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公告稱,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本田”)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8月20日起,召回部分2017-2018年款冠道系列汽車,共計158050輛。
這次召回的大部分車輛,在剎車方面存在安全隱患。有業內人士爆料稱廣汽本田本打算秘密召回,另有業內技術人員分析稱,提供制動系統的博世公司(Bosch)也需要為上述隱患承擔責任。
“剎車門”或指向供應商
公告顯示,此次廣汽本田的召回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剎車方面的安全隱患,涉及2016年3月18日至2018年6月27日期間生產的2017-2018年款冠道240TURBO及370TURBO汽車,共計156315輛。
那么,所謂的剎車隱患是指什么呢?
據廣汽本田表示,召回車輛由于零件設計原因,制動總泵內的副密封圈可能產生膨脹變形,在低速緩慢踩踏制動踏板時,可能出現制動液在制動總泵內缸體間泄漏。導致慢踩制動踏板時偏軟,極端條件下可能導致制動距離變長,存在安全隱患。
有業內人士爆料稱,廣汽本田早已確認了冠道車型的剎車隱患,本打算秘密召回。該人士表示,通過廣汽本田的內部郵件得知,廠家已經強制要求4S店停止交付冠道車型;對于已經下訂單的車型,廠家和4S店會對車輛進行檢測、延遲交付;對于尚未下訂單的客戶,則借口暫時未到貨,或者車源緊張來回應。此外,廣汽本田會讓所有4S店給冠道車主單獨打電話,以保養維修的名義回來更換剎車配件。
但在8月6日晚間,廣汽本田還是發布了召回公告。
某大型汽車集團的汽車工程師王佳(化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本田冠道的剎車問題比較復雜,不只是廣汽本田的責任,提供制動系統的博世公司(Bosch)也需要承擔責任。”
據王佳解釋,博世提供的ibooster制動系統是一個整體,博世向各個車廠提供公模,但公模內的主缸需要各家按自己的需求設計,也就是說,基本流程或許是本田向博世提出設計要求,博世負責制造,本田再進行驗收。
這還不是博世提供的剎車系統第一次出現問題。
去年9月,東風本田旗下CR-V車型就是因為剎車系統軟件設計缺陷,召回30509輛車。東風本田稱,導致召回的原因是供應商設計缺陷,而CR-V的供應商也是博世。
王佳表示,目前本田并沒有公開召回的細節,無法判斷兩件事是否有聯系,兩次召回的效果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機油門”余波
除了剎車隱患,廣汽本田此次召回車輛,依然和“機油門”脫不開關系。
公告顯示,廣汽本田此次召回的車輛中,共有96926輛2016年5月16日至2018年7月24日期間生產的2017-2018年款冠道240TURBO汽車,涉及“1.5T發動機機油增多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召回的本田冠道已經是第三款因為使用1.5T發動機而召回的本田車型。
今年5月,在經歷了消費者大規模維權和禁售處罰后,東風本田宣布召回13萬輛CR-V。
今年7月,另外一款搭載了1.5T發動機的車型思域也被東風本田召回,總數接近30萬輛。
一位汽車工程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5T發動機機油增多的問題可能屬于設計缺陷,很難徹底解決。“召回方案所提供的如終身保修、升級ECU還有更換空調和散熱器單元很難解決根本問題,或許只是降低了一些發動機輸出”。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搭載同款1.5T發動機但尚未召回的本田車型尚有“十代雅閣汽油動力版”、“本田UR-V”和“本田杰德”的部分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