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沒錢、沒權、沒房,沒有打拼在眾人矚目的北上廣,為了陪伴父母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生活中沒有太大的波瀾起伏,也沒有過多的饕餮盛宴,我就如同大海中匯聚而來的一滴水,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消費者,然而“315”對于我來說不普通,甚至我覺得每年期待看“315”晚會的程度都要高于看春晚,熒屏上看見制假售假者被繩之以法,心里的暢快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對“315”有如此的情懷還要從這些年的消費維權說起。
(一)
假貨,對于大城市的人們來說可能是高端的國際名牌產品、著名的茅臺五糧液等等,而對于我來說假貨無處不在,稍微一個不注意就可能買到。執法打假力度越來越大,殘次品想進入正規的商場超市基本是不太現實了,但是利潤的誘惑依舊存在著,想起來去一些村落、小火車站、路邊攤你絕對可以一個不注意就買到了山寨貨,長的是真像,辨別假貨就是在玩大家來找茬,你要是年老眼花就不要想了,就是騙你沒商量。這小來小去的東西又不太耽誤用,吃又吃不死人,找又不好回頭找,都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可這就是一走過還有幾個人愿意為了這么點東西去維權,去跟商販討說法去聽商販的諷刺挖苦?對于監管執法,有時候也覺得作為執法人員真的不容易,也不能把責任全怪罪到執法人員頭上,地方小都是親朋好友的店,有幾個能夠大義滅親去給人一窩端了,貼條查封的?底層的百姓苦,底層的基層也苦,感覺這都上升到制度問題了,現在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有了一點起色,但是地區范圍內熟人執法沒法嚴、沒法管的問題還是存在,如果雙隨機的范圍大一點,改成縣級市互查、互檢發現問題有獎勵估計會好很多吧?聽說我們這小地方有一次執法人員剛從一個飯店搜出來兩箱子超期食品,打算立案查處,剛出門就接到了單位同事電話,幫幫忙吧某店老板是我侄子開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
小城鎮不僅僅是東西不好買,服務也堪憂。
去年夏天的一段時間,堪稱要被中國移動騷擾到瘋,每天的廣告短信鋪天蓋地,中國移動竟然跟當地的某手機銷售市場某購物廣場結了親家,這廣告推廣的力度真大,如土炮一般所有移動客戶在小半個月以來接到各種短信轟炸,冰箱、彩電、手機的廣告絡繹不絕,當時手機一響打開一看又是10086發的廣告,憤怒的種子一點點發芽了,你10086發廣告送個話費送個流量也就算了,我也當作是正常業務推廣,可是10086發冰箱彩電洗衣機算什么?投訴,我要投訴!!撥通10086客服電話,我說要投訴10086發送廣告,10086客服人員上來就來了一句不可能,你手機中毒了吧,內心憤怒+1,我怎么就中毒了,身邊的人都收到了,大家都氣憤得不行,我說不是我手機中毒了,確實是你們10086發送的,對方說那你給我提供具體短信時間,我說都還留著他們啊,都刪了,對方說那不好意思無法查詢,沒有辦法證明是我們發送的,正好有朋友在身邊,我說你拿手機看看早上剛發那幾個都是什么時間的,朋友手機拿出來我照著給10086客服人員一條條讀了半天,客服人員說記錄下來讓等著回復。
等了兩天沒回復,上網查詢了通管局的電話,投訴到通管局10086發廣告,通管局接到電話問向10086投訴了么,我說投訴了沒回復,通管局說我們不受理你這種投訴,10086投訴7天后解決不了沒給你答復你再投訴,然后咔嚓掛掉了電話!繼續撥通10086電話,10086客服很“仗義”地回復:女士您不要生氣,我幫您把廣告關閉就可以了。我說我投訴的不是廣告我投訴的是10086的這種不合法行為,你們發廣告有什么資質么?去工商局備案了么?對方繼續強調幫你關閉接收廣告就可以了,你就收不到廣告了,而我堅決要求投訴10086不合法行為,讓對方跟領導反應,然后客服同意,掛掉了電話。
然而我不久后我得到的不是10086滿意的答復,而是單位同事的來電,你投訴10086了?客服經理剛才打電話找到我了,啥事投訴啊,不就發幾個短信么,趕緊撤訴吧也沒啥大事,人家都找到我了,一會他給你發個滿意的短信,你就回復個滿意就完事。我能說啥?10086不僅不解決問題還泄露我隱私都找到單位同事來了。無奈的我只能選擇委曲求全不繼續投訴,因為地方太小,我不想出名……過了一會收到短信,我直接刪除沒有任何回復。(知道我此文為何不說我是哪里人和不署真名的原因了吧!)
