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全國一盤棋,守土有責,既要“回頭看”,又要“扎實干”,對交易場所分類處置,該關閉的堅決關閉,該規范的切實規范,該整合的限期整合,該轉型的及時轉型,堅決打擊違法違規交易。對于“微盤”交易平臺、嚴重違法違規的交易場所、違法違規且拒不整改的交易場所、未取得省級人民政府批文的非法交易場所要下決心取締關閉。 ”這是中國證監會聯席會議組織召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工作交流會上的一段話。
這次的會議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取締“微盤”交易平臺,嚴重違法違規的交易場所、違法違規且拒不整改的交易場所、未取得省級人民政府批文的非法交易場所要下決心取締關閉。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手頭上的空余的錢也開始變的多起來,加上互聯網行業近幾年呈現迸發式發展。互聯網極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然而有些人就是利用了互聯網玩起了資金盤的勾當!
微盤大多以白銀、銅、原油現貨電子盤為主,也有的交易二元期權、郵幣卡、原始股等等。和實體現貨交易所不同,微盤的交易單位很小,如1克銀、0.1噸油,最低只要8元就能下單,但交易原理與現貨交易所如出一轍,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了解:微盤最早是作為模擬盤給投資者練手出現的,但隨著客戶投訴激增、監管者和執法者對實體交易平臺管理趨嚴,微盤自身的功能被重視起來。由于微盤的操作與傳統股票來說,投資者便捷,而且有處于監管之外,投訴率較低等優勢,近來,非法現貨從業者開發了數量龐大的微盤,瞄準了手機用戶零碎的時間和“小賭怡情”的心理,大肆發展,手機微信時不時就會有一些美女的頭像來加好友,繼而慢慢發展使之成為投資者。
在微信上,以“微盤”或者“微交易”為關鍵詞,關于這方面的公眾號有多種。相關業內人士指出,在移動終端時代,交易模式可以探索,但是金融投資創新不能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出現,不能鉆法律監管的空子。而對于廣大的投資而言,參與這類交易,很容易會掉入“溫水煮青蛙”的金融陷阱,最終很可能會出現血本無歸的下場。
甜蜜的溫柔陷阱
江蘇的田先生是最早一批參與微盤交易的投資者。2014年11月,他不斷接到來電和微信訊息,請他關注一款白銀現貨微盤。對方稱,“保證金很低,加入即送現金券,虧了我買單,賺了您提現。”
在軟磨硬泡下,田先生決定先試試水。微盤操作起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便利的,只需要有一個手機號,從注冊到下單全過程不超過10秒鐘。投資者可以買漲或者買跌,下單每手金額從8元、80元、200元到2000元不等。
像這種的案例有很多,筆者也曾接觸,首先是跟你聊一些無關緊要的,想怎么聊都行。從生活到工作,從旅游到各種興趣愛好。五花八門,只要你想了解的無所不能。而且在盆友圈發出來的照片都是些高大上的生活,是令人向往的那種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很容易讓人產生向往與共鳴。
就微盤的操作手法,筆者很榮幸得到了些“業內朋友”指點。其實單純的手法類似現貨平臺,微盤也實行雙向交易雙向交易說白了就是可以買漲也買跌、T+0、保證金制度、止盈止損、做市商對賭等等,并且比傳統現貨進一步符號化,沒有一個穩定的杠桿比例,也不需要繁瑣的計算,投資者只需要關注價格波動的點位就可以了。在適當的時候買入或者賣出。譬如以80元一手交易為例,只要白銀價格上漲0.001點,多單即獲利1元,空單虧損1元。而平臺只是抽取一定份額的傭金就好了。
微盤的入金方式相對于股票來說比較簡單,不需要簽署銀行三方存管協議,只需要微信支付就能夠簡單入資,不過據記者了解,微信現在已經關停通過微信入資支付的相關通道。
田先生向微盤賬戶充值了2000元,從此每天盯著手機,操作中有賺有賠,最多一天賺了30元,虧了也不怕,經紀商會贈送現金券,最多連送過3張價值80元的現金券彌補損失。“他是要給你穩賺不賠的錯覺,做的好還賺錢,就算虧了,丟掉幾千塊錢也無所謂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
微盤玩了兩個星期之后,經紀商跟田先生商量,說微盤賺的太少了,即使放大100倍也賺不了多少,建議他去做實盤,實盤還有老師輔導,喊單正確率90%左右,跟著老師做肯定能賺錢。
