圍內,不是膚淺就是誤入歧途。許多媒體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民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那么在意孩子們的出勤率是為了免于退費,因為民辦幼兒園之間已經陷入惡性競爭,利潤微薄。似乎只有實現幼兒園的全面國有化,才能避免這樣的惡性競爭。
不過以我所知的北京地區幼兒園的情況,事實并非如此。幼兒園的退費,退的只是伙食費而非學費。幼兒園的伙食費也不像小學那樣是一頓10元而是一天10元,含兩頓飯,兩頓飯前兩小時還各有水果、點心一次。就算毛利100%,一天退費也不過5元,一個月退10天(除掉周末和節假日一個月總共才20余天)才50元。何況因為伙食預訂的緣故,通常請假的第一天是不退的,有的幼兒園還是連續請假超過3天才退!
北京地區的幼兒園分三級三類,據說“級”代表場地、設備等硬件,“類”代表師資、課程、衛生等軟件。在三級三類之外,尚有少量“示范幼兒園”。這樣不算那些未經批準的半地下狀態的幼兒園,北京地區的幼兒園也被分成了10個等級,每個等級之間月收費相差數百元。除了收費差異外,這種分類還導致望子成龍的父母們拼命把孩子往所謂高檔次的幼兒園送,為此而不惜另交每年八千或一次性數萬元的贊助費(教委的文件是禁止的,但事實上一直存在),甚至還要找關系請客送禮。北京地區幼兒園的這種分類并不限于私立幼兒園,我所知道的掛著某級某類牌子的幾乎都是公立幼兒園。不過這些公立幼兒園據說也都承包給園長了,因此公、私之分并無多大意義。
我稍微搜索了一下,發現出事的陜西、吉林、湖北等省幼兒園也是分級收費的。我懷疑出勤率在這些省是評價幼兒園衛生水平從而決定幼兒園等級的重要指標。如果我的這一猜測成立,那么給孩子吃病毒靈等藥物預防感冒以提高出勤率的動機顯然主要不是因為缺勤要退伙食費!由于幼兒園分級收費在我國是一種普遍現象,給孩子長期無病吃藥的幼兒園未必只有這幾個城市才有,也未必只有私立幼兒園才會發生,可能還有更多這樣做的幼兒園未被發現!我建議各地政府檢查一下本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幼兒園評級衛生標準中有沒有出勤率這一項,如果有,發現幼兒園給沒病的孩子日常服用病毒靈之類就是遲早的事!
中國大陸的多數官員和媒體骨子里還是充滿對“一大二公”的偏愛,出了壞事總習慣于歸罪于私有,歸罪于競爭。其實市場競爭通常是良性的,政績競爭才是惡性的。政府人為地給市場主體劃分等級,在不同等級之間制造顯著的待遇差異,特別是這種等級還相對固化(因為政府不可能每月或每個學期重新給評級一次),極大地提高了市場主體之間惡性競爭的積極性,并使這種競爭異化為政績競爭。這正是半市場化的中國大陸惡性競爭遠多于歐美老牌市場經濟國家的原因。
無論是為了發財還是為了升官,如果由市場或民意決定,那就必須靠踏踏實實的努力,因為群眾的眼睛千千萬萬,隨時隨地都有人盯著。相反,如果由政府或者上級決定,就可能產生賄賂、弄虛作假和短期行為。幼兒園靠藥品維持高出勤率而不顧對孩子們健康的慢性危害,顯然是一個做給教育、衛生行政部門看的形象工程。幼兒園給孩子吃“病毒靈”的竟然那么多,非因缺乏監管,實因不當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