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直以來都因風景美麗、氣候宜人,被很多人視為旅游勝地。但最近,云南似乎有點兒不太平靜。
近期,云南旅游的沖突事件被頻頻曝出,麗江更是曝出“游客被打”事件,甚至童話作家鄭淵潔都在微博上提出對麗江古城收維護費的質疑,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麗江直至云南旅游的廣泛關注。
有媒體披露,2014年至2016年,云南旅游投訴率連續三年居全國榜首。導游因游客消費少辱罵毆打、甚至把刀架在游客脖子上,還有游客遭客棧老板猥褻……
2014年1月,網上有人曝出云南麗江導游辱罵游客。視頻中一名男子口出污言穢語:“一分錢沒有消費的話,比賣淫更可恥。麗江歡迎你,是歡迎你來消費。”
2015年5月,網上有人曝出云南昆明女導游嫌游客購物少破口大罵,稱游客沒良心、不要臉。并威脅游客:“你可不可以為你良知買份單?如果你連一點點的良知都沒有,會遭報應的……三四個人買個1000塊錢,你干嘛來了……”
2016年1月,云南西雙版納一導游因購物問題訓斥游客:“現在有的人一毛不拔,白吃白喝白住,你們問心無愧啊?我都替你們害臊。”
2016年9月,網友發布一段視頻,稱自己在云南旅游被導游強制要求購買玉石,自己沒買就被趕出去淋大雨。
2016年10月,一名云南導游強制游客購買翡翠,聲稱買不夠東西,“今天別想走出云南這個地方”。
2016年11月,女子在麗江就餐時,遭多名男子辱罵毆打,被用碎酒瓶劃臉且被錄視頻,那群男子離開時還搶走女子財物,并揚言他們是當地人,不怕警察,隨便告。
2017年春節期間,涉事游客與家人到麗江古城一飯店吃飯,因為嫌店家上餐慢,與店家發生爭執,在民警的協調下,該網友母親替其向飯店老板道歉。事后,飯店老板尾隨游客追打。
……
應該說,出現這樣的糟心事兒,無論是對云南美景心向往之的外地游客,還是對云南形象惜之如金的當地公眾,都感到憤慨。有人表示,身為麗江人,更加痛恨肇事者,呼吁將打人事件與麗江旅游區別看待,切莫因為一件事毀掉一座城。
我們相信,這些傷人者只是個別,熱情好客仍是這座古城的本真和常態,而且,像麗江這樣的旅游勝地,每年動輒涌入幾千萬人次的境內外游客,治理壓力本就不小,但高度的輿論關注和現實的傳播環境,卻讓我們不得不提醒所有像麗江一樣的旅游城市,警惕“一丑遮百俊”效應的發生。
當下,網絡傳播漸成主流,一旦發生負面事件,特別是觸及大眾痛點的安全或服務事件,消極信息將呈病毒式擴散,嚴重損害和影響涉事地區的公共形象,出現“知名度越來越高,美譽度越來越低”的尷尬。
就像兩年前的青島天價大蝦事件,經過社交媒體的鏈式反應和持續發酵,即使最后涉事商家受到嚴懲,但壞的影響已很難消除。有人說,一只38元的大蝦,毀掉了幾億元打造出來的“好客山東”形象。話雖有些重,但也反映出當地口碑上的損失實在巨大。
而屢屢發生的毆打坑蒙游客事件,對于一個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為生命線的城市來說,無疑是對旅游城市的一種“打臉”。毆打游客、侮辱游客的一系列事件,又不同于我們所熟悉的“黑導游”、“天價大蝦”這一類涉及旅游服務質量的問題,它已直接上升到威脅人身安全的高度。如果說我們之前熟悉的問題,只是涉及到“謀財”的層面,現在這些問題,已到了“害命”這樣的危險境地。這類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在麗江和大理,如果聽之任之,任由其發展,當地旅游秩序會出現倒退的危險,旅游形象會毀于一旦。
過去幾年里很多人都在問,為什么總是云南?云南省長的講話實際上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頻發的惡性事件實際上是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當我們說個別的導游,個別的旅行社出問題時,可以把它當作偶發事件,當旅游的行業出現問題時,可以把它當成行業出現一些潛規則問題,但當全國其他地方旅游秩序逐漸好轉,而云南關于旅游投訴連續多年高居榜首時,這其中一定有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就在管理上。
在轉型升級發展的過程中,全國旅游業快速地發展,從云南導游罵游客到現在的惡性案件發生,恰恰反映出云南旅游業沒有很好地適應轉型升級,依然遵循著老套路前進,也就是出現一個問題,報道一下,處理一下,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現在面對的是怎樣一個市場。
面對轉型升級,云南旅游業一定要進行機制體制改革,引導企業全面地尋找經營升級,不僅是考慮到價格取勝,更應考慮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大力地提升服務質量,讓產品更好地吸引客人。
除了引導企業不能僅以價格取勝,還要在導游體制改革方面下功夫。國家旅游局去年已經啟動導游體制改革,導游將來可以接受客人委托提供服務,提供專業講解。導游自由職業是引導我們的導游豐富完善自己,而不是在怎樣“宰客”這個方面下功夫。還要加強“綜合治理”,云南旅游業整治不能一個案子出來,就抓一個案子,而是全社會形成一種合力。
面對嚴苛的輿論拷問,熱點旅游城市的職能部門也應該自我加壓,在治安、服務等領域做好管理、做嚴監督,最大限度地在前端消除隱患。一旦發生負面事件,及時作為,細致入微,嚴防事態激化。公權力必須根治麻痹癥、拖延癥,讓游客充分感受到來自公共資源的有力救濟。
只有在政府恪盡職守,在經營者守法經營,在消費者文明旅游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構建一個安全的、和諧的、文明的、健康的旅游環境。當然,公眾也應盡可能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不要被一時激憤所裹挾,對某個城市輕易做出否定性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