(三)
電商平臺的興起給小城鎮的人們帶來了新的購物渠道和途徑,想買的東西基本都能買到了,但是后期也出現各種淘寶假貨問題,這時候微信朋友圈又火爆了起來,都覺得熟人不能坑熟人,就開始新一輪的下手購物了。
之前妹妹去韓國帶回了一套蝸牛的水乳,用起來感覺挺好的,快用沒了的時候正好看到朋友圈有好友代購,然后問了問價格雖然貴點但是覺得只要是真的就行吧,畢竟熟人應該不會騙咱的。訂購了一套,不久后收到快遞,打開看了看覺得味道淡了點但是好像也還行,可是用起來就不一樣了,越用越奇怪,為什么會辣眼睛?以前一直沒有這種感覺,越用越疑心,最后真是覺得不能用了,確實辣眼睛,而且味道也略微有差異,這是麻辣蝸牛啊!!!可是我能投訴么?不能,對于朋友圈好友的假貨,我只能選擇拉黑朋友圈再也不買,別人問起來呵呵就完事。電商這塊聽說出臺了很多文件,聽說執法單位有收到了文件讓上報當地電商戶數,但是為什么一直沒有看見檢查呢?而且小城鎮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基本上什么都檢不了,送檢又貴經費又少,檢查就是看看外包裝,可外包裝能看出來個什么???心知肚明,這種檢查我覺得都不用查了,浪費資源。
(四)
小城鎮的投訴都要講究技巧,基層執法人員少,工商質監藥監合并后執法人員都是全能戰士,估計每天都得疲于應付各種各樣的文件,所以遇到問題你直接撥打12315可能有點慢……投訴久了就會發現,你的投訴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被重視就能得到解決,所以我直接撥通12345,由市長熱線轉辦到相關部門就快很多,而且前來解決問題的工作人員態度都非常的好,因為他不敢不好好地配合,這是市長熱線轉辦的案件,不同于直接你到單位去投訴,地位明顯沾了市長的光。有時候投訴也需要媒體配合,可以向當地公共賬號啊,微博啊,貼吧啊,總之你打聽好當地領導沒事關注哪個平臺,你就去哪個平臺投訴,一定管用。
近些年來執法打假的力度不斷加強,但感覺假貨的種類也變了很多,說不好聽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假貨越來越像真貨了,有時候真的不好辨別了,假貨都分出來A貨B貨了,年前時候我們這里某超市被職業打假人舉報說銷售的沱牌某酒是假酒,感謝職業打假人,雖然很多人罵他們,但是他們專業啊,他們又不敲詐老百姓,我們支持職業打假人,因為他們懂法律知識,舍得花錢去檢測,然后還能讓賣假貨的付出代價。
想想也是,我們的執法隊伍人員素質和檢測手段以及抽檢經費是不是太少了?
(五)
又是一年315,又可以暢快地看黑名單了,對于315我非常信任,因為借著這次機會我們的市場可以安全很多,即便不是身邊的也會感到滿意知足,有人說315就是作秀就折騰那么幾天,可作秀如果能每天都作秀下去,也是不錯的,一天打掉一個窩點,一年也是365個窩點,何況人其實是膽小的,希望315力度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安全,讓改革的紅利打假的紅利覆蓋我們六環以外的四線五線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