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的南方人非常憋屈:最近兩周,超市都無法買到活魚了。更讓人憋屈的是,盡管不少媒體已經介入,相關部門也有表態,但是,人們卻更困惑了。
昨天(23日),北京很多超市都買不到活魚的消息開始在網上發酵,多位記者在朋友圈表達了求證的困難。相關部門不接受采訪,超市也含糊其辭。我認識的一位在京記者朋友求證的結果是:北京食藥監部門檢測發現,市面上銷售的活魚,孔雀石藍、硝基呋喃等藥物含量超標嚴重,因此,很多超市都把活魚給下架了。
這只能算小道消息,事實上這樣的小道消息有很多。在沒有可信服的官方消息發布之前,這種消息的流傳也是必然的。因此,有關北京水質污染、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的傳聞,在23日下午就多了起來。不少人反映,兩周以來都沒買到活魚了,看起來問題很嚴重。這種傳聞,是人們積攢疑慮的總爆發。
23日晚上,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賬號“首都食藥”發布消息,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成以上,網傳北京市水質污染、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的傳聞不可信。并表示,北京市各零售市場、農貿市場魚類供應充足。
這是官方第一次正面回應。這個回應是不合格的,作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樣的機構,不但要“辟謠”,也要對真正的問題給出一個解釋:很多超市淡水魚下架,到底是不是真的?北京的淡水魚質量,到底有沒有問題?它否認的是“水體污染導致淡水魚污染”,并說“農貿市場魚類供應充足”,看起來說的是某種事實,但是卻沒有回應人們的核心關切。
這種回應,針對性太過欠缺。有北京媒體看到了這一點,對食藥監局進行了更進一步采訪。“大部分超市停售活魚屬實,但是具體原因不知,是商家的自主商業行為。”北京食藥監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位工作人員的表態看上去很誠實,他承認了超市下架,也承認自己不知道原因,并給出了一個習慣性解釋:自主商業行為。
如果有很多商家都采用了這種“自主行為”,那就是一場公共危機。除非北京人突然不愛吃活魚,賣活魚已經無錢可賺,否則就很難解釋這種集中下架行為。因此,到了24日早上,人們讀遍所獲得的信息,疑惑其實更大了:原來下架活魚的商家有很多(此前可能只知道自己逛的那家沒活魚了),但是政府卻沒能給出一個有說服力的解釋。
媒體繼續求證。24日上午,財新網采訪到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的“權威人士”,給出了一個“權威結論”:“11月17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出十個城市水產品專項檢查通知,其中內容之一是抽樣檢驗獸藥殘留。此后食品監管二司(負責流通)準備到北京市場抽檢,消息透露出去,造成市場上所有水產品退市。”這位權威人士還解釋道:“這說明,一是保密工作做得不好。二是市場存在潛規則,經營者心中有虛,先下架再說。”
這位未具名的“權威人士”,地位可能比較高,他的解釋足以震動人心:非常明顯,北京市場上的活魚,確實是有問題的。如果仔細思考他的表態,正常的人會感受到恐懼:第一,在國家層面的專項檢查之前,這種有問題的活魚,人們不知道吃了多久,那么,活魚到底出了什么問題?長期食用會造成什么損害?這就成為一個急需解釋的問題;第二,各超市反應這么靈敏,而且是相互競爭的超市,都不約而同下架,說明這是一個全行業問題,那么,作為管理部門的北京市食藥監部門,竟然對此一無所知嗎?
這第二點質疑,明顯對北京市食藥監部門不利,他們昨晚的表態,要么是太過無知,要么就是故意隱瞞什么。因此,24日,北京市食藥監局趕緊強調:對于水產品監督抽檢屬于食藥局日常工作,所有抽檢工作都是依據監督抽檢有關規范流程開展的,經當事人認可和配合,也不存在保密或泄密問題。
這就是到目前為止,圍繞活魚下架事件的信息發布走向。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北京存在的問題,在別的城市肯定存在,而且只會更嚴重。因此,這就不僅是一個北京人是否能夠吃到活魚的問題,也是一個影響全國的食品安全危機。但是,從相關部門的表態看,這些信息不但經不起推敲,很多也前后矛盾。人們不但沒有得到真相,反而更為混亂了。
對城市管理者來說,信息公開的一個難題是,既要快速公開,又要有調查和公信力。北京市食藥監部門在反應速度上還是值得肯定的,在23日晚就主動發微博進行了回應,雖然超市下架活魚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公共事件畢竟是23日的事。不過,可以看出,他們在回應的時候,所掌握的信息是不足的,他們既不知道超市為何下架,也不敢肯定活魚到底有沒有問題,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合格率達90%的經驗數據。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國家食藥監和北京市食藥監的解釋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國家食藥監權威人士的回應,看上去更有說服力,他們甚至承認了專項檢查泄密這種不利于自己的事實。從兩者表態的矛盾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縫隙:針對活魚下架這一事件,他們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聲音。對食藥監系統來說,這是相當被動的,但是對公眾來說,這種縫隙卻是好事,說明仍有些真相沒有揭開。誰說的對?或者尚有兩者都未道出的真相?
核心的問題依然是:既然存在各超市大面積下架活魚的現象,到底為什么下架?活魚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據媒體報道,雖然很多超市的活魚不見了,但是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活魚銷售仍然火爆,相關部門,為什么不去抓幾條活魚,化驗一下,到底有沒有問題?如果批發市場沒有問題,從批發到超市出售這個環節,又會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