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回應了國內外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點敏感問題。
問:近日,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汪洋副總理在會上對進一步推動內貿流通改革創新作出部署,請問商務部將如何具體落實?
答:8月24日,汪洋副總理出席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電視電話會議,提出進一步推動流通環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的五項要求。商務部將認真貫徹落實,以“兩年行動計劃”、“五年發展規劃”和“十年行動綱領”為抓手,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消費升級需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
“兩年行動計劃”指的是,用兩年左右時間,實施“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行動計劃”,深化流通改革,強化創新轉型,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優化供給結構,著力解決供需錯配問題。
“五年發展規劃”指的是,按照即將發布的《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流通升級發展戰略,圍繞推進實體商業創新轉型、提高流通供給水平、推動消費結構升級、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促進流通集約化發展、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強對外開放合作、營造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九大任務,從健全管理運行機制、加大財政金融支持、調整優化稅費政策、優化土地要素支撐、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統計監測體系、落實規劃推進機制等方面著力。
“十年行動綱領”指的是,制定實施“中國流通2025行動綱領”,建設流通強國,流通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和高效的流通治理體系,建成區域一體、城鄉一體、內外貿一體的現代流通體系,使“中國渠道”成為全球競爭新優勢。
近期具體貫徹措施主要有五個:一是通過加強對中華老字號的動態管理、加強自主品牌培育、改進服務消費、汽車消費、綠色消費供給等工作,完善內貿流通領域供給轉型的政策體系,壯大消費熱點。二是從建設統一大市場、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商務誠信體系建設試點、加強侵權假冒打擊力度等工作入手,持之以恒整頓和規范內貿流通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的供給。三是通過大力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促進線上線下互動發展,構建多渠道擴大消費的供給新格局。四是加強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冷鏈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改善擴大消費的供給條件。五是抓好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推進商務綜合執法,加快服務消費統計體系和內貿流通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擴大消費的供給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