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水憂思:水務市場將成新的關注熱點
4月,黑龍江依蘭、江蘇大豐兩起自來水污染事件震動全國,也引發了人們對飲用水安全的再審視。
明年7月1日,與國際接軌的飲用水新國標將正式實施,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從“安全飲水”向“健康飲水”邁進。
但現實情況嚴峻得多,也復雜得多。中國是貧水大國,但水污染和水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中國供水機構壓力巨大,但缺乏改進動力;中國水市場火熱,卻亂象不斷;中國人開始追求飲水質量,但骨子里又沒有真正重視……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馬錦亞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中國人目前的飲水現狀分6個層次:沒水喝,有水不能喝,能喝不衛生,衛生不安全,安全不健康,健康不規范。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占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安全飲水僅僅是60分,“飲用水的質量,無論怎樣提高都不為過”。
我們一天也離不開水。
有關飲水的常識,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但是,中國飲用水的整體現狀究竟如何?你對每天都要親密接觸的水了解多少呢?相信很多人都熟視無睹,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