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只能打九九折的中石油加油卡最低打七三折,你信嗎?
這等好事,陜西的張大姐一開始也不相信。
但2012年5月,當一位綽號“卡妹”的女子確實從中國石油陜西西安分公司辦出這樣的大幅優惠卡,并且確實能在中石油各加油站使用時,她信了。
但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幾個月之后,這所謂的打折加油卡竟成了吞錢的“怪獸”——她先后交了數百萬元巨款購卡,但到手真正能用的加油卡金額只有不足百萬——“搭進去”兩百多萬元。
張大姐只是眾多受害者中的一個。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了解到,類似的受害者已超過50人。據部分受害者自發統計的數字,每人損失金額從幾十萬元到幾千萬元不等。而警方只是透露,涉案金額數億元。
現在,幾乎所有的受害者都認為“打折加油卡”是個騙局。意外的是,“卡妹”也自稱是“受害者”。
那施騙者究竟是誰?一筆筆購卡巨款去了哪里?
有受害者懷疑,“這是一個很大的‘局’,卡妹也不過是局中的一個‘棋子’。”
從“餡餅”到“陷阱”
今年39歲的“卡妹”真名陳靜媛,因能從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辦出“貨真價實、全國通用”的打折加油卡,而被昵稱為“卡妹”。
身為西安某銀行職工的張毅君是最早通過陳靜媛辦卡的人之一。“一般情況下,去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買加油卡,一萬元的卡要9900元,但找她最低能算到7300元,最高8500元,有時是8000元。她自稱在中石油‘有關系’。”
“買卡的金額越大優惠越大,額度小優惠就少些,但比自己買還是劃算得多。”張大姐也告訴記者。
據多位受害者介紹,打折加油卡的辦卡模式是,先付款后出卡:買卡者將購卡款打進陳靜媛的個人賬戶,陳靜媛再將款項以現金方式轉入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賬戶,以幾天到二十天為一個周期,循環出卡。
從2011年10月到2012年6月,張毅君從陳靜媛手里共拿了幾千萬元的加油卡,一直是“錢貨兩清”。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有過疑慮,每次辦卡都會去中石油西安分公司營業大廳,但‘卡妹’每次也都坐在柜臺里面給我們辦理。”一年半的時間里,陳靜媛積累了不錯的口碑。
多位當事人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2012年6月,陳靜媛說中石油要清理小客戶,要求他們“立戶”,“至少要打上三百萬元,以后只給大客戶辦打折卡”,因為之前建立的信任,大部分人借錢、甚至借高利貸也都把款打了過去。
但這次,陳靜媛卻遲遲拿不出加油卡。大家覺得可疑,陳卻一直以需要協調高層關系、中石油內部審計等理由搪塞,同時仍催促購卡者“繼續交錢”,“期間還給了大量空卡,說二十天后錢會到賬。”
2012年7月5日,所有經陳靜媛辦的加油卡突然都不能用了。“去加油站加油顯示卡內有錢,但就是不能用,卡被鎖了。”
幾乎與此同時,各加油站站長也接到中石油西安分公司“緊急”短信通知,“請各片區通知各充值點,我公司直屬點受‘雁塔區茶言密語飲品店委托’掛失了一批車隊卡,現卡片在掛失階段,誰家私自解掛,誰承擔造成損失”。而“茶言密語飲品店”為陳靜媛名下店鋪。
多位當事人稱,被中石油西安分公司鎖住的加油卡金額共約1300萬,當他們到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詢問時,得到的答復是“誰給你們辦的卡找誰”。
而他們找到陳靜媛,陳的回答是,這一批卡的芯片有問題,要收回去重新弄——在一一統計卡內金額后,很多人把卡都交了出去。
這批總額約1300萬的卡交出去就沒再回來,他們手中的空卡也沒能如數充值。
按受害者的說法,因為付款后沒給加油卡,或者給的是空卡,加上被中石油西安分公司鎖定不能用的加油卡,他們的損失加起來約有億元。但這一數字記者未能得到證實。
2012年末,在多位“非常擔心”的大客戶“陪同”下,陳靜媛前往北京中石油總部“協調”。
2013年1月23日,陳靜媛從北京“逃走”。一天后,張毅君等多位受害者報警。
2013年2月25日,陳靜媛被西安警方抓獲。
購卡款項被指全部流入中石油西安分公司
受害者們損失的金額去了哪里?
在受害者眼里,陳靜媛一度被認為是“行騙者”,但當越來越多的受害者聚攏在一起交流分析,他們漸漸又否定了最初的判斷。
張大姐告訴記者,在2012年7月5日之后,因為陳靜媛既交不出加油卡又退不了錢,她也曾前往質疑、“逼問”,陳答復出了點情況,加油卡肯定能辦下來,并給她出示了房屋、汽車、金銀首飾的抵押合同及借的高利貸手續,“她說這樣做就是為了先還那些催款或催卡催得急的人,孩子有病都沒錢看——在被警方從湖北武漢抓到的時候,她連賓館都沒錢住甚至連飯都吃不上,有這么狼狽的詐騙者嗎?”
