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消協投訴部日前公布的全省消協受理投訴信息情況統計顯示,2016年一季度全省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491件,投訴量同比下降4.12%,解決1365件,投訴解決率91.5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8萬余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26件,加倍賠償金額4萬余元。
2016年一季度商品大類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日用商品類、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其中,電信服務、生活社會服務類、互聯網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銷售服務類投訴量居前。
家用電子類投訴居首 通訊類產品占比最大
省消協投訴部副主任黃志武介紹,一季度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家用電子類案件369件,占投訴總量的24.75%。其中通訊類產品153件,占家電類投訴總量的41.46%,且投訴主要是手機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投訴的內容有:手機生產廠家良莠不齊,在質量與售后服務上與承諾相差甚遠,消費者貪圖便宜、受廠家商家虛假宣傳的蠱惑購買手機及配件,以至于造成消費者與商家的糾紛不斷;以軟件升級掩蓋硬件維修事實,不提供維修記錄或維修證明;品牌手機店大欺客、拖延服務時間,有意逃避三包責任;把明顯的質量問題說成是人為損壞,或夸大維修問題的性質等。
一季度全省消協組織受理電信服務投訴72件,占投訴總量的71.43%。其中,移動電話服務投訴47件,占電信投訴的65.28%。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一是套餐資費不明確、告知不詳實、引發消費者誤解;二是部分套餐資費條款設置繁雜且不易理解,個別銷售人員對收費宣傳解釋不規范、不到位,有的甚至夸大宣傳、片面宣傳,引起消費者誤解;三是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費套餐;四是商業短信多,通話及上網效果穩定性差,令消費者很不滿意;五是一些智能手機因軟件設置問題,往往讓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聯網,漫游狀態下產生大額數據使用費用,但運營商未進行善意提醒,強制收取所產生的費用,致使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
流動講座
對保健食品進行虛假宣傳
一季度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生活、服務類投訴70件,占投訴總量的4.69%。消費者接受餐飲、住宿、美容、美發時,有關安全的投訴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本季度投訴的熱點問題。其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是:營業場所存在安全隱患或者設備設施有故障,經營者未采取足夠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這類投訴主要集中在賓館和超市。有些賓館、洗浴、KTV、商場、銀行、電信營業廳的設施缺乏對消費者安全方面的考慮,如地面滑、衛生間洗澡防滑設備老化、對上下自動扶梯無安全警示,疏于檢查檢修,造成老人和兒童摔倒骨折、手指致殘;安裝電動感應門卻無安全警示致使消費者受傷;有些賓館、旅店和餐飲娛樂場所管理不善,造成消費者錢物丟失,又不承擔相應責任;美容減肥虛假宣傳承諾,造成消費者身體傷害。
在食品投訴中,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是質量、安全、價格、虛假宣傳等問題。一些生產經營者擅自更改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銷售過期食品,使消費者難以買到放心食品。另外,一些經營者通過媒體購物、流動講座等方式對銷售的保健食品進行虛假宣傳,由于跨地域、涉及環節多、經營者身份不明等原因,投訴糾紛往往難以解決。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追求健康心切,經受不住一些保健食品經銷商通過媒體購物形式進行違規療效宣傳的誤導,食用后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耽誤了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