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可觀的“大V”賬號,層出不窮的爆款文章,動輒10萬+的閱讀量,網絡營銷號市場一片繁榮。
然而,南都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大V”買賣已成業內慣例,擁有數萬粉絲的賬號,基本都有公開價格;爆款文章的背后,隱藏著一群職業做號者,幾十分鐘便可生產出一篇“爆文”;公眾號刷閱讀量早已是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并形成產業鏈,市場規模數百億元;無論什么內容,只要搭上“色情營銷”的快車就可以更快地吸粉,制造人氣。
原本應該公開透明的互聯網,因為這些人造的虛假光環,催生出一片虛幻泡沫。其背后,是成型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利益鏈。
“大V”賬號可買賣,
根據粉絲數和閱讀量定價
在微博平臺上,一些“大V”看似非;钴S,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運營,而是相關團隊負責,甚至賣給相關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營銷號。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有人長期收購粉絲超過一定數目的“大V”賬號,就是為了發帖獲利。
可以買賣的“大V”
微博賬號“留幾手”是擁有300多萬粉絲的“大V”,有微博營銷圈人士曾透露,“留幾手”的賬號已轉賣給一個團隊經營,轉賣的價格據傳是300萬元,也有說500萬元。
12月18日,南都記者聯系上“留幾手”的助理周先生,他表示傳聞不準確,“留幾手”賬號的確已經公司化運作,但并不是“留幾手”這個賬號被收購,而是其運營者劉爽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運營微博微信等相關業務。
“公司就是手哥(留幾手)的公司,手哥是公司合伙人,是手哥開了家公司,不是手哥被公司收購,(傳聞所說的)關系反了。”周先生對南都記者說。
據周先生透露,“留幾手”賬號的運營公司叫“蜂群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官網介紹寫道“憑借豐富的微博、微信等各大平臺資源,結合品牌定位及市場需求,量身定制平臺運營方針,展示品牌內容的同時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完成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
該公司還可針對客戶要求,制定企業官微營銷方案。“擁有@留幾手、@極品霏等獨家大V資源,擅長企業微博運營。”在該公司的“技能表”上這樣寫道。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大V”賬號的買賣早已成為業內慣例,擁有幾萬、十幾萬粉絲的賬號,基本都有公開的價格,產業鏈運作已久。不過他坦言,微博最紅火時,“大V”價格最高,現在由于平臺影響力已被分散,交易沒以前紅火,但市場仍然存在。
南都記者在網上搜索“微博認證加V號出售”,發現大量商家。一商家表示,只要付款,馬上就能拿到具有不同粉絲量的微博賬號,具體價格要看粉絲數量和影響力。“很多網友對‘加V’賬號更有信任感,認為其更有公信力和影響力,其實賬號運營者不一定是大V本人。”
據南都記者了解,目前微博平臺對于個人“加V”認證有嚴格要求。個人認證需上傳單位開具的職位證明或職業資格證書等,演藝人士可以上傳代表作等;不方便出示職位證明時,可以選擇好友輔助認證,讓至少兩個互相關注的“橙V”好友轉發輔助認證的微博。而企業認證則更嚴格,需要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正反面、組織機構代碼等相關信息。
有專門平臺做微博、公號賬號交易
隨著自媒體平臺戰爭的不斷延續,微博的影響力逐漸被微信等其他自媒體平均化,賬號買賣的生意也就遷移到了這些平臺上。
