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各地政府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積極性非常之高。各省、市都有比較典型的經驗,甚至街道、鄉鎮一級也開始探索公共服務標準化。但是一直以來,公共服務地方標準建設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的現象,明顯的表現是行業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層次發展不平衡,并且沒有形成標準體系。行業間甚至同一行業內部的標準之間,其術語、概念及管理體系互不銜接。標準的孤島問題比較突出,沒有形成標準化所應具有的影響力。
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各省、市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缺乏頂層設計,缺乏標準體系發展建設的統一部署和聯動。廣東省人民政府最近發布的《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推進廣東先進標準體系建設的意見》(粵府【2016】127號,下稱<意見>)可謂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在此,我們從公共服務標準化的角度,談談對個人對《意見》的認識和建議。
一、《意見》的總體特點
一是從國家治理的高度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立意高遠。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由此,在公共服務中,標準化技術和手段逐漸成為實現政府整體謀劃、科學決策、系統監督和協同推進的重要機制,成為借助現代科技更好更體質服務人民的重要平臺。大力推動公共服務標準化,成為系統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為全面深化改革清障助力的關鍵舉措。為落實十八大精神,《意見》明確提出,“標準是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
這樣,《意見》賦予標準化工作一個崇高的使命和光榮的任務--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發揮基礎的技術支撐作用。
二是以民生服務為重點,公共服務各領域全面覆蓋。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工程”中,《意見》規定了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技術服務、安全生產監管、職業健康防護、事故應急救援、特種設備質量安全等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也規定了政務服務、公共交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體育、公共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氣象、地震、地理信息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標準體系建設。
《意見》所規定的公共服務的范圍完整,全面覆蓋了基礎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服務等四種類型。
三是對全省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設計思路清晰、措施配套。《意見》既有“標準化綜合水平國內領先、邁入國際先進行列”的總體要求,也有“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創新、加快先進標準體系建設、夯實標準化工作基礎”等主要任務,更有作為重點工程的具體任務,以及配套的組織協調、經費保障、人才培養引進、宣傳引導和監督檢查等保障措施。《意見》附件部分給出了“重點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明確了省政府各職能部門的重點任務以及完成任務的時間進度。
由此,廣東省的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體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閉環。
二、《意見》的亮點
其一,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公共服務地方標準建設和發展的大格局。《意見》提出,要“建立政府領導統籌、標準化主管部門綜合協調、各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新的工作機制在保障標準化工作的整體性和完整性的同時,強調了“各部門分工協作”。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標準化新格局呼之欲出:標準化主管部門重點抓好“立項”、“編號、發布”一頭一尾的工作,發揮好技術上的統領作用,而教育、醫療衛生、民政等職能部門則具體負責標準體系構建、標準內容結構的研究和標準的制修訂等具體工作。這樣,標準化主管部門不再“包打天下”,各職能部門由過去被動開展標準化工作轉變為標準化工作的主體和責任人,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和業務優勢。
不僅如此,《意見》還鼓勵地級及以上城市政府根據本地實際,制訂“適用于本市的公共服務類地方標準”。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而東西北地區則相對落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比較明顯,建立全省統一適用的公共服務地方標準的難度自不必說。而今,《意見》
明確了各市因地制宜的自主權,允許各地制訂全省統一編號但僅適用于本地區的公共服務標準。
可以預見的是,《意見》明確各部門、各地區在公共服務標準化中的職能、地位和作用,將極大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共同參與、眾人拾柴的新格局。
其二,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目標明確、重點任務明確、貫徹落實責任清晰。《意見》以附件的形式,明確了公共服務各領域標準化工作的各項重點任務。
這些任務覆蓋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重構、標準化技術改革、由重點工程分解出來的具體任務等;并且明確了具體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同時,《意見》還給出了具體的進度要求,主要任務要在2019年前完成。省質監、發改、財政、住建、交通、商務、教育、科技、民政、衛計、司法、農業、公安、文化體育、人社、國土資源、氣象、地震、食藥以及編制等部門分別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
最后,回歸標準的公益屬性,保障標準作為公共資源的公開透明。社會公眾既可以便捷獲得有關標準,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應用標準。《意見》強調,要“建立標準公開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地方標準制修訂過程信息,免費向社會公開強制性標準和非涉密推薦性地方標準文本。支持社會各方面開展國內、國外標準翻譯和標準解讀工作,將供專業人士使用的標準轉化為群眾易看、易懂、易用的版本,普及標準化知識和標準規范的對象和內容,帶動社會標準化意識普遍提升。貼近公眾、下接地氣無疑是《意見》另一大亮點。
三、一點建議
廣東構建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新格局,本人作為標準化工作者隊伍中的一員,在關心、關注并滿懷希望的同時,為確保《意見》落地,達到其應有的效果,這里建議省里盡快以權威的形式發布《廣東省公共服務地方標準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應基于《意見》所構建的公共服務地方標準建設新格局進行設計,它應成為聯結公共服務各部門開展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性規范。這個規范應明確各部門如何在標準化主管部門的統一規劃、統籌協調下,給出標準化工作從研究、制訂路線圖、立項、撰寫、審查到發布實施、復審等業務的完整流程,保障公共服務各部門能夠理出開展標準化工作的頭緒。
制定這樣一個管理辦法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用標準化技術改造傳統的工作方法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盡管國際社會公共服務標準化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但對我們而言還是新生事物。各業務部門缺少相關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有一個管理辦法指導工作,可以保障效率和質量,可以避免少走彎路、不走彎路。這些年來,公共服務供給中的浪費和低效率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這樣一個管理辦法應該由省級政府最權威的部門發布。公共服務標準化有其不同于一般工業和其他服務業標準化的特點,即它基本覆蓋了一級政府所有的職能部門和所有服務職能,反映并代表著國家的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職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這里建議以省長令或省人民政府的名義發布。
在這一點上,國內外都有先例。
1993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設定顧客服務標準》(SettingCustomerServiceStandards)就是以總統行政命令(12862號)的形式發布的。國內四川省前幾年也是以省長令的形式發布標準管理辦法。
作者:中共廣東省委黨校教授、廣東省公共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