這時,田先生已經卸下防備,對經紀商言聽計從,先后在三家地方貴金屬和原油交易所開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虧損了70余萬元。
2015年以來,田先生以非法期貨交易、代客交易起訴浙江新華大宗商品交易所等多家平臺。今年11月11日,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申請,判田先生敗訴。
病毒式擴散的微交易
今年11月,由證監會牽頭的部際聯席會議開始對地方交易場所進行摸底排查。同時,國家統計局也在全國開展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名錄整理和核實工作。
11月28日,公安部與證監會在深圳聯合舉辦了證券違法犯罪案件執法培訓班,以打擊證券犯罪。公安部正式確定了在遼寧省、上海市、重慶市、山東省青島市、廣東省深圳市五地設立證券犯罪辦案基地。
記者了解到,由于監管收緊,客戶投訴案例激增,越來越多的電子化對賭平臺從業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微盤。自2016年以來,花式繁多的微盤交易平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移動終端或者微信平臺上。設立微盤不需要政府批準也沒有相應的第三方監管,也沒有營業資質門檻,只要有一個APP或者微信公眾號就可以開張營業了,投資成本基本上是零。
市面上,大多數微盤都與實體交易所無關,然而,業類人士介紹:往往實體交易所的官方微盤的交易會更為活躍,被當做是所謂的“正規軍”。
記者聯系到一家叫做交奕贏吧(廈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交奕贏吧”)的會員公司,是新華上海貴金屬交易中心(下稱“新華上海”)的383號會員,主要是給新華上海微盤開發投資者和發展下級代理商。
交奕贏吧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公司考慮到投資者投訴和監管風險,因此只做微盤不做大盤。從9月15日開始為新華上海微盤發展投資者,到目前,公司已有直接終端投資者1.8萬人,經紀人數千名,另外在全國還有代理商300多家,擴散速度遠遠超過大盤。
微盤不僅開發投資者快捷,發展代理商也很便利,代理商只要把營業執照照片發送給會員公司,就能取得微盤后臺全部權限,包括查看客戶全部交易流水和盈虧情況、接入經紀人,設置經紀人傭金等等。
交易所微盤的盈利模式和傳統大盤類似,一般來說,客戶交易手續費的20%歸交易所,會員公司、代理商、經紀人分得余下80%和全部的客戶虧損。也就是說,投資者和自己的介紹人、喊單老師、會員公司存在一種對賭的關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有投資者虧損,交易公司才會有一定的盈利。
此外,微盤手續費比例較高,開倉手續費可達保證金的10%,一天即使不虧損,只要做十筆交易,本金就能虧完。
在微盤中,由于微信平臺的資金額度限制,最高交易金額為2000元,這樣的資金量遠遠不能與大盤的資金量相比,但是,積少成多,微盤的經營者也會有得到豐厚的利潤。如前述會員公司,僅一家微盤的業務量就能帶來超過90萬元的月收入。同時,公司經營成本能夠最小化,不需要維持龐大的線下團隊,只要和各地代理商進行電話溝通、微信交流、直播培訓等。
現階段,隨著直播的流行,很多微盤或者微交易都會穿插在直播間當中。也有不少的微盤或者微交易出現在直播間當中,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喊單和一些技術分析。新華上海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直播喊單要的是營造一個氣氛,業余的只要是經過簡單的培訓,客戶都會跟著做單。”
他表示,“微盤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跟賭博類似,客戶基本上都是十賭九虧。但是前期客戶肯定要讓他賺錢,讓他看到希望。你讓他虧錢,這個客戶就跑了。要有賺有虧,最后全部都虧掉了,這種操作方式不管是微盤還是現貨大盤都是一種常用的操盤手段。”
表面上看,微盤就是價格走勢與境外期貨價格一樣的對賭電子盤,對外盤有經驗的投資者似乎還有一定勝算,但微盤甚至都不是一場公平的賭局,而是投資者必須虧光的圈套。
在經營者眼中,微盤一項重要風險來源是“特別會賺錢的客戶”。前述會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如果發現有客戶盈利能力很強,會把客戶轉交給特別會員,由資金實力更為雄厚、與交易所關系密切的特別會員與客戶直接對賭。此外,會員公司還要重點盯防的是,經紀人利用返傭規則的漏洞進行頻繁套利交易。
微盤服務實體經濟?