“你有號嗎?來,我有錢。”國內一家賬號交易平臺的廣告語這樣寫道。
南都記者在一個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萬易云”上看到,從健身、美食、教育到各類垂直領域,都有相關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在出售,系統會參考粉絲數量做出估價,買賣雙方可以自己商定價格,交易成功后,平臺收取一定費用。
“知名萌寵博主,中國動物學會會員,LV42,粉絲31萬,沒時間打理,有意者聯系。”一條出售微博賬號的廣告這樣寫道,客服向南都記者表示,賬號具體名稱,需要購買時才能知曉。
微信公眾號交易更為活躍,南都記者看到,一個有17萬粉絲情感類公眾號,報價已高達23萬元,該平臺通過對粉絲數量、男女粉絲比例和閱讀數進行分析,然后給出預估價。
一位企業營銷人員對記者表示,賬號交易完成后,公司要發送的內容,還會根據“大V”的不同性格特征,來量身打造特定的內容,這就是“人設”。如果風格明顯不同,會引起粉絲的反感,直接反應就是取消關注,“掉粉”。
爆款文章背后隱藏著職業做號者
成為“大V”需要時間,一些草創的網絡營銷號為了快速獲得關注度,逐步依靠盜圖、抄襲、“洗稿”、標題黨等方式批量生產“爆文”。有的甚至開發出“洗稿”軟件,出售偽原創課程,成立專門的團隊和公司,形成一條“爆文”生產流水線。
侵權盛行:維權成本高收益低成痛點
自媒體盛行,被盜圖、抄襲部分文字、洗稿等成為了很多作者的共同經歷。第三方平臺“維權騎士”發布的《2016自媒體行業版權報告》顯示,近六成自媒體作者曾遭遇內容侵權。侵權現象泛濫,但維權成本太高,維權收益太低,成為自媒體作者維護版權的痛點。
今年初,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武楷斯發現,某60萬粉絲的公眾號未經他允許使用了他的6張照片。幾經談判無果,他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文曝光。最終,對方道歉并賠償合理金額。不過,這樣維權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見。
原創作品應如何防范被抄襲?武楷斯告訴南都記者,如果是圖片作品,可以選擇增加明顯水印,增加盜圖者的犯罪成本;對于原創類文章,可在作品中發布版權聲明,對轉載行為進行規范。
除了直接搬運抄襲外,通過拼湊、更換部分語句表述等形式打造爆款文章的“洗稿”成為了法律的灰色地帶。武楷斯表示,“洗稿”是文章立意、觀點、結構等基本一致,但措辭著實不一樣,所有原創審核機制都不會認為是抄襲。“大部分情況下‘洗稿’沒有法律風險。”
“維權騎士”創始人兼CEO陳斂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洗稿”這種新的抄襲形式在法律上概念模糊,很難界定,原作者很難維權。“薅羊毛的人以改頭換面的居多,其次是整合拼湊,這些行為對原創作者的傷害相當大”。
做號江湖:30分鐘一篇文章日賺過萬
爆款文章的背后,隱藏著一群職業做號者。他們幾十分鐘便可生產出一篇“爆文”,有的甚至還研發出幾秒生成偽原創文章的軟件。批量化生產的“爆文”瓜分著原創內容提供者的閱讀量和收益,形成了一條“洗稿”灰色產業鏈。
南都記者了解到,隨著各大平臺對內容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對于優秀的自媒體作者,各平臺都給予一定的流量分成作為鼓勵。
如何獲得高流量?南都記者在騰訊課堂試聽了一節某機構推出的“自媒體快速盈利吸粉最新‘潛規則’”課程。全套課程以每天視頻直播形式持續兩個月,從初期的素材來源、軟文撰寫等到進階的批量運營都有講授,售價近3000元,已有6000多人報名。
課上,授課老師表示不要抄襲,應做“偽原創”,并打開一款稿件采集軟件,示范如何炮制一篇偽原創文章。
課程助理向南都記者介紹,每天只需花一兩個小時跟著老師邊學邊做,學完課程后,二三十分鐘就能寫出一篇文章,一天可以寫好幾篇。“學得好的每天收益幾百塊、幾千塊,也有上萬的。”
