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類物質擬入食品添加“黑名單”
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期公布《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征求意見稿),染料類、富含氮化合物類、鄰苯二甲酸酯類等23類物質被納入“黑名單”。名單對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進行了歸類整理,將蘇丹紅、堿性橙、孔雀石綠、美術綠等所有染料歸為一類,統稱為“染料類”;將三聚氰胺等可能作為“蛋白精”違法添加的物質歸為“富含氮化合物”;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歸為一類;將工業火堿、工業明膠、工業酒精、甲醛等歸為“工業用或其他非食品級物質”;將敵敵畏、敵百蟲歸為“有機磷農藥類”;將喹諾酮類、酰胺醇類、四環素類等歸為“抗菌藥物類”。此外,名單中還有烏洛托品、磷化物、廢棄油脂等物質。
特殊膳食添新規
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發布新一版的《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問答,明確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具有預防疾病、治療等功能,因此其標簽不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按照規定,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并應在標簽上如實標示。以嬰兒配方食品為例,產品標簽中除應標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外,還應標示《嬰兒配方食品》中規定的必需成分的含量。
口罩國標意見稿有望年底公布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備受消費者關注的《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預計年底前將公布征求意見稿,規范將涉及口罩原料、結構、標簽標識、外觀要求等,主要指標包括功能性指標顆粒物過濾效率、呼氣吸氣阻力指標、密合性指標等。作為紡織品,指標還涉及甲醛含量、pH值、微生物如大腸桿菌菌群數量、真菌菌落總數等。新國標還將根據大氣污染程度,分為重度污染適用、中度污染適用、輕度污染適用;針對不同人群,如成人、兒童、體弱者特征,設定不同的呼氣阻力指標對口罩進行分類。此外,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修訂版明年有望批準發布。
網絡彈窗廣告禁自行打開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召開“整治網絡彈窗”專題座談會,決定于近期啟動“整治網絡彈窗”專項行動。重點要督促網站落實主體責任,行為規范包括:軟件彈窗廣告須在其標題欄區域顯示該軟件名稱;禁止彈窗軟件在用戶無操作的情況下自動打開廣告頁面;具有網絡彈窗功能的軟件,必須在醒目位置設置關閉按鈕和通道;網絡彈窗不得過多過濫,影響網民上網體驗,網站要對彈窗數量和位置等進行控制。
原創作品稿酬標準上調
國家版權局官網日前正式公布《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將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標準,由1999年《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的每千字30元到100元提高到80元至300元,而原創作品的版稅率并未提高,依然為3%到10%。稿酬漲了,但業內普遍不感冒,認為這個標準太低。
央視叫停非轉基因廣告詞
據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消息,該中心發布《關于“非轉基因產品”廣告的審查要求通知》。《通知》要求,對我國乃至全球均無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廣告,禁止使用非轉基因廣告詞;對已有轉基因品種商業化種植的大豆、油菜等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廣告,除按規定收取證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轉基因效果的詞語,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誤導性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