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在成為網購狂歡日的同時,其網購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后服務方面也備受消費者的關注。
2月7日,在中國消費者協會舉辦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后服務調查體驗情況通報會上,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稱,從本次調查體驗結果來看“海淘”商品實現“無理由退貨”難度大,且涉嫌假冒情況較多;非“海淘”商品中,服裝類產品質量問題相對突出。
同時,調查還發現,絕大多數快遞公司對快遞面單的隱私保護措施還很不夠,消費者個人隱私容易在物品遞送過程中遭到泄露。在“雙11”網絡購物期間,一些平臺和商家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有的甚至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利于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建設。
“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
中消協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組織開展“雙11”網購商品價格、質量、服務調查體驗活動。據了解,本次活動對16家網絡購物平臺,涉及服裝鞋帽、手機數碼、食品特產、化妝洗護、家居家紡、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家用電器以及其他日用品等9大品類,進行了調查體驗。調查體驗主要涉及價格追蹤記錄、七日無理由退貨操作、“海淘”商品真假鑒定、非“海淘”商品質量測試以及快遞面單查驗等工作。
在商品質量方面,“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在“海淘”商品鑒定方面,本次調查體驗實際購買了“海淘”商品93個樣品,涉及37個品牌。體驗人員聯系品牌商標權益人或授權人,協商出具商品鑒定結論。截至目前,僅有19個品牌商標的權益人或授權人對53個樣品出具了鑒定結論,其中37個樣品為正品,16個樣品涉嫌仿冒。
此外,非“海淘”商品服裝質量問題相對突出。體驗人員將101個非“海淘”樣品送到具有相關檢驗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對其質量進行測試,并查驗樣品標識和說明。查驗結果(此次檢測結果僅對送檢樣品負責)顯示:101個樣品中,19個樣品存在質量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個別平臺商家的嬰幼兒服裝樣品甲醛含量超過相關標準要求。測試結果顯示:聚美優品平臺“品創貿易”店鋪銷售的標稱“海綿泡泡”品牌風衣外套面料和里料的甲醛含量檢測結果分別為28mg/kg與43mg/kg,而標準要求嬰幼兒服裝(兩周歲及以下) ≤20 mg/kg;拼多多平臺“舒朵服飾專營店”銷售的標稱“俞兆林”品牌打底褲甲醛含量檢測結果為109mg/kg,而標準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服裝甲醛含量≤75mg/kg。
個別平臺商家食品樣品酸價指標或鈉含量值存在問題。酸價是衡量油脂酸敗程度的一個指標。酸價越高,油脂的品質也就越差,酸價越小,油脂質量越好,越新鮮。油脂酸敗變質后會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
測試結果顯示,我買網平臺自營的標稱“西域美農”品牌烘焙腰果的酸價項目,檢測值為3.7mg/g,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標準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標準中酸價應小于3mg/g的要求。
此外,唯品會平臺自營的標稱“貢天下”品牌玫瑰鮮花餅,鈉的檢測值為880mg/kg,而標簽值為190mg/kg;我買網平臺自營的標稱“西域美農”品牌烘焙腰果的鈉檢測值為1170mg/kg,而商品標簽值為750mg/kg,未能滿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中鈉小于標簽值的120%的要求。
根據調查體驗報告顯示,個別平臺商家白酒樣品塑化劑殘留量超標。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塑化劑)超標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被人體吸收后會對人體帶來潛在危害。
測試結果顯示,拼多多平臺“福裕隆酒類專營店”銷售的標稱“貴州茅臺(682.980, -25.88,-3.65%)鎮”品牌白酒,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檢測值為0.699 mg/kg,不符合原衛生部有關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0.3mg/kg的要求。
加強網絡購物的監督管理
為營造良好網絡購物環境,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平臺商家要以品質消費為導向,自覺規范價格行為,把好平臺商品質量關。
本次調查體驗人員對16家網絡購物平臺的206款到貨商品的快遞面單進行了隱私保護情況統計。本次體驗的快遞面單涉及EMS、百世快遞、京東快遞、品駿快遞、申通快遞(23.830, -0.02, -0.08%)、蘇寧物流、順豐速運、郵政速遞、圓通快遞、韻達快遞、中通快遞等國內主要快遞公司。
統計結果顯示,除順豐速運2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姓名和聯系方式、順豐速運2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聯系方式、蘇寧物流3個包裹的快遞面單隱去了體驗人員的姓名之外,未發現其他快遞面單有上述隱私保護措施。
調查體驗還發現,很多平臺商家仍習慣打價格戰或者通過復雜的價格表示方式困擾、誤導消費者,而對于網購商品的質量管控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電商集中促銷期間部分“海淘”商品假冒問題突出,個別電商平臺服裝、箱包產品質量問題多發。
布小林稱,希望各電商平臺商家:一是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價格的法律規定,倡導明碼實價,做到明折明扣,杜絕價格誤導和價格欺詐;二是完善平臺商家資質審查機制,強化平臺商品全流程質量管控,引導和適應消費者品質消費需求,重視消費者對質量和服務的意見反饋;三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技術防護措施,在數據采集與使用以及訂單顯示、通信聯絡、快遞面單等方面加強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
同時,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購物的監督管理,堅持協同治理,嚴厲處罰電商違法失信行為。近3年來,中消協和部分地方消協組織持續開展了網購商品質量和服務監督活動,反映出了不少有關平臺和商家在價格、質量、服務方面的問題,一些商家利用平臺刷單炒信、售假賣假、欺詐消費,嚴重破壞了網絡購物環境。
布小林稱,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一是進一步完善網絡購物監管的法律規定,采取隨機抽檢和重點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對網購市場的監督管理力度,督促平臺商家誠實守信、依法經營;二是建立健全網絡購物共管共治機制,用大數據分析方法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支持,加大對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綜合懲處力度,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
根據本次調查體驗,部分電商商品價格表示復雜難懂,即使是具備一定經驗的體驗人員對于部分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也難以計算,致使很多消費者誤入商家價格圈套,加上質量、服務參差不齊,消費者不具慧眼,很難得到實惠。
布小林稱,呼吁廣大消費者:一是參與網絡購物要以滿足自身消費需求為導向,堅持品質為先,認真比較鑒別,要關注政府有關部門的抽檢結果、消費者協會和相關組織公布的調查結果,特別要警惕電商價格陷阱,切勿貪戀不合理低價;二是學習和掌握必要消費常識和法律知識,注意留存網購過程中的購物截圖和有效憑證,一旦發現網絡售假、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和服務等損害消費者權益問題,要及時向平臺、政府有關部門或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