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題為“五行幣到底是什么”的調查報道。實際上,“五行幣”早已被國家相關部門列為傳銷重點,并且其發起人已經先后多次入獄。但“五行幣”卻以其發起人張健的五入五出為噱頭,繼續以自身本領大為自己身上貼金欺騙群眾。雖然“五行幣”已經被國家列為傳銷,但其如百足之蟲雖死未僵,仍然通過線上線下不斷發展下線。就像一座金字塔一般,投資人的基礎越大,對金字塔頂層的拆毀難度越大。
無獨有偶,央視揭秘的“五行幣”傳銷的模式與目前直銷行業流行的資金盤傳銷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那么,“五行幣”與直銷行業資金盤傳銷有何關系呢?
“五行幣”瘋狂致富夢編織傳銷夢
投資五千,轉年就能躋身百萬富翁行列。“五行幣”如此向投資人許下諾言,怎能不讓人心動?特別是那些退休并且稍有富余錢財的人,以及信息相對閉塞的老鄉。在“一般人我告訴他”的神秘造勢下,“五行幣”的瘋狂致富夢編織的如此大膽,卻也能欺騙無數人于無形,可見欺騙行為之巧妙和隱蔽,但其傳銷性質卻一步步將“投資人”陷入血本無歸的境地。
與其他傳銷相同,“五行幣”同樣吸引來巨額的資金流。“投資”初期,投資人可能獲得一些小恩小惠,但其中絕大多數錢財,卻成為傳銷幕后推手的個人資本,或用于其他投資歸為己有,或者將這些錢財用于個人揮霍,到了后期,一旦資金鏈出現斷裂,投資人將血本無歸,欲哭無淚。不僅侵害個人財產,也可能影響經濟的正常運行,給社會穩定帶來極大隱患。但與傳統傳銷相異的是,“五行幣”借助微信、QQ等網絡媒體,只見網絡不見人的變化,再輔之以線下人傳人的方式,讓五行幣大行其道。最近在網絡上曝光的“五臺山尼姑結婚”視頻,也是“五行幣”組織的聚會活動,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不僅對投資人進行洗腦,更可能讓購買“五行幣”的人處于資金鏈斷裂的危險邊緣。
然而五行幣既沒有貨幣的屬性,也沒有增值的基礎,更沒有得到國家和政府的認可。只不過像玩游戲虛構的一堆幣而已,想發多少發多少,完全是個人行為。而如果扒一扒云數貿及其所謂創始人張健的歷史,那更是傳銷行騙的前科累累,從網站推廣高額返利,再到股票原始股、資金盤,現在又是五行幣。實際上,“五行幣”編織的致富夢再宏大,謊言編織的再嚴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口口聲聲說不可宣傳,但卻通過微信、QQ等不斷宣傳“五行幣”及創始人張健。既說“五行幣”發行數量有限,又不斷擴大“投資人”隊伍,自相矛盾的謊言,只能欺騙那些致富心切者,特別是中老人群體以及信息相對蔽塞的鄉村群眾了。
對此,國際經濟法學博士、博士后武長海認為:“五行幣實際就是傳銷,但與傳統聚眾洗腦傳銷相比,屬于新出現的微傳銷的一種。所謂微傳銷,就是組織者與被誘騙對象并不見面,依靠智能手機,通過微信群、QQ群、公眾號進行洗腦,輔之以部分線下活動。很多騙局都是由不法分子在境外操控,隱蔽性強,打擊難度大。”
龐氏騙局下的“老千伎倆”
2016年,可謂是資金盤異常猖獗的一年,從年初的E租寶事件到年末的燕郊傳銷案、郵幣卡騙局,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資金盤層出不窮,做互聯網的、金融投資的、慈善事業的等一心想賺快錢的人都玩上了這一資本游戲。據了解,80%以上的資金盤是來自美國的國際“老千”,他們是以“高收益投資理財”的誘惑力來瞄準中國相當一部分民眾“不學無術、見錢眼開、不勞而獲”的心態,不停的變著花樣向中國推出新盤、關閉老盤,每個新盤都附上各種誘惑人、讓人信賴的適應中國趨勢的宣導內容,吸引一些整日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們。
那么,資金盤的“老千伎倆”是什么呢?資金盤最突出的兩大特點:(1)以大搏小(大投入搏小收入) 不論是日收入1%、1.5%,還是月收入10%、30%,投資者都必須先投入百分之百,投入后能否真得到資金盤公司的利潤兌現,只有傻等。等到了,賭贏一回;等沒了,叫天天不應。可悲的是,歷史的經驗反復證明,資金盤的全部投入等沒了是早晚的事。 (2)以長搏高(長期投入搏高額回報)。投一筆錢,等12——18個月,甚至兩至三年,回報十倍至數十倍。聽上去極具誘惑力,但美夢成真要耗時一至三年,在這365-1095天中,每一刻都可能厄運降臨。沒人給上保險,玩得就是心跳。可能被用做釣餌的極少數人賺了,絕大多數人的發財夢換來的卻是血本無歸。其實資金盤套錢的手段并不復雜,就是三板斧:標榜實力、高額回報、釣餌誘惑,便將貪心人斬獲。現今行業里有諸多資金盤的案例,總部也在全中國各地,常常是因為各種因素沒考慮好、資金鏈斷裂、外事突發事件等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媒體的負面。