還有公司專門售賣各種自媒體業務。南都記者登錄“推紅網”發現,該網站以0 .6元到800元不等的價格提供購買普通粉絲、精準粉絲、公眾號流量主開通、公眾號原創開通、自媒體代運營等服務。一客服告訴南都記者,公眾號原創開通售價800元,15天內會開通原創功能。
在淘寶網上,南都記者以“爆文”為關鍵詞搜索出大量出售偽原創軟件的店鋪,售價低至5元。一店鋪自稱擁有10多萬偽原創同義詞,一鍵生成偽原創文章僅需幾秒鐘。該店鋪介紹,一篇爆文的產生需要經過采集文章素材、偽原創、檢測原創程度三個步驟。而爆款文章采集軟件、偽原創工具和原創度檢測工具等一條龍式服務均可在該店鋪找到。
公號刷量已成產業鏈,市場規模數百億
做號、洗稿還不夠,有些網絡營銷號更是直接通過購買刷量服務,制造虛假閱讀量。
根據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今年9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微信公眾號刷量專題研究報告》,2017年營運類微信公眾號中,86.2%運營者曾有刷量行為。此外,刷量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6年微信公眾號刷量市場規模達378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510億元。旺盛的刷量需求將進一步滋養刷量產業鏈,造就高度工業化、分工精細化的刷量產業。
“對刷量,大家心照不宣”
2016年9月底,微信平臺通過技術升級,屏蔽了公眾號刷量工具,不少公眾號閱讀量呈現“斷崖式”下跌。新榜創始人徐達內表示,如果以9月28日當天發布內容的數據為基準,有不到10%的大號當日跌幅超過50%,其中有124家閱讀量下降了80%。
以公眾號“李瀛寰”為例,騰訊科技統計數據顯示,該公眾號當時一周內平均閱讀量為2.7萬,而在9月28日當天,閱讀量只有1000,相差懸殊;另一公眾號“首席娛樂官”,一周內平均閱讀量為1.3萬,9月28日閱讀量只有2000,不及平日零頭。“單天閱讀數有所漲跌正常,超過50%恐怕就有一些刷量嫌疑了,退潮之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徐達內說。
北京一位公關經理向南都記者透露,刷量在網絡營銷中非常普遍,公眾號運營者、公關公司甚至是廣告主都清楚漂亮數據背后的水分,只是心照不宣。“大家都在刷,就無所謂真偽了。而且也能看出來,誰家是純刷的,誰家還是有真實閱讀量的。一般排名靠前的公號,基本都不是純靠刷數據,屬于自身傳播能到100,然后再刷到150的;爛賬號都是自身傳播才幾十,刷成150。”
“粉絲量、閱讀量是公號‘賣(廣告)’的基本數據。我對接的客戶,大都不會只看這些數據,他們知道這都是假的。但也會有不太懂行的客戶,按數據給錢。”該公關經理說,公號運營者報價后,公關公司會加價報給客戶,“如果我們想給一些客戶報高價,也會跟公號說刷點量,比較好賣。”
廣州一位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向南都記者透露,公眾號營銷歸根到底就是賣流量,廣告報價主要基于賬號一段時間平均閱讀量,通常閱讀量越高,營銷價值越大。有的“大號”,頭條廣告報價甚至上百萬元。“我的報價在中型號中算是便宜的,頭條3萬多,二條1萬多,這和我公號文章的閱讀量差不多。”
該運營者告訴南都記者,他從不主動刷量,但有時公關公司投放廣告后會買刷量。“有的小公關公司,背負K PI指標,需要把數據弄好看些,好向老板交差。有時也與客戶水平有關,比如有的客戶完全不了解行情,開口就要30萬閱讀,那公關能怎么辦?只能刷了唄。”
電商平臺賣刷量,“10萬+”不到3000元
南都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微信閱讀”,找到大量相關商品,有的月銷量已超過6 .5萬件。這些商品大多象征性標價一兩元,詳情需要向商家詢價。
12月13日,南都記者詢問了幾家銷量排名靠前的店鋪,每千次閱讀量報價在30到35元不等,購買量大還可優惠。
一皇冠店鋪出售的“網絡服務”,月銷量超過1 .8萬件。賣家向南都記者表示,可刷微信閱讀量,每千次閱讀量35元,不講價,“不貴了,已經降價了”。他還表示,刷閱讀量還可隨機送點贊,刷1萬最多送800贊,付款后發文章鏈接給賣家即可開刷。
