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來電顯示”是一項很常見的功能,它是指手機被呼叫時顯示主叫號碼的功能。可是,記者卻調查發現,各地運營商不僅從未披露“來電顯示費”的成本依據,而且收費標準不一。與此同時,“來電顯示”收費卻不一定保真。以篡改“來電顯示”方式實施的“電信詐騙”造成用戶損失,運營商卻幾乎從不擔責。
只收費、不保真,碰到電信詐騙運營商還不擔責,這項電話費消費者可真算是“白交”了。
調查:不同城市、不同運營商收費各不相同毫無疑問,絕大多數手機用戶日常都會開通“來電顯示”服務,以有準備、有選擇地接聽電話。記者采訪發現,對于手機“來電顯示”功能,不同城市、不同運營商收費各不相同。
據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介紹,在“全球通”等費用較高的套餐中,大多包含“來電顯示”服務,不需額外付費。在北京移動官網上,記者看到,18元、28元、38元的低價本地套餐也免費贈送“來電顯示”服務。
但許多套餐的“來電顯示”服務仍需額外付費。記者采訪發現,呼和浩特、沈陽等地,有的聯通套餐內不包含“來電顯示”服務;沈陽、長春、太原等地移動公司,也有不包含“來電顯示”的本地套餐,開通需另外付數額不等的費用。
實際上,手機“來電顯示”業務開放初期,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曾免費提供“來電顯示”服務,隨后,部分地區在提供這一功能時開始向用戶收費。
來電顯示成本到底多少
據了解,許多發達國家的電信運營商并不對“來電顯示”這么基礎的服務額外收費。那么,國外的默認服務到國內卻成了一些地方的收費服務,這和成本有多少關系?
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電信行業專家黃曉慶表示,對運營商而言,信令網和交換機都是必備的,而傳遞主叫號碼的過程幾乎不額外占用資源,只產生一些信令成本。平均到每一次通話,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曾就職于通信設備生產商的業內人士周大建說,十幾年前,“來電顯示”技術不成熟,成本較高,運營商的收費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來電顯示”是通信設備的標配功能,無論運營商用不用這個功能,設備都會自帶。運營商提供“來電顯示”,也不會額外產生什么成本。
如果接通通話,通話雙方的交換機必須要傳遞號碼,“來電顯示”只是接電一方的交換機在收到主叫號碼后,向接電手機傳輸一下。整個過程都是通過軟件控制的,不需要添加交換機等硬件設備。同時,數據交換過程非常簡單,對控制信道的占用非常小,幾乎沒有額外的成本。“如果說十幾年前收費還算合理的話,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仍收‘來電顯示費’就明顯不太合理了。”周大建說。
為什么收費
中國電信某省級分公司總經理表示,“來電顯示費”的具體收費并不完全依據技術上的成本,而是運營商一種靈活定價的手段,“事實上,我們自己也不太清楚‘來電顯示’到底有多少成本。”
據天津某運營商運維人員介紹,嚴格說“來電顯示”的實現過程并不會產生什么額外的成本,但運營商投資基站、建設網絡會產生龐大的費用,運營商需要通過“來電顯示費”來收回投資成本,并不需要成本定價一一對應。
不過,電信行業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闞凱力則認為,電信資費應該“算總賬”。
“來電顯示費”是運營商整體收費的一部分,并不一定需要按照真實成本定價。如果運營商整體利潤是合理甚至是虧錢的,多收些“來電顯示費”彌補總成本也未嘗不可。如果運營商整體利潤率非常高,則需要通過政府調控、市場競爭等方式,使運營商的產品定價回歸合理狀態。
電信詐騙案頻發,為什么只收費不保真
除去收費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服務本身,實際上一些來電顯示并不真實,從而導致電信詐騙的事情時有發生。
“近年來,我國每年‘電信詐騙’案達幾十萬起,用戶損失上億元。近年來發生的‘電信詐騙’案,篡改號碼作案的占90%以上。”天津市公安局東麗分局副局長李建滿表示,許多犯罪分子篡改主叫號碼,模擬公檢法等國家機關電話,誘導被害人將資金轉移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而實現詐騙目的。
據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揚介紹,詐騙電話基本都是網絡電話,改號環節在境外完成,一般境外傳過來什么號碼,境內運營商就顯示什么號碼。
黃曉慶認為,對于“改號詐騙”,運營商并非沒有責任——境外的詐騙電話在改號后必須從國內的端口入境,接入通信網絡,一些運營商管理不嚴,導致很多改號電話沒有被封堵住。此外,查案過程中,也多次發現運營商工作人員為“改號詐騙”提供便利。
據了解,目前,三大運營商對境外詐騙電話的封堵已經有了一定進展,從技術角度講,運營商有能力通過技術手段更好地攔截篡改主叫號碼的詐騙電話。
運營商有責任但卻不擔責
值得注意的是,在“來電顯示”的詐騙案中,運營商往往并不擔責,遭改號電話詐騙的用戶往往只能自擔損失。
天津萬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琳等專家認為,運營商如不能在前端對篡改的主叫號碼進行攔截,末端用戶是無法自主判斷電話號碼真偽的。只有通過法律手段使運營商對電信詐騙擔責,才能真正倒逼運營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維護用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