縱觀直銷行業,除去宏觀經濟環境、利益驅使以及缺乏對資金盤的正確認知等因素之外,隨著直銷獲牌公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直銷難民為了徹底翻身,“將賠掉的錢再賺回來”的心態也是直銷人士不斷投資“資金盤”的一大因素。另外,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金融創新,造假成本降低,留下了許多監管漏洞和投機機會,也為資金盤泛濫創造了條件。而根據相關業內人反應:“資金盤采取的各種營銷手段有種‘劣幣驅良幣’的作用,對我們這個行業的生態系統造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首先,因為資金盤的欺騙性,把一些正規直企的從業人員騙出去了。過分的人員流動對直銷行業不利。其次,對于行業來說,資金盤是一個不正當的競爭,它的成本比正規的直銷企業低,而且它對市場的誘惑性比正規直銷公司多。正規直企的招商條件沒法和資金盤相比。”
實體經濟慘淡為資金盤發展提供豐厚土壤
如今中國“實體經濟”面臨“虛擬經濟”的嚴重沖擊,就好比直銷行業“劣幣驅逐良幣”,資金盤成為制造財富幻想的收割機,而直銷企業生產的產品銷售業績卻面臨嚴重的縮水,這也導致很多瘋狂追求財富的直銷員脫離隊伍,投入資金盤傳銷的懷抱。據相關企業經銷商反應,辛辛苦苦銷售直銷產品一年不如資金盤一天賺錢多。甚至有的合法直銷企業禁不住誘惑也開始大搞資金盤制度,發放原始股,吹鼓財富夢。那么,為什么資金盤會扶搖直上呢?
這當然與實體經濟發展不景氣的背景息息相關,而所謂虛擬經濟,有各種說法。除了金融業,有些人把房地產等也算作虛擬經濟。不少學者也擔憂“虛擬經濟不為實體經濟服務”。尤其是,央行即便搞了定向寬松來試圖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問題,錢仍然“不進”實體經濟。一方面,虛擬經濟賺錢不少,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不斷叫苦,這就是所謂的“脫實向虛”。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就是部分直銷企業大搞上市,據業內人士稱:上市是很多企業的夢想,但是直銷企業對于證券市場,卻始終有點像猴子撈月,看著挺美,其實虛無。一些直銷企業聲稱要在某一時間內上市,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一來二去,大家于是都明白,所謂上市,無非是一些直銷企業炒作的伎倆罷了。
實際上,直銷企業在我國搞上市仍面臨三大問題,其一就是直銷模式存在很多爭議,“多級提成、收取入門費”備受詬病;其二就是直銷牌照有區域范圍限制,申牌進程緩慢;其三,直銷獲批的產品數量也很有限,難以形成規模。為此,很多企業存在銷售未獲批產品的違規行為。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直銷企業很難上市。不能上市集資,實體經濟出現嚴重下滑,民間非法集資猖獗、企業銷售業績縮水等問題出現,資金盤成為“實體經濟”的寄托。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查處億元以上案件30余起,共立案偵辦傳銷犯罪案件2826起,同比分別上升19.1%,并對150余起“虛擬貨幣”類傳銷犯罪案件立案偵查,涉及60余個“幣種”,成功破獲了“網絡黃金積分”、“克拉幣”、“恒星幣”、“買賣寶”等一批重大案件。盡管國家嚴打資金盤,但資金盤在華發展仍然以野草瘋長之勢迅速蔓延。實業興邦,資金盤的泛濫必定導致實體產業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畸形發展。因此,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遠遠比行政打擊更加有效,而實體經濟的慘淡經營也必將會給直銷行業資金盤猖獗帶來更多的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