另一雙鉆店鋪出售的“微信閱讀數據支持”,月銷量近1.2萬件。賣家向南都記者介紹,刷閱讀量分快單和慢單,慢單30元刷1000閱讀量,當天完成,上限10萬;快單36元刷1000閱讀量,數據“馬上飛!”此外,還可以刷贊,15元100個贊,也可以增粉,8元100個粉絲。
南都記者提出刷2萬閱讀量,賣家稱可以打折,28元刷1000,并表示刷量不會被后臺發現,“我們閱讀有來源哈,數據比較真實。”
由此算來,想達到“10萬+”閱讀量,不到3000元就能搞定。
南都記者在服務眾包平臺“豬八戒”網上搜索“微信閱讀”,也找到上千項相關服務。一商家自稱“互聯網創新口碑服務商”,推出多款微信推廣套餐,其中的“巨劃算”套餐定價2000元,包括“1000真人轉發+25000閱讀+1500點贊+300條留言”。賣家還表示,長期合作客戶可聯系客服制定合作方案,可提供“包月、貼心、穩定的服務”。
此外,在QQ上搜索“刷量”,也可以找到大量相關聊天群,不少群人數可達數千。12月14日,南都記者加入一個“微信閱讀量互刷”群,其成員近1800人。群成員的千閱量報價大都在20多元,上限5萬次,有的甚至限時促銷“1000閱讀只要10元”。不過,相較于運營較規范的網店,這樣的“散戶”往往真假難辨。該群群主承認,近期很多人被騙,“我只能保證群主不是騙子,其他人一律不了解。”
據了解,微信刷量途徑分人工刷和技術刷。前者需要找很多人去點擊,然后給人工分成,由于成本高、低效,如今還在堅持的營銷團隊已很少了。目前流傳較廣的刷量工具經多次更新,除了刷閱讀量,還能刷點贊、刷粉絲,為了規避平臺監測和用戶警戒,有些刷量工具甚至可以設置閱讀量增長的速度和運作時間段。
色情營銷
成拉動流量捷徑
除了上述手段,還有一些網絡營銷號主要靠打擦邊球吸引關注。“色流”是個營銷圈的流行詞,即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等色情內容來吸引大眾、增加粉絲,并在此基礎上轉化而成的流量。對業內人而言,搭上“色情營銷”的快車就可以更快地吸粉,制造人氣。
連挖掘機公號都打擦邊球吸引閱讀
常接觸互聯網的人不難發現色情營銷的常見套路,比如將具有誘惑性的女性圖片放在顯著位置做推廣,或是以色情詞匯作為文字內容中的亮點。以類似方式作為運營手段的營銷號往往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通過發布有奪人眼球效果的信息來吸引粉絲。這些內容的傳播形式多樣,傳播內容多是具有挑逗和暗示意義的信息。
南都記者了解到,即便是不提供實質性色情內容的營銷號,也會使用與色情關聯度較高的關鍵詞來“吸粉”,或是發布美女艷照、“禁播”視頻和情色小說等與推介主題關聯度不高的內容。
如主打“美食”、“菜譜”內容的營銷號中出現“禁播視頻”、“美女直播”的菜單選項;運營時尚、服飾的營銷號中有大量的“美女艷照”;推介家鄉風光美景的文章封面圖使用的是男女親密相擁的畫面,并配以標題“艷照!涉及好多市縣區”;甚至,一個提供挖掘機專業技術指導的公號,也會不時靠打色情擦邊球吸引閱讀,推出一些標題為“挖機哥與三陪小姐共同點”、“美女衣服被挖掘機一件一件扒下”、“美女與挖掘機親密”的文章。
色情營銷成游戲圈“潮流”
近年來,游戲行業熱度居高不下,色情營銷也成了游戲圈的一大“潮流”。
李峰是一名有7年游戲經歷的玩家,他表示游戲圈里借色情內容來做營銷推廣的情況非常多,在微信公號、微博平臺和網頁彈窗等不同渠道都有,女性穿著暴露的圖片最常見,也有一些不那么露骨但有性暗示的內容。
以一個進行跨平臺游戲運營與發行的企業微信公眾號“游戲壇子”為例,其功能介紹關鍵詞是“游戲禮包”,但在其推送的內容中,南都記者發現了大量與游戲產品沒有關聯的色情文字和漫畫。
以該公眾號從12月7日至12月13日發布的推送為例,23篇推送中10篇都以色情信息為主,包括直接描繪性行為畫面、涉及男女隱私部位的“內涵漫畫”,以及直接使用具有性暗示的推廣文字,這幾篇推送下方的用戶評論數也遠高于其他內容推送。比如,其12月7日發布的《你不能不知的六個內涵段子,表示有一半看不懂》使用了具有性暗示的女性內衣圖片,在推文的精選留言區有36條用戶評論,用戶與作者的互動中也不乏對色情信息的隱晦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