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商局向當地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開出《責令整改通知書》后,整改情況并不理想。
9月27日下午,安徽省工商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一位負責人向澎湃新聞透露,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后,三大運營商表示對“流量不限量誤導性宣傳”問題正在整改;但對“辦理靚號(吉祥號碼)業務附加不合理條件”問題,仍強調這一做法的合理性,聲稱準備降低條件,而不愿意從根本上糾正。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要求三家運營商徹底糾正“所謂靚號(吉祥號碼)附加不合理條件”這一行為,“但他們只在改變‘量’,比方說預存話費、月最低消費降低,這個顯然和我們的(整改)要求不符。你哪怕降低到1%,那也是有附加條件”。
此前,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9月5日,安徽省工商局給當地三大通信運營商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責令三家公司要廢止或修改印發的針對所謂靚號(吉祥號碼)附加不合理條件的文件和辦法,對“‘流量不限量’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等行為”限期整改,責令其9月20日之前整改。
另據《中國工商報》報道,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對“AAAAAAAA”等5連號至8連號手機號碼等手機號碼,設置“預存話費7.2萬元、月最低消費2000元”等不同等級的附加消費條件。
報道稱,安徽黃山市工商局就此問題對當地三大通信運營商進行調查,對其靚號業務作了進一步了解,并認為此種行為有違公平交易原則,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于是,黃山市工商局進行立案調查。
9月25日下午,黃山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執法局局長葉建德向澎湃新聞證實,黃山市工商局就三大電信運營商“靚號(吉祥號碼)附加不合理條件”等問題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各處罰款4萬元,并要求其停止“違法行為”。
前述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負責人此前曾向澎湃新聞表示,運營商從碼號資源中認定劃分靚號(吉祥號)行為具有主觀性、隨意性、無邊界性。碼號資源屬于國家資源,國家管理機關并未將這些碼號分等級出售給運營商,反而規定了“電信業務經營者取得碼號使用權后,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占用費”。運營商自定規則將國家的碼號認定哪一個是靚號(吉祥號),哪一個是普通號,是在變相收取選號費,進而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