長期以來,全國各地有又多家現貨交易所上線了微盤系統,西南地區一家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在上線公告中稱,微盤能夠“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促進移動互聯網與商品現貨緊密結合,有效實現商品流通和服務實體經濟需求。”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微盤的交易單位偏小,現貨生產商和貿易商無法參與到微盤交易中,現有微盤的規模很難為實體提供一定的服務。
他指出,微盤和微交易的出現是為規避《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38號文)的監管,從原有現貨對賭交易衍生而來的。在移動終端時代,交易模式的探索值得鼓勵,但是金融創新不能違法違規、不能坑蒙拐騙。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微盤的交易價格照抄境外市場,通過微盤交易無法產生內部價格,無論交易量多大,都不可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由于客戶只能與自己的經紀商進行對賭,微盤的公平性難以得到保證。說白了完全憑靠運氣。
此外,由于此前投資者投訴率較低,微盤給社會造成的危害也更加隱蔽。“投資者不會為幾千塊錢花精力去維權,花費這個精力劃不來。”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微盤的所謂“現貨油”、“現貨瀝青”、“現貨貴金屬”交易與傳統的非法現貨電子盤機制相同,本質上都是標準化合約方,繼而集中進行交易,在現階段的法律法規上是無效的,微交易開設主體有義務返還所騙取的客戶資金。
他認為,投資者參與這類微盤交易,本質上是掉入了精心設計的金融陷阱,通常會讓投資者賠的血本無歸。受害投資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訴訟,可以追究微盤運營者侵占投資者的經濟收益,也可以向公安機關進行刑事控告,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犯罪責任。
網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微盤微交易的“幫兇”
據了解,12月8日,微信官方暫停了通過微信支付向微盤入金的功能。
目前,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平臺的微盤和部分APP形式的微盤都已經無法通過微信支付轉入現金,微盤用戶需要使用銀聯支付才能繼續向賬戶充值。騰訊集團市場公關部在回復《第一財經日報》詢問時表示,“微盤本來就不在微信支付可接受的范圍內。近期我們接到用戶投訴舉報,有部分商戶在業務運營中因采用微盤、微交易等模式涉嫌違法違規,且與此類商戶申請的經營類目不符。我們也會持續監控,一經核實,根據微信支付相關協議約定,終止對這些商戶提供微信支付服務。”王德怡認為,微信關閉支付通道的行為值得稱贊,但騰訊公司還應采取措施保存微盤的交易數據,以便受害客戶在提起司法訴訟或刑事控告時能夠提供更有效的直接證據。
作為第三方支付通道,支付寶至今沒有為非法現貨交易開放資金通道,但是目前,仍有銀聯支付、易極付、國付寶、迅捷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為這類違規交易提供服務。同時,國內一些軟件供應商也在為此類交易積極開發軟件和程序,提供“金融創新”的技術支持。
王德怡表示,“若明知某一交易非法,仍然為其積極提供技術支持和設施便利,這種行為若不及時制止,也要依法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也不應允許某些人利用技術手段開展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經營。”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周振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如微信、百度等互聯網平臺提供者,也不應發布違法信息。明年《網絡安全法》實施后,將會把一部分責任轉移到網絡提供商身上。
去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網絡安全法》,新法將于今年的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據《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七條,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保存有關記錄,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違反上述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可對網絡運營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