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日益重視飲用水安全和健康
一、調查背景
飲水健康作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正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水質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根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成都、沈陽等一線城市入戶調查顯示,目前僅有25%的用戶對家中自來水表示滿意,49.6%的用戶對家中自來水存疑。而早有預見者分析,中國的水污染問題嚴重,一定還會有極端的水污染事故出現。甚至有專欄文章稱:一些城市的自來水僅剩沖馬桶的功能。
2014年3月,環保部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2.8億居民中,存在飲水安全問題。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水安全公益基金歷時3個月對全國29個大中城市的居民飲用水水質進行取樣檢測。結果顯示,14個城市存在一項或多項指標不合格的情況,約占抽檢城市總數的48%。
在這一大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飲水安全和飲水質量。
2014年12月,《中國質量萬里行》聯合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綠愛童年”公益組織,走進北京社區,以科學飲水、安全飲水為主題,舉辦“質量飲水?萬里行”公益活動,內容包括飲水知識系列公益講座及大型家庭飲用水調查等,其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居民安全健康飲水意識,另一方面,也是對北京居民飲用水的日常消費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分析。
二、調查對象及內容
調查時間:2015年1月~2015年6月調查渠道:北京20個社區、互聯網、微信平臺調查對象:普通消費者本次調查主要內容有:消費者的飲水習慣、消費者通過何種方式去了解產品、消費者喜歡的飲用水品牌、消費者對飲用水的購買地點要求、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最在意哪些問題等。
三、調查方法
針對消費者的特征、習慣和市場上常用的調查方式,《中國質量萬里行》選擇市場調查問卷這種簡潔易懂的方式,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分析。
《中國質量萬里行》在北京20個社區、互聯網及微信平臺進行問卷調查,并走訪了社區附近的超市、零售店進行詢問調查,了解情況。
本次調查從問卷的設計、調查到后期數據處理及技術分析報告全部由《中國質量萬里行》完成,共12條有效問題,其中8條多選題,4條單選題,無問答題。
由于受條件及時間限制,《中國質量萬里行》選取了有代表性的消費者進行調查,共收集紙質調查問卷796份、網絡及微信平臺調查問卷722份。為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調查問卷收集后,我們抽取了一定比例的問卷進行檢驗調查結果,并將不合格的問卷全部廢除,最終紙質有效調查問卷778份、網絡及微信平臺調查有效問卷722份,共計1500份。
四、調查數據分析與判斷
1.中國礦泉水行業結構變化80年代~90年代初——自來水;90年代初期至今——桶裝/瓶裝水。
2.調查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如今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飲水問題,包括飲用水種類、品牌、安全等,但真正了解飲水知識的消費者卻為數不多。在這個全民關注大健康的年代,曾經被認為最簡單的喝水,也成了一門高深的學問。
(1)消費者的日常飲水,礦泉水飲用率最高據1500份有效調查問卷顯示,在消費者日常的飲用水類型中,礦泉水的飲用率最高,為28.64%;純凈水位居第二,為21.25%。
而消費者在家庭日常飲用水中,桶裝水的飲用率最高,為33.74%;其次是自來水,為32.83%;第三是家用凈水機過濾水,為14.89%;第四是瓶裝水,為9.42%;第五是小區凈水設備過濾水,為9.12%。
目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瓶裝水,種類十分繁多,如純凈水、礦泉水、其他飲用水等。根據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選擇喝哪種類型的飲用水時,28.64%的消費者選擇了礦泉水。
不同種類的瓶裝水基本功能都是補充水分,但若要長期飲用,還應根據人體個體所需進行選擇。若是缺乏礦物質微量元素,可根據瓶裝水標簽上的營養物質含量選擇產品。一般來說,純凈水采用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礦物質、有機成分、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由于純凈水無任何礦物質,水質偏酸,所以把純凈水作為生活唯一的飲用水不利于身體健康,建議消費者盡量少飲。另外,瓶裝水開封后應盡快喝完,經過暴曬的瓶裝水也不宜飲用。
(2)消費者注重飲水健康,選購以大品牌為主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飲水健康和安全。消費者對于飲用水品牌的選購,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品牌,并且消費者普遍認為,大品牌質量有保障,是消費者選購的先決條件。
在消費者日常接觸的飲用水品牌中,娃哈哈以14.41%位居第一,之后依次為燕京14.19%、農夫山泉10.42%、康師傅8.81%、樂百氏8.39%、雀巢8.21%、冰露8.02%、怡寶7.88%、景田5.42%、統一5.17%等22個飲用水品牌。
消費者選購這些品牌的理由,40.5%的消費者認為大品牌質量有保障,28.65%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牌口感好,17.36%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牌價格實惠,7.71%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牌的飲用水有營養價值,5.79%的消費者認為這些品牌包裝美觀。
從消費者購買飲用水的地點看,32.56%的消費者選擇在附近的便利店購買,31.78%的消費者選擇在超市購買,18.86%的消費者選擇在水店購買,而選擇在自動售賣機、網店、批發市場購買飲用水的消費者分別為3.88%、2.07%、1.03%。
(3)影響消費者購買因素已轉變,更加看重飲用水安全性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已經從以前的重價格逐步轉變為產品質量與價格相比較,質量優先。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將逐步減弱,品質好的飲用水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在選購飲用水時,大部分消費者能夠把水的質量放在首位,同時考慮水的價格、品牌知名度和水的口感等。對于飲用水的價格,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時會綜合考慮,理性選擇。
數據顯示,在消費者選購飲用水時,最看重的是其安全性,占26.88%;其次是飲用水的口感,占19.22%;第三是飲用水的品牌,占13.13%;飲用水的價格以15.31%排在第四位。
從價格方面看,以瓶裝水(500ML)為例,消費者首選的價位是1~2.9元,占比72.92%;1元以下(不含1元)的瓶裝水,消費者選購比例為5%;3~5.9元價位的瓶裝水,消費者選購比例為4.58%。
