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賬號被盜、虛擬財產失竊已成為網游產業投訴熱點。虛擬財產通過網絡炒賣可以轉化成真金白銀,這是游戲賬號頻頻被盜的經濟引擎。而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國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來保護虛擬財產。
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文/圖 趙旭東
巨額游戲財產失竊
“我注冊的賬號被盜了,里面的游戲裝備和金幣都沒了,我向網易公司交涉了許多次,最后都沒有結果!請你們幫幫我!”2月8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延洪波給中國質量萬里行打來電話。
5年前,延洪波實名在九城公司(魔獸世界游戲首任中國代理商)的魔獸世界游戲第十區“蓋斯”注冊了一個游戲賬號,游戲角色叫“不控制波少”。注冊的信箱和資料都是真實的。注冊完成后,他就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在了游戲上。到后來,他的游戲角色裝備已經相當高級,還有數額巨大的一筆游戲“金幣”,“前后至少也得花了五六萬元人民幣”。
2009年12月15日晚上10點50分左右,延洪波正在家中的電腦上打游戲,不知為什么電腦突然掉線。再次登錄時,他發現,帳號已經不存在了。
“也許對于別人來說,一個游戲角色可能只是服務器里的一段數據,但對我來說,游戲中的角色已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實地存在于我內心深處!”延洪波說。
隨后,他心急如焚地撥通了網易客服電話02161626168。網易客服方面說,他的賬號已經被轉到別人的賬號里了。
“每次修改任何東西(防沉迷、修改信箱、修改個人資料),都讓我傳真我本人身份證的掃描件,為什么這一次把我賬號轉給別人,網易就不給我打電話要傳真資料?”延洪波當即質疑。
客服人員要求他必須填寫詳細的帳號糾紛單子,才能處理。但“填完糾紛單子后,系統卻顯示信息不正確。”
延洪波說,自己有所有資料的原件,比如身份證、戶口本、學歷證明,還有當地派出所開具的戶口證明,“難道那偷我帳號的人比我本人填的都正確嗎?我可以提供證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可網易客服說提供什么也不行,必須填表格。”
像延先生這種狀況的人為數不少。本刊接到的另一起玩家王凱的投訴顯示,一位同樣玩魔獸的消費者,2009年11月27日登陸時發現游戲賬號被盜,他立即換了一個游戲賬號(注:玩網絡游戲的人一般都注冊有多個賬號,以便交換裝備和配合作戰),找到游戲GM,要求歸還帳號。通常的網絡游戲GM有3種。一種可以稱做Seer,在線回答玩家的問題,簡單維護網絡秩序;另一種叫GM,所做的工作通常是對玩家進行一些處罰決定;再高級一點的就是Administrator,掌管著網絡游戲中各種數據,有權利去修改刪除任何游戲信息。
但GM同樣說,他們不管這個事情,找他們沒有用,必須從網易客服那里填寫糾紛單子,誰填得詳細,游戲帳號就是誰的,即使憑身份證也沒有用。
王凱申請了不下20次單子,由于帳號是多年前在九城申請的帳戶,許多資料都已經記不全了。他認為,網易要求填的資料非常不合理:比如注冊時間等,都是不可能記得那么準確的,應該查驗最核心的資料內容。
因為擔心賬號被盜會對公會(網絡虛擬世界中的組織)和其他朋友造成損失,延洪波申請在提供身份證掃描件和傳真的條件下,對自己被盜的帳號凍結,進行財產保全,但被網易客服拒絕,對方說,“不提供這樣的服務”。
“網易缺乏對玩家起碼的尊重,”延洪波認為,網易既沒有告知也沒有核實,單方面地把他的帳號轉移給別人,構成了對他的侵權。
“注冊的時候我是在自己家的電腦上注冊的,別人怎么可能得到我的資料?我認為是網易公司泄了密!”延洪波怎么也想不通。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延洪波多次打電話聯系網易,希望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復。最后網易方面回復,賬號被盜與他們沒有關系,希望他在當地公安機關報案解決。
其后,延先生向當地警方報案:自己的個人信息被盜,有可能被非法利用。但是警方表示,這種事情他們無法處理。
虛擬財產得不到法律承認
一位韓姓網吧老板向記者透露,只要玩過網絡游戲的,大約40%〜50%的人賬號都曾被盜過,甚至還有被盜十幾次的經歷,但大多數人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渠道,只能重新申請賬號或干脆放棄游戲。
他透露,目前魔獸賬號被盜的情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賬號什么都沒有綁,只有密碼,中了木馬很快被盜。第二種,賬號綁了密保卡,但是保存在本機上,中了木馬也會很快被盜,而且盜號者還會反綁新的密保卡。第三種,賬號綁了密保卡或將軍令,但仍然莫名被盜。
在一家電子投訴網站,記者發現,網友對網絡游戲產品的投訴高達145098條。而在百度上輸入“投訴網絡游戲”關鍵字,相關網頁多達120萬個。
游戲賬號被盜、虛擬財產失竊已成為網游產業投訴熱點。業內人士分析,虛擬財產通過網絡炒賣可以轉化成真金白銀,這是游戲賬號頻頻被盜的經濟引擎。“法律對虛擬財產是否屬于公民合法財產沒有明文的定性。可以設想一下,當玩家的虛擬財產被盜竊,卻無從提起訴訟,那么虛擬財產的失竊就自然無人問津。”北京市君永律師事務所律師宋昌江分析,“歸根到底,是我國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來保護虛擬財產。”
令延洪波更為擔心的是,“如果我的身份證被冒用怎么辦?誰來負責?”
2月9日下午,記者和網易公司的客服進行了溝通。這位編號為5285的客服人員說,網游中的賬號有兩種,一種是買賣賬號,一種是共享賬號。有不少玩家注冊的時候沒有做好保護措施,就會在電腦上留下相關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遇到賬號被盜的情況,要用注冊郵箱找回。用戶要在如實填寫表中所有欄目以后,連同注冊時真實身份證復印件郵寄或者傳真給我們。審核通過后(為了保護用戶權益,用戶所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必須和注冊時填寫的身份證號碼完全對應),我們會盡快為用戶進行處理。”
這位客服認為,賬號被盜肯定是延洪波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密碼,而且因為他一些資料填錯了所以無法找回賬號。
對于延洪波提出的、把相關證件復印件傳真過來要求歸還賬號及財產的說法,他表示是不可能的。“你想啊,傳真過來的資料誰知道是真的假的啊?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做一個假的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那么是不是本人去就可以解決問題呢?”記者問。
“我們公司不支持這樣的做法,因為延先生不是上海的,離我們公司太遠了!最好還是填單子。”這位客服人員說。
玩家認為是網易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信息,而網易又說是玩家自己泄漏了信息,這種事情如何認定?
哈爾濱市公安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判定起來有難度”。之前他們就接到過多起類似案件,但我國目前無明確的法律法規對網絡游戲中的虛擬產品進行法律保護。根據最新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網吧及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指示,網絡游戲中的虛擬產品是“虛”的,價值難以認定,所以由網絡游戲虛擬產品引起的關于賬號、游戲裝備、虛擬貨幣等相關糾紛,只能直接與網絡游戲公司協調。
“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我用游戲幣買物品是用真實的人民幣換取的,這和在銀行里存錢實質上是等同的。現在,網易把我的賬號封停或者把我們的財產轉移到其他的賬號上,我提供了相關資料,虛擬財產也要不回來,硬說是資料不正確。我認為理應由游戲商報案,給予消費者經濟賠償。”延洪波對記者表示,如果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復,他將代表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起訴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