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線暨北京體驗中心啟動儀式。
國家認監委今天在京舉辦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線暨北京體驗中心啟動儀式。“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向社會開放“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及產品信息。國內首個“同線同標同質”食品線上交易服務平臺和線下體驗中心同日運營,首單消費訂單通過交易平臺產生。這標志著“同線同標同質”食品即日起正式投放國內消費市場。
“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出口食品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我國共有出口食品企業近2萬家,每年約有貨值500多億美元的食品農產品輸往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以日本市場為例,我國出口食品占其市場份額約為14 %,為日本第二大進口食品來源地。我國對出口食品企業實現注冊備案和檢驗檢疫制度,建立了從源頭到終端的食品安全監管保障體系。出口食品企業除須符合本國法規和標準外,還須符合進口國的法規及標準要求。出口食品企業普遍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并且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國際通行的“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認證的出口食品企業2200余家,因而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相對較高。近年來,我國出口食品合格率長期保持在99.9%以上。
為了適應國內消費升級的需求,幫助出口食品企業的優質產品資源投放國內消費市場,引導國內相關產品提質升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啟動了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運用認證認可和備案管理手段,支持符合條件的出口食品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將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復制到國內食品行業,從而提升國內食品供給質量,滿足差異化、高端化消費需求。
據了解,國家認監委建設了“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采集符合要求的企業及產品信息(含企業備案、認證信息),并向社會提供數據對接、信息查詢驗證等公共服務。
據悉,目前,已有378家企業、1500多種產品錄入信息平臺。同時,支持建設一批“同線同標同質”交易服務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線上和線下下單服務。目前,已有供日韓食品、供港食品等交易平臺陸續建成運行。
據國家認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同線同標同質”平臺的企業需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企業獲得出口備案資格并有實際的出口業績;二是企業自我聲明投放內銷市場的產品符合“同線同標同質”相關要求;三是加工企業需獲得HACCP認證。通過“出口企業備案+企業自我聲明+第三方認證”模式,以及信息平臺與交易平臺對接的溯源機制,確保相關企業及產品真正達到“同線同標同質”。消費者可登錄相關交易服務平臺選購,并通過國家認監委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查詢驗證。
“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啟動后,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提出議案,要求加快推行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模式,盡快向相關行業復制推廣,以帶動國內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
活動當天,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門的代表,企業家和消費者代表共同見證了“同線同標同質”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并參觀了體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