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亞鵬 實習記者 李凡
種糧先進成了虧本大戶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在江蘇如東縣洋口農場原七工區種糧大戶章銀的承包地里看到,黃豆稈不僅個矮,而且葉片上白斑點點,豆莢剝開來,要么萎縮變形,要么空殼,不少豆莢還未成形就遭催殘萎縮;曬在場地上的玉米棒,多數是“瘌痢頭”,很難找到一個飽滿的。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章銀通過轉包、承包等方式種植了88畝地,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1994年,還獲得“規模種植高產競賽達標鼓勵獎”,受到如東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當年的水稻畝產達到1200斤,一般年景都能賺上幾萬塊,縣農業部門每年都組織人員來參觀。然而自從1994年幾家化工廠落戶農場后,章銀的糧食產量每況愈下,水稻產量一路跌到七八百斤、五六百斤,今年更慘,種植的40畝水稻,畝均產量只有300多斤,一下子虧了3萬多元。玉米一般狀況下產量能達到1000斤左右,而今年受大氣污染,產量只有六七百斤,勉強保本。昔日的種糧先進成了虧損大戶。多年下來,不僅積蓄虧光了,還欠了幾萬元的債,現在夫妻倆仍居住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農場蓋的平房里。
政府賠償金抵不上生產成本
“空心菜、菠菜一夜之間枯黃變了模樣,桔子樹掛不住果。”七工區65歲的黃福林指著屋后的菜地說,自己種了十二三畝地,沒有化工廠之前,畝產至少在四五百斤,現在畝產還不到百斤。而農場居民的土地租金卻沒有因農作物減產而降一分,相反今年每畝還漲了5元錢,達到170元。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注意到,化工污染造成農作物減產欠收,當地政府雖給予了賠償,但賠償標準偏低。洋口農場黨支部書記張德發告訴記者,去年當地受到龍卷風襲擊,政策性農業保險連同污染賠償都是由政府兜底的,最嚴重的農戶每畝賠了300元,少的只有60元。章銀的妻子馬金元告訴記者,現在扣除上交農場每畝170元租金,以及農藥、化肥、種子等費用,最后是“二姑娘倒貼--賠本”。更令當地居民感到痛心的,是受到污染的農作物不僅產量低,還不容易賣出去,即使能賣掉價格也很低。
種植旱糧解決不了污染問題
據了解,目前洋口農場地區有耕地3萬多畝,居民上萬人,其中全民性質的農田有4000多畝,農場職工剩下不到400人,大多數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建在農場內的小化工企業有6家,而且在農場北面五六里路還有一個集中了數十家化工廠的化工園區。“化工污染對農作物危害大,今年種植的五六畝小麥就因空氣污染沒長起來。”張德發坦言,化工廠的存在,給農場附近的水系造成了嚴重污染,對水稻的影響尤為突出。去年,不少農戶種植的水稻,有不少在后期受到污染顆粒無收。從今年起,洋口鎮不提倡化工園區周邊農戶種植水稻,并對改種旱糧作物給予獎勵,但獎勵標準至今沒出臺。“即使改種旱糧作物,若污染問題不解決,也依舊無濟于事。”張德發表示。
“土地需要輪作,不能長期種植旱糧,否則土壤要退化。”洋口鎮農經站站長朱新來說,土地種植旱糧超過3年,地下害蟲就會成災。朱新來告訴記者,今年他發現自家的玉米每一株上不少于10只蝸牛,這些蝸牛把玉米的胡須都吃掉了,變成了光頭棒子,這樣哪來產量?章銀說,洋口農場的土地本是鹽堿地,若老不種水稻也不利于土壤改良。
打官司維權太艱難
雖然通過訴訟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幫助,但對洋口農場的多數居民和周邊村民來講,這種維權方式太艱難了。據當地居民反映,當初一些人也曾想到聯合起來打官司,但法院對環保官司實行一家家的受理。而在當地,多數農場居民和周邊村民,多則十來畝,少的只有幾畝,官司打下來,弄不好賠款還不夠給律師費,許多人覺得打官司不劃算,最后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多年來只有章銀一直通過法律在“較真”。
章銀坦言,自己打官司主要因為種植面積大,受損也最大。2005年以來,章銀打了幾場官司,結果都是小勝。去年,同樣遭遇化工污染,有關方面按每畝60元的標準給予章銀共5000多元的賠償,章銀沒有接受。他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去年和前年光兩季水稻污染損失經公證部門公證,直接損失就高達7萬多元。5000多元的賠償與實際受損情況顯然相差太遠。今年4月,章銀將周邊6家化工廠告上法庭。法院經過調解,章銀拿到手的賠償款從標的7萬元縮到了4萬元。心中雖有不平,但最后章銀也無奈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國內著名社會學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在接受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采訪時指出,種糧大戶因為化工廠的污染造成損失的情況是當地政府典型的殺雞取卵、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洋口農場本是當地重要糧食產地,在國家一直強調保護耕地、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時候,當地政府卻在農場引進數個化工廠,污染了周圍環境,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人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表面上看,化工廠對當地GDP和稅收的貢獻要大于農作物,但是,因化工廠對生態環境嚴重透支的負面影響要遠遠超過眼前這些利益,當地政府的這種短視行為是不可取的。
另外,當地農民遭受污染導致糧食減產后,想通過法律通經解決,這本身就是農民法律意識增強、懂得利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說明當地農民自身素質有了很大進步。但讓人遺憾的是,當地法院,不是采取積極方式幫助農民維權,致使農民贏官司得到的補償還不夠交律師費的,這很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