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租金暴漲”引起了中介行業及長租市場的震蕩,同時也引來了管理部門的調查處置。8月22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會同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等部門,開通了12345打擊“黑中介”投訴舉報熱線。
據北京市住建委介紹,開通首日,共接到投訴舉報52條,包括自如在內的23家中介機構查實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被予以公開曝光。
此次事件的起源是一份由網絡發帖引起的“中介惡性競爭導致房租暴漲”及“資本介入長租公寓助漲房價”的推測,目前,該事件已被上升到監管層面,并在全國各地引起關注與整治。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房租上漲的現象突出存在于北京地區,通過采訪梳理租金上漲的短期、中期及長期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高房租的短期是畢業潮的需求增加。長期是北京房地產市場的供需矛盾。中期則是長租企業的大量搶房。三期疊加的結果產生了北京房租的上漲。
短期原因:畢業潮需求增加
“每年的6月到8月,都是各地房租上漲的時間段。7、8月份,是每個高校的畢業季,對于他們而言,進入社會的第一件事是找落腳點,從長期規律來看,7、8月份是市場規律性的租金上漲時間段。”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表示,“按照往年慣例,6、7、8三個月住房租賃成交量能占到全年的近一半。”
租金是CPI的重要構成部分。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7月,租賃房房租環比漲幅0.4%,同比上漲2.3%;6月租賃房房租環比漲幅0.2%。
通過往年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到,一年中的2~3月為傳統春節過后,6月份~8月份為各大高校畢業季,這兩個時間段的租賃房房租環比漲幅普遍較大。
以北京為例,我愛我家集團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北京住房租賃月租金均價為4902元/套,環比6月份上漲2.9%。
據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發布的數據,2017年本科畢業生起薪平均水平4854元,其中北京本科生為5200元。另據《2017年應屆生租房價格報告》,84.2%的應屆畢業生需要租房,北京應屆生租房開支占到月均工資收入的67%。
中期原因:長租企業大量搶房
2015年以來,隨著“租購并舉”、“租售同權”等政策密集出臺,開發商、中介機構、酒店集團、機構等紛紛進軍長租公寓市場。
據市場統計機構數據,2017年我國租賃市場租金規模已達1.3萬億元。隨著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預計到2025年租賃總收入將接近3萬億元,租賃人口達2.3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租賃市場交易分成兩類,一類是普通租賃,簡單的說就是租戶和業主可以直接交易的,另外一類是長租公寓類型,這一類的典型特點是中間有一個轉租方,轉租方參與了出租,獲得差價。
張大偉稱,租賃市場的亂象來說,資本大量進入,并沒有多少是增量供應,因為蓋房子出租在當下租售比下是不可能賺錢的。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資本進入的是存量改造,存量改造本身并不新增供應,只是通過升級或者分割獲得投資溢價。
8月21日,萬科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在2018年半年報業績會上表示,目前機構在住房租賃領域中的占比非常低。祝九勝稱,據他觀察,中國城市的機構滲透率最高僅5%,一般城市連2%都不到,所以從目前情況來看,機構對租賃市場的介入有限。
但在江瀚看來,“即便機構滲透率最高的北京占比只有5%,但是考慮到像北京這樣的地方,只要在區域內中介控制了大量的房源,就會引發區域內房租的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推在風口浪尖的公寓品牌自如、相寓均為中介旗下。其中,自如為鏈家旗下的長租公寓品牌;相寓則是我愛我家旗下公寓品牌。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指出,隨著“房住不炒”的理念貫徹之后,房產中介的日子比較“難過”。
江瀚指出,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落地,房地產市場基本呈現“橫盤模式”。對于中介機構而言,以往靠賺取傭金作為他們的主要利潤來源,在市場不斷調控的當下傭金的利潤水平在降低。于是,二房東變成了一些中介機構另外的利潤來源,即房屋從房東手上收過來就可以有利潤來源。由此,中介不再是中介,演變成了二房東。
“房租上漲的最終原因為何歸因為中介,是因為長期和短期的現象都只是基礎,租賃市場的快速加速直接體現了房租上漲。”江瀚說。
江瀚指出,現在租賃企業,他們的做法并不是建房,而是通過收購現房,他們的利潤來源至少包括三個方面。
一方面,長租公寓通過收購房源進行改造,從而賺取“租金差”;另一方面,房東與租賃企業簽訂合同后,大部分企業會要求房東免費為公寓留出5~6個月的空置期對房屋進行統一裝修,但往往很多租賃企業為了賺取空置期內的房租,會花較短的時間裝修后出租;第三,對于租賃企業而言,目前還享有國家的優惠政策,包括銀行支持。
在傳統中介行業中,中原目前并未涉足長租公寓領域。面對“為什么中原不搞市場一片看好的長租公寓?”的問題時,中原地產大陸區副總裁陸成表示,“中原不玩資本運作,這塊蛋糕我們沒條件分享。其實最近長租公寓成為了市場熱話正好說明,在巨大而聰明的資本力量面前,傳統中介要堅守初心,不吃差價,做好服務上下家的中間人角色,明明白白、純純粹粹賺取交易傭金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長期原因:北京租賃房源缺口近400萬間
江瀚指出,“透過北京房價上漲背后可以看到的是,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只有供給多元化,供給和需求平衡, 供需矛盾才能解決。”
“本輪房租的上漲源頭始于去年的10月份。拆違的動作直接導致了租房市場供給的減少。”業內人士說。
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共拆除相關違建5985萬平方米。2017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同年,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以及保障房銷售面積共計114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新建的明顯低于拆除的。同時,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租賃人口為800萬人,而租賃房源量僅為350萬間,租賃缺口達400萬間以上。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稱,如果一種產品或服務的價格出現持續的上漲,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供給短缺,要么是數量的絕對短缺,要么是質量的相對短缺。一線及二線核心城市的租賃市場同時面臨這種形式的短缺,這是租金上漲的根本原因。
面對“推高房價”的指控,住建部約談了自如、蛋殼等租賃企業,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占房源;不得以高于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占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占房源。
在北京住建委約談了租賃企業后,長租企業全部表態未來將拿出手中共計超過12萬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場。
8月22日,為加大租賃住房供應,北京市住建委多措并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其中,西城、海淀、豐臺三個區在上周先后發布配租公告,集中啟動近5000套公租房供應分配工作,目前均正在進行意向登記過程中。
同日,北京市住建委又明確,北京市、區住房保障部門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年底前再啟動近萬套房源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