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刷單炒信、網上售假、農村市場售假、保護老字號注冊商標……日前,四川省工商局印發《2017年四川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17條措施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這是6月27日記者從四川省工商局獲悉的。
在整治重點領域方面,今年將加大對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力度,省工商局、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等11個部門已聯合開展“四川2017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侵權假冒、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嚴打農村市場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凈化農村消費市場環境,積極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推進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嚴厲打擊跨境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行為;積極推進“紅盾春雷行動2017”,繼續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高壓態勢。 《要點》明確,今年將繼續加大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加大對馳名商標、地理標志、涉外商標專用權以及老字號商標的保護力度,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及時將侵權假冒行為記于企業名下并向社會公示,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嚴打侵犯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行為,實行網上網下相結合方式,嚴查網上銷售假冒產品、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虛假宣傳等行為,加強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查處力度;開展“2017年紅盾質量維權行動”,規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按國五標準開展成品油質量抽檢;加強對互聯網廣告監管,加大對醫藥、保健食品等重點領域廣告執法力度,遏制虛假違法廣告反彈。
同時,《要點》提出,要推進跨區域跨部門協作配合,加強與海關、質檢等部門執法協作;深化與司法機關銜接配合,加強信息共享、案情通報,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探索“互聯網+監管”模式,強化監管信息化建設。要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機制建設,修訂出臺《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制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加強信用監管和聯合懲治力度,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要推進打擊侵權假冒社會共治,提升信息公開及時率和準確率;創新與行業協會、電商平臺、中介組織合作機制;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等重要節點,解讀相關法律法規、曝光典型案例,營造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良好社會氛圍。
省工商局提醒,公眾如果發現侵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可以撥打當地12315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