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票價 飛豬二季度頻遭投訴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 實習生 趙超越)7月12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銷售代理分會發布的《2017年二季度消費者投訴情況通報》顯示,4-6月接收咨詢、投訴電話及郵件近300起,有效投訴41起。當季投訴主要反映在網絡購票平臺上,其中,飛豬因出票價格與系統顯示不一致以及未按航空公司規定收取退改簽費用被投訴9起,在列入統計的8家大型機票銷售平臺中,被投訴數量最多。
事實上,此前飛豬的機票也曾遭到網友詬病。公開報道顯示,曾有消費者通過飛豬網購買國際聯程機票,訂票前明明顯示有票,支付成功后卻被告知無票。由此消費者認為平臺和代理商違約,應承擔賠償責任。另有旅客在網上披露,在飛豬網提示出票成功后前往機場,到達之后才發現乘客名單里并沒有自己的名字,不得不放棄行程。
近年來,在線機票銷售平臺或代理商擅自修改退改簽規則、通過價差違規收取傭金、制造虛假優惠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等各類問題頻發。為了治理亂象,其實飛豬在今年初就高調宣布推出“三無干凈票”,即無搭售、無貓膩、無潛規則。至于為何在二季度仍遭多起投訴,北京商報記者也采訪了飛豬相關工作人員,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收到回應。
由于互聯網機票銷售頻繁發生的旅客維權事件,已經引發民航業關注。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在去年開展的互聯網機票銷售專項整治活動中,去哪兒、攜程等四大在線旅游平臺共處理違規企業91家,清理代理企業39家。“今年,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專項整治行動將繼續進行,并擴大到所有從事在線機票銷售業務的平臺上去。只要平臺有所改變,秩序有所優化,航空公司與在線平臺的合作應該持續并進一步深化。”航協秘書長初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