而以桶裝水(18L)為例,消費者的首選價位是11~25元,占比28.22%;16~20元區間的桶裝水,消費者的選購比例為23.65%;21~30元區間的桶裝水,消費者的選購比例為19.5%;10元以下的桶裝水,消費者的選購比例為17.01%;31元以上的桶裝水,消費者的選購比例大幅下降,為0.41%;但值得關注的是,在1500份有效問卷中,有11.25%的消費者表示不喜歡喝桶裝水。
(4)消費者對飲用水知識了解甚少,希望獲得相關知識調查情況顯示,消費者對飲用水知識普遍了解不多,多數消費者對水的認知仍停留在解渴的程度,并未進行深入了解。但隨著消費者自身消費意識的逐步提升,對于飲水知識的了解更加迫切,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品牌企業在打擊假冒偽劣的基礎上,能向消費者普及相關知識。
在此次調查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對市場上飲用水安全性的反饋數據。調查數據顯示,有45.23%的消費者對于飲用水持懷疑態度,認為不安全;39.42%的消費者對于飲用水的安全性,表示不知道;14.11%的消費者,認為市場上出售的飲用水很安全;也有1.24的消費者,認為飲用水安全與否持無所謂的態度。
對于飲用水的真假,44.81%的消費者不知道該如何辨別;28.22%的消費者表示希望學習辨別方法;25.31%的消費者表示知道如何辨別;另有1.66%的消費者認為無所謂。
而對于假水的看法,呈現出一邊倒的結果,有43.23%的消費者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打擊假冒偽劣;有34.44%的消費者用實際行動,堅決抵制假冒偽劣;有20.43%的消費消費者表示目前還無法辨別飲用水的真假,希望學習相關知識;僅有1.9%的消費者表示,只要喝不死就沒關系。
五、結論
《中國質量萬里行》調查問卷的推出,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熱烈支持。除此之外,北京當地的飲用水企業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希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健康的飲水觀念。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整理,不難發現,消費者對于飲水的安全和健康日益重視,但如何科學、正確地飲水仍然是困擾市民的一大難題,誤區多、盲點多也嚴重危及消費者的飲水安全。
誤區一:水種意識模糊從消費者的反饋看,對于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五花八門的水,消費者在選擇時并沒有一定的主觀的判斷意識,并沒有根據身體的需要或者水的種類來選擇,品牌印象仍然是決定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主要推動因素。
同時,消費者對于市場上銷售的不同水種缺乏分辨的能力與意識,水概念模糊、水知識也是十分的薄弱。消費者對水的認識也僅僅是停留在解渴的基礎之上,并沒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對于礦泉水、純凈水、礦物質水、天然水、功能性水等不同的水種了解很少,對不同種類的水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就知道得更少了。
誤區二:白開水最安全調查問卷顯示,32.83%的消費者家庭日常飲用水選擇自來水,同時,在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飲用水以及不同的飲水概念時,很多消費者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白開水。當然,飲用白開水是正確的,但是這是在自來水廠處理工藝以及城市供水設備充分完善的前提下的正確行為。
由于城市發展,使得飲用水源遭受到日益嚴重的破壞,水源地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力度越來越大,過量的凈化處理等相關藥劑的投入,也使得自來水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同時,由于城市輸送管道的老化、居民區儲水設備的二次污染,自來水從工廠到居民家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污染。
因此消費者在飲用自來水時,要喝新鮮開水,煮開沸騰3分鐘的新鮮開水不但無菌,水中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也蒸發掉了,又能保持水中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水,這樣的水不僅沒有了各種礦物質,還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質而引發中毒。
另外,不要喝生水,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氣可以和沒燒開的水中的殘留有機物質相互作用,導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幾率增加。
誤區三:對家庭用凈水器或直飲水器的依賴增加在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對于家庭用的凈水器或者直飲水器依賴在逐步增加。
縱觀市場,目前流行的主要家庭終端設備無非兩大類型,一個是通過過濾自來水生成純凈水,一個是通過設備的過濾同時通過添加功能人工添加一定的礦物質成分,這樣的水不建議消費者長期飲用,或者作為生活中主要的飲水來源。設備廠家的魚龍混雜以及更換不當也極易造成飲用水的二次污染,況且,家庭飲用水終端設備市場對于中國來說還屬于一個新新的市場,還有許多需要市場或者主管部門去規范、管理的。
六、消費提示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越來越大,市場上的水品牌越來越多,飲用水市場也日益繁榮。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各家經營者紛紛打出純凈、富含礦物質、營養健康等特色水的招牌吸引消費者進行促銷。由于水比較特殊,不能通過聞氣味、看顏色就知道它是否合格,微生物是否超標。因此,消費者如何在眾多飲用水中辨別真偽、購得放心水,至關重要。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活動,《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飲水應注意以下幾點:
1.細心挑選銷售店。挑選證照齊全,衛生條件良好的銷售點;
2.學會從飲用水水外觀判斷其優劣。首先應認準有國家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的產品,如果有漏水情況,不要飲用。此外,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無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
3.查看相關標簽。消費者在購買飲用水時,要查看瓶蓋/桶蓋、瓶身/桶身上的標簽信息是否齊全,有無標明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等相關信息;
4.選購飲用水不要貪便宜。由于生產飲用水的企業較多,各廠家生產條件、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消費者最好到質量穩定的企業購買,不要貪圖便宜購買到低價質次的飲用水;
5.保留好相關依據。遇到經營者關門等情況時,消費者要保留好相關證據材料,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并向公安部門報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