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最失敗的投資就是年初跟風去換了美元。”市民楊女士昨天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楊女士每年年初都有盤點家庭投資理財收益的習慣。這幾天一算賬,去年元旦換的美元虧了不少。按照今年的匯率行情,今年換10萬美元只需要65萬元人民幣,短短一年楊女士就虧了4萬元人民幣。
2016年11月開始,美元匯率出現一波強勁上行的行情,2016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超過6%。所以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很多擔心人民幣繼續貶值的人跟楊女士一樣,爭相去銀行換美元,一些銀行網點甚至出現罕見的換匯大排隊場面。
一年過去了,一些人擔心的人民幣貶值并沒有出現,201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反而升值超過6%。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沒有出國旅游、留學、就醫等實際剛需,僅從投資理財角度,普通人完全沒必要把手里的人民幣換成美元;資金充裕的高凈值人群從資產配置角度可以配置部分美元資產。不過,大家已經換到手的美元只要好好打理,也未必是賠本買賣。
換10萬美元一年里外里少賺7萬元人民幣
楊女士告訴記者,2016年年底那會兒,她在手機新聞上經?吹矫涝獏R率創新高,還有專家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肯定破7,可能會跌到7.2。她身邊有好幾個同事和朋友也都去換了。真正觸動她下決心的是,有一天家里老人去附近銀行辦事,看見換外匯的人竟然排起長隊,這可是以往很難看見的。于是2017年元旦,楊女士和先生兩人也去銀行換了10萬美元,用光了當年的額度。她記得當時的牌價是6.9172,10萬美元大約花了69萬元人民幣。
一年過去了,楊女士這筆錢收益如何?北青報記者昨天查閱中行外匯牌價,今年1月1日,中行100美元對人民幣的現匯賣出價是652.63,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分別為649.93和644.59。
這意味著,今年換10萬美元只需要65萬元人民幣,短短一年楊女士就虧了4萬元人民幣。如果楊女士現在想把這些美元再換成人民幣,損失更大。按照1月1日的現匯買入價,損失還要多2000多元。
當然,換美元也可以不像楊女士當時選擇美元外匯放在活期賬戶上,也可以做美元理財。當時銀行一年期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平均是1.8%左右,10萬美元一年有1800美元的利息。但是比起人民幣理財產品低了太多。
根據普益標準提供的歷史數據,去年年初銀行一年期封閉式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平均約為4.3%。楊女士那69萬元人民幣做人民幣理財一年能獲得29670元的收益,可由于她換成了美元,加上匯率損失,里外里少賺了7萬元人民幣,即使她買了美元理財少賺的錢也有近6萬元人民幣。
算完這筆賬,楊女士認真地總結了經驗教訓:投資理財這事千萬不能跟風。
海外購房房價漲幅補了匯率損失
為了上四年級的兒子陪讀,已經移民美國的方女士去年在美國買了房子。她的家族企業也在美國開了分公司。房價100萬美元,當時的匯率大概是6.90。如果現在還是花100萬美元買房,就只需要650萬元人民幣,不到一年的工夫能省40萬元。不過,美國樓市一直紅火,方女士的房子現在已經升值了至少10%,差不多正好彌補了匯率上的損失。
但是方女士也表示,她家周圍有很多中國人投資買的房子,有的沒有租出去還空著。從投資角度講,如果投資的海外房產不能持續升值,還真不一定是劃算的買賣。除了匯率損失,還要考慮每年要交的各種稅費,這些都是投資總成本。
香港買保險保費漲了
這幾年,去香港買保險的人多了起。促使他們做出這種選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配置部分境外資產,規避匯率方面的損失,畢竟港幣與美元緊緊掛鉤。
金小姐是2016年春天去香港買了一種年繳費15萬港幣,繳費期10年的儲蓄型終身壽險。當時的匯率大概是100港幣相當于83.65元人民幣,保費是12.55萬元人民幣。一年后再繳費時,人民幣有所貶值,港幣匯率升為100港幣對89元人民幣左右,金小姐的保費漲到13.35萬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多了8000元。
不過,經過去年一年的升值,現在的人民幣對港幣匯率又回到2016年金小姐最初買保險時的水平。她說:“看來今年的保費能省一筆了。”
