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飲料含肉毒桿菌可致白血病”。近期,這則消息在互聯網、微信朋友圈引起軒然大波,最后雖然被證實是網絡謠言,但已對企業造成損害。
5月26日,在中央網信辦、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等支持下,“凈化網絡環境、打擊食品謠言”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企業和行業的相關負責人呼吁營造健康的食品安全網絡氛圍。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范小偉表示,網絡謠言是網絡一大公害,網信辦正在籌建網絡失信黑名單,并積極推動線下的法律法規適用于線上。
食品行業成謠言重災區
在網絡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大步發展的今天,與之相伴的網絡謠言也在不斷滋生,特別是自媒體時代,謠言經過朋友圈的轉發,傳播速度呈現幾何級式的增長。在眾多謠言中,食品行業成為謠言的重災區。
在研討會上,雙匯集團新聞發言人劉金濤表示,對于謠言雙匯深受其害,被謠言傷害的企業應該團結一致,互通信息,聯合起來抵制網絡謠言。劉金濤提到:“就在參加研討會的時候,我又看到一則謠言。謠言發布者是名叫‘上海圈子’的微信公眾號,主要內容是浙江、廣東、四川等豬肉大面積出現鉤蟲,病源來自于廣西,這種鉤蟲高溫殺不死,上海市場已經出現了,請大家盡量減少吃豬肉。”然而有媒體在貴陽晚報數字報上發現,其在2014年10月16日便已發布了名為《豬肉有鉤蟲?又是一謠言!》的稿件,對此事進行辟謠。
時隔半年,陳舊的謠言通過微信公眾號再次卷土重來!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李宜霖表示,近期,微信平臺中出現大量公眾賬號發布謠言,聲稱“中國大陸康師傅公司3年從越南進口43萬噸地溝油”,而實際上該信息完全是子虛烏有,內容嚴重失實。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查詢進口檢驗檢疫記錄,從2013年至今,中國大陸沒有進口過越南大幸福公司生產的食用和飼料用油脂,更談不上所謂賣給大陸康師傅。
娃哈哈集團管理中心主任李鳳媛也表示,經公司統計,網絡媒體上已累計發現惡意攻擊娃哈哈的謠言近3萬條,轉載及瀏覽量超過1.7億次。特別是2014年起,謠言呈現出明顯的人為操控性、規律性、攻擊性等特點,數量也十分巨大,散布爽歪歪含有肉毒桿菌“被有關部門緊急召回”、喝飲料得白血病等,謠言通過大量微博僵尸賬號和微信認證公眾號反復發布,被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在朋友圈大量病毒式轉發,甚至在診所、幼兒園直接張貼。
安利(中國)公共事務部總經理翟明翯表示,安利近年來遭遇“安利老板死了”、“安利使用轉基因產品能致癌”等網絡謠言攻擊;肯德基[微博]負責人屈翠容表示,“一只雞長出6個翅膀”這樣經不起推敲的謠言在網上大范圍傳播,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困擾。
“這幾年關于食品安全的謠言很多,消費者為之恐慌,企業深受其害,政府部門也為此忙得不可開交”,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表示,藥監總局總結2013年12條食品安全熱點問題發現,其中8個與食品安全無關,都是謠言,可見網絡食品謠言問題非常嚴重。
“明膠事件”重挫果凍行業
對于網絡謠言的危害,娃哈哈方面表示,去年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就是受謠言的影響,損失預計達50億元。康師傅則表示,惡意編造的謠言不僅給品牌商譽造成巨大傷害,也令公司股價大幅下滑,給投資人利益和市場穩定帶來不好影響。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綜合業務部主任丁紹輝公布了一組行業深受其害的數據。據介紹,3年前的網絡謠言將老酸奶、果凍與破皮鞋聯系在一起,造謠稱食品中的添加劑明膠來自破皮鞋。受此影響,如今,“老酸奶”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已很難找到。丁紹輝稱,2011年我國果凍總體銷售額150億元,出口1億美元,而去年的銷售額也就120億元,出口將近6000萬美元。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大型果凍企業至今未恢復元氣。
建立網絡失信黑名單制
“網絡絕非法外之地”,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范小偉表示,網絡謠言破壞了社會的信任感和政府公信力,食品謠言等涉及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與整個食品行業發展,應堅決支持打擊造謠傳謠的行為。
范小偉表示,打擊食品謠言要廣泛動員,線上線下、多部門形成合力,行業協會、專家、食品企業、監管部門等要共同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第一時間對食品謠言進行澄清。
范小偉告訴記者,目前網信辦也正在建立網絡失信黑名單,將惡意傳播食品謠言的網民和網站納入黑名單,最大限度壓縮食品謠言生存空間;對于屢次制造、散步重大食品謠言的不法分子,要依法依規予以嚴懲,形成震懾效應。
各部門聯合懲戒網絡失信行為
“針對包括食品謠言在內的整個網絡空間里的違規失信行為,目前網信辦還在推動兩個方面的工作”。范小偉告訴記者,去年6月國務院正式頒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部署,其中提到要加強網絡誠信建設。譬如企業在惡性競爭中所發布的網絡謠言或網絡誹謗得到確認之后,這個企業要受到何種懲戒?如果它是一家食品藥品的企業,所面臨的懲戒不會僅限于來自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不僅限于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對于相關網絡空間的治理,可能還要面臨國家其他相關部門的聯合懲戒。
范小偉還表示,另一方面,網信辦正在和相關部門進行合作,推動立法部門制定司法解釋,將現有的線下法律法規相關的規定,在互聯網領域得到延伸適用,使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果。
企業不能坐以待斃
劉金濤坦言,“對于網絡謠言,我們是深受其害。但是,坐以待斃是不行的。”
劉金濤認為,被謠言傷害的企業應該團結一致,聯合起來與網絡謠言積極斗爭。第一,要及時報警;第二,可以向媒體舉報投訴;第三,可以盡可能地開放工廠,冷鮮肉、火腿腸的制作流程,要讓公眾知曉。
去年以來,針對雙匯的系列謠言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劉金濤也曾高調進京向媒體投訴,并向公安機關報案。劉金濤介紹:“目前,河南省公安廳已經指定另外一座地市級城市的公安局對此案立案調查,作為雙匯集團總部所在地的漯河市公安局配合辦案。作為受害企業,我們理解公安部、河南省公安廳指定管轄、異地辦案的做法,也希望此案能夠得到公正客觀的辦理。”
盡管目前食品謠言的廣泛傳播給相關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與名譽的損失,但是劉金濤對于行業的發展仍然保持著樂觀態度。
劉金濤表示:“盡管有這么多的謠言,雙匯現在還是龍頭企業,我們的業績還是不錯的。這說明大家對謠言也有一定的辨別能力,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如果一個企業認真的依法生產經營,終究會取得應有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