張毅君也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他查知,在2012年6月25日到7月5日短短的10天時間內,購卡者向陳靜媛的個人賬戶上打了約5000萬元,“如果她蓄意行騙,為什么不攜帶幾千萬款項逃跑?這也說不通。”
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的證據顯示,他們打到陳靜媛個人賬戶的錢,“確實全部進入了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賬戶”。
此前,因為擔心受騙,張毅君說他曾質疑“卡妹”陳靜媛,購卡的錢進入她個人賬戶,如何證明這些錢進入了中石油西安分公司?陳靜媛現場從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財務部門給他拿來了銀行流水相關賬單。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看到,其中一張時間為2012年6月28日的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單顯示,一筆195萬元的款項以“現金”方式存入了開戶行為北大街支行西大街分理處,戶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西安銷售分公司”的賬號,這張單據上同時蓋有該公司“票卡銷售中心”公章。
而張毅君通過“內部關系”在對陳靜媛賬戶和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賬戶比對后,有了更為驚人的發現。
他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通過工商銀行內部人員查看,“陳靜媛賬戶上每少一筆錢,相差約一分鐘,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賬戶就會多出同樣數目的一筆錢。而且,是在工行同一個網點,由同一個柜員操作。”
“這說明,陳靜媛確實把收來的卡錢,全部打進了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賬戶。”
而據陜西當地媒體報道,在陳靜媛被控制后,警方查詢其個人賬戶也發現“根本沒錢”,“錢去了哪里還在調查”。
從“卡妹”被抓至今已三個月時間,警方調查的結果是怎樣的?
記者前往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采訪,負責媒體接待的政工科曹金生告訴記者,此案“涉及金額巨大,非常復雜,上面有要求,不接受任何采訪”。
不過記者了解到,與“卡妹”辦加油卡直接相關的中石油西安分公司原票卡中心顏某、經辦人蒲某已被警方檢方帶走調查。
“卡妹”也是受害者?
“卡妹”手中大幅“優惠”的加油卡究竟是怎么辦出來的?陳靜媛經手的1300萬元加油卡為何被鎖定?
事發后,眾多受害者把矛頭指向了中石油西安分公司。
張毅君告訴記者,2013年4月,中石油西安分公司紀委許書記、票卡中心主任等曾和受害者一方的五位代表進行會談,這次會談給張的感覺“像是在套話,看我們手里有多少證據”,而“我們問‘陳靜媛一共辦理了多少卡,2012年6月25號以后進了多少錢,公司鎖了我們1300萬的卡錢到哪里去了’等問題,對方都沒有正面回答,”只說“交給辦案民警處理。”
多位打折加油卡受害者透露,陳靜媛案發前一直可以自由進入中石油西安分公司業務柜臺,面向顧客操作電腦親自充值,可以為客戶直接開具發票,經常在業務柜臺交付加油卡。
但中石油西安分公司紀委許書記明確告訴記者,“陳靜媛不是我們的員工,只是一個客戶”。
當被問到卡妹作為“客戶”緣何能“站柜臺一年多”時,許書記表示具體情況也不太清楚,只推說此案已由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立案偵查。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注意到,在陜西當地媒體的報道中,警方曾表示“中石油西安分公司脫不了干系”。
張毅君等受害者也注意到一個細節,在陳靜媛提供的流水賬單中,購卡者款項從其個人賬戶進入中石油西安分公司,采取的是“現金”存入——而按財務制度要求,大額交易必須使用轉賬。“為什么陳靜媛不直接把錢轉賬過去呢?中石油西安分公司不可能不懂財務制度,”他們認為,這里面可能存在“貓膩”。
就“卡妹”辦打折加油卡的相關問題,記者前往中石油西安分公司采訪時,出面接待的紀委許書記均拒絕回應。
另一方面,陳靜媛也自稱是“受害者”。
在多位當事人提供的——2013年除夕陳靜媛寫給“因此事因我而不幸的人”的“親筆信”中,“卡妹”稱“沒有藏錢”,還“借了265萬的高利貸”,從北京逃出不是“怕死”,“是為了找一些證據,為自己、為這個事拿出相關的東西”,“證明我也是受害者”,“給大家一個交代,我沒騙你們”。同時還稱“手上有相關的照片,錄音”,不想做“替罪羊”,“已經給陜西省紀委的各位領導發出了舉報信”。
“卡妹”自稱受害者到底是真的還是放出的煙霧彈?背后是否真有隱情?記者致電陳靜媛的姐姐試圖了解情況,但被告知“不清楚”。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分別致電陳靜媛的婆婆和大姑,未果。
就陳靜媛自稱的舉報信情況,記者致電山西省紀委核實,但在紀委辦公室接線人員告知相應部門電話后,記者多次撥打始終占線。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了解到,陳靜媛以涉嫌詐騙被抓不久后因懷孕取保候審。記者試圖采訪“卡妹”本人,但其親屬暫未透露陳的聯系方式。
張毅君等人認為,實施詐騙的可能并非陳靜媛。“這背后應該有個更大的‘局’,‘卡妹’也不過是局里的一個棋子。”
但怎樣的一個“局”能讓本應受益的“卡妹”也傾家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