對于這筆保險的匯率風險,金小姐比較淡定,因為保費是長期年繳,跟基金定投一樣,可以平攤匯率風險。她現在煩惱的是,外匯資金出境很麻煩,而國內的保險產品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外匯理財不是簡單換匯
著名財經專欄作家、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在2016年年底美元大漲、大家換匯熱情高漲時已經發文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換美元。
在肖磊看來,外匯投資最基本的條件有三個:一是要具備杠桿,以增加效率。貨幣跟貨幣之間的計價,尤其是主要貨幣之間的波動,幅度是非常小的,而很多投資者誤認為外匯市場波動較大,其實是因為外匯交易本身是杠桿交易,市場對波動更加敏感而已。二是要有足夠的息差,如果息差非常小,做外匯交易就只能靠判斷價格波動,失去了套利空間,普通投資者就很難參與。第三個是,自身非常聰明或影響力巨大,比如像索羅斯這種投資者,他不僅可以判斷外匯市場的波動,還能自己制造影響力,但索羅斯從來都是做一波行情之后迅速撤離,很少在外匯市場做長期投資。
如果以上三者都不具備,只是出于一種擔憂而盲目地去換美元,是沒有太大勝算的,反而可能會增加機會成本。
對比這些條件,肖磊認為,對于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中國市場還不具備外匯投資的條件。在換匯的過程中,投資者損失了效率,放棄了進入其他投資市場的機會,且面對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安全的套利空間或盈利模式,外匯投資只會增大風險。所謂的外匯理財,并不是簡單的換匯操作。
具體到今年的操作,肖磊認為,今年美元走勢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人民幣匯率也很難持續走強,經濟層面會有一些壓力,實體經濟利潤率降低,出口市場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依然很大,這種背景下需要更平衡的匯率。從資產價格的角度,對外匯的需求依然較大。大宗商品價格目前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反彈走勢,原油等中國主要進口大宗,價格上漲,對外匯也是一種消耗。所以今年人民幣匯率不能太樂觀,大家即使換了美元收益率也不會理想。
已經在手的美元可考慮投資QDII產品
對于那些早前已經換了美元的投資者該如何操作才能盡可能減少損失甚至實現增值呢?
“肯定不用把這些美元再換成人民幣,其實還有更多更好的投資選擇。”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杰昨天對北青報記者表示。
對于美元匯率,王昕杰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發達國家的市場加息,今年歐洲會縮減QE規模,非美的貨幣里面會有緊縮的情況,這會導致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的息差縮減,這個息差縮減就有動力帶動流向非美的其他貨幣,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今年美元維持去年下半年比較溫和的態勢,美元不會大跌,但會出現溫和偏弱的行情。
從投資品種來看,2018年渣打比較看好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和亞洲美元債券。這些債券特別適合那些希望穩定安全收益的投資者。
雖然美股一直在創新高,市場已經在擔憂估值過高。但王昕杰認為美股中的金融股和科技股依然有投資價值。只不過估值已經是不再便宜了,需要投資者精挑細選合適的。
由于外匯管制和其他技術原因,中國境內投資者直接投資美股和美債并不十分方便。王昕杰建議可以考慮相關的QDII產品,很多QDII產品既可以用人民幣也可以用美元申購,很適合手上已有美元的投資者。北青報記者昨天從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公眾號提供的產品信息上看到,渣打銀行有多款QDII海外基金產品去年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比如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產品投向海外的霸菱香港中國基金,每日開放交易,最低申購門檻為10萬元人民幣或者1.8萬美元或者1.8萬歐元。這只產品去年3月1日以來的絕對收益已經達到32.1%。如果當時換10萬美元投入這只產品,除去匯率損失還有非?捎^的利潤。當然,如果這類QDII產品年化收益率低于10%,去年換匯的投資者就還是沒有賺,只不過比換成美元在家藏著或者只做低利息的美元存款和美元理財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