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諸葛認識是在2014年,她在中國質量萬里行網站上進行手機維權,當時她為了一個問題跑了很多地方尋求解決方案,后來手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今年6月,再次收到她的郵件,諸葛說,如果不是事情陷入瓶頸,處于膠著狀態,她不會發這樣一封郵件。
諸葛所在的公司主營葡萄酒生意,是目前國內的格魯吉亞葡萄酒(中國)推廣中心。2014年,諸葛公司通過慎重考慮,在與天貓、淘寶C、拉手團、美團等一些主流電商平臺合作外,決定與京東合作,同時開通自營與POP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流程、自去年8月向京東提供了第一批貨品后,之后的合作暫無大的問題。9月初,由于公司人員變動,由諸葛來負責與京東自營的溝通問題。
不過,從諸葛開始接手工作后,就屢次遭遇了一些棘手的問題。
產品經理不斷更換 合作變了又變
諸葛說:“在去年十一和雙十一京東大促,負責她們公司業務的程經理始終以業務繁忙為理由,表示沒時間與她溝通目前面臨的問題,這其中包括之前答應的給廣告位,增加新產品上線,補貨等問題,諸葛多次上門拜訪無果。
資料圖:與京東合作要推廣的葡萄酒
去年12月初,諸葛和她公司領導再次上門拜訪,這位程經理表示已調到POP平臺,因新的產品經理未到位,他表示暫時還會負責,并給出銷售方案,建議增加產品線,整理一些產品和一些禮盒用于元旦和春節促銷,諸葛發送郵件之后便再無下文。
今年春節前,諸葛在與日百部門的趙經理溝通,約定春節后雙方面談,會商定一些解決方案,諸葛也抱著樂觀的態度等待春節后的面談。
3月下旬,諸葛與新的產品經理和采購經理面談合同續簽的問題,被告知因她們公司的產品比較小眾,并且產品線不豐富,2015年的合同會更改為代銷的方式。考慮到京東的誠意,和始終對京東的信任,諸葛公司仍然同意了京東的要求。更改產品銷售為代銷模式,并開始走合同流程,結果新的問題接踵而來。
諸葛按這位何經理之前的要求,發送了一份產品推廣明細及計劃,可到了4月份沒有給出回復,再次發郵件詢問何經理,得到回復說:“已不負責產品的推廣,與新的產品經理聯系。”
還不到一個月,又換了一個新的產品經理。
隨后,諸葛聯系了新的產品經理。4月24日,諸葛接到新產品經理劉經理電話,告知還要簽訂一份新的協議,并郵件發送給她一份京東服務協議。因之前續簽合同的時候沒有人提過這個所謂服務協議。諸葛與公司領導溝通,自營的這份服務協議與POP平臺的客服體系幾乎沒有區別,于是決定只保留POP平臺,自營不再繼續做下去了。
退貨難在哪里?走流程遇阻
接下來的主要問題就是退貨了。
5月6日,劉經理很痛快的答應走退貨流程,說會發東西給諸葛,但之后一直沒有消息。針對此問題諸葛公司也到京東熱線進行了投訴。
等到5月28日,劉經理主動聯系諸葛,說已給她發送退貨模版,諸葛在京東下載后仍不太了解具體流程,劉經理表示看系統就可以了,可之后在系統上也看不到退貨信息。
6月3日,諸葛收到劉經理電話,說要填寫一些供應商信息才能退貨。其中,在“退貨委托函”上有個預約,可并沒看到相關信息,詢問劉經理被告知還是看系統等著就行了。
諸葛與部分倉庫聯系后被告知要在系統上預約,其中北京倉庫的人員很負責,告訴了她在倉庫預約的方法。因涉及到外地提貨的問題,諸葛聯系的物流公司告知要等京東618之后才能幫忙取貨。之后諸葛公司的物流負責人在6月20日早上預約提貨的時候,系統提示:已過預約期限(期限應該是6月19日)。
端午三天假期里,諸葛不停聯系倉庫,被告知只能由京東采銷處理。后在聯系倉庫的過程中,多家倉庫的退貨負責人都告訴諸葛,這種情況可以讓采銷幫忙申請報廢再提,不用聯系倉庫。
諸葛再次聯系劉經理后咨詢了這一處理方案,當時劉經理很生氣的詢問是哪家倉庫?諸葛說了其中兩家,之后劉經理說給她申請退貨這一流程。告訴諸葛說:“沈陽倉可以再提貨了,直接聯系倉庫就可以了,但是其它地區的倉庫不同意。她說沒有辦法,也沒有權限。”
在此期間,諸葛同事也聯系了京東的投訴仲裁,被告知還是要找采銷處理。劉經理一直重申預約過期不是她的責任。
那么,誰來解決呢?
諸葛說,預約過期是由于不了解京東的退貨流程所致,但是難道京東的流程就是發個郵件告知一下?難道京東所有的供貨商都非常了解京東的流程?都從來不會出錯?如果出錯那么所有的問題都與京東無關?都要客戶自己買單?都要自己承擔所有的損失嗎?
現在幾萬的貨放在庫房不讓提走,諸葛說,只是想京東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取回目前處在報廢狀態的貨品,以挽回公司將要出現的損失。
京東與供貨商矛盾加劇
作為京東的鉆石客戶,諸葛一直很信賴京東。但是沒想到,當作為京東的合作伙伴,卻遭到這樣的待遇。事情處理到這里,讓她心力交瘁。
諸葛曾在外企做過5年的重大投訴處理,對此她非常了解維持一個企業的形象有多么重要,處理投訴的人員有多么辛苦。所以之前一點也沒有想投訴、把事情搞大的念頭。但是讓她也的確沒有想到,京東的人員流動之快、處理問題的拖沓、出現問題后的責任推卸竟是這么的嚴重。而針對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竟是讓客戶買單?
此前,媒體曾報道過供貨商與京東矛盾激化不斷,京東商城遭遇供應商爆料“惡意壓榨”,是京東商城零供關系博弈日趨緊張的結果。供貨商指責京東要求最低價供貨、被要求保底返利,收取進場費和廣告費用。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京東商城與供應商之間的矛盾根源在于,京東商城一年才100多億的銷售規模,分攤到眾多品類乃至產品上,京東商城在單個品牌產品上的銷售額極其有限,并無法與國美、蘇寧等年銷售上千億的企業相比,因此,在供應商資源上,不似國美和蘇寧是廠商的一級代理,得不到廠商的更多支持。”
按照該分析人士的表述,京東商城只能跟更低一級的代理商和經銷商合作,而為了搶奪消費者資源,京東商城不時和同行開打價格戰,這樣一頭拿不到低價的商品,一頭又要低價銷售,就導致了供零矛盾激化。
離諸葛給我們發郵件已經快一個多月,諸葛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京東方面只是說盡到已經通知義務了,他們不承擔責任。
諸葛現在每天最主要的事還是在等著京東發的郵件,這個流程啥時候能走完,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