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以來,網貸行業迎來一波猛烈的“爆雷潮”,問題事件頻出,不少正常運營的平臺也難免受到波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在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繼此前小米陷P2P信任危機之后,魅族手機的大多用戶也遭受著一款叫“聚愛財”的理財產品逾期。
魅族手機界面
聚愛財逾期引上千人維權浙江的候先生前不久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上投訴,他今年6月22日通過魅族錢包購買了一款聚愛財上面名為聚房抵2540號-1型的產品,價格共計1萬元。9月23日,產品到期,原本錢款應當自動贖回到侯先生賬戶,然而發生了逾期行為。
10月20日,侯先生聯系了魅族錢包工作人員,他們拒絕承認與產品有關,并否定為聚愛財產品做二次擔保,侯先生不能認可。
侯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他加了三個維權群,一個是魅族官方給的群,有600多人,一個是魅族手機群350多人,還有一個群是170人。據侯先生介紹,聚愛財還有幾個群,但是加不進去,其中有一個是投十萬以上的群,那個群里有2000。
侯先生的訴求是希望魅族在限期內幫助他追回錢款,之前已經逾期的一個月不再追究。之所以會投訴魅族,重要的一點就是魅族在事件發生后,刪除了所有論壇以及網站上為聚愛財產品做二次擔保的言論。而這款在魅族手機里內置的理財產品直接就可以通過魅族賬號購買,不需要單獨在下載APP。
公開資料顯示,魅族錢包是Flyme支付業務延伸的互聯網金融生活平臺。值得注意的是,魅族錢包除了提供理財外,還提供了保險、貸款服務。在這次逾期魅族錢包大力推廣聚愛財產品,在2016年魅族Flyme年度頒獎典禮上還獲得了“最佳金融服務合作伙伴”獎項。
據了解,聚愛財全稱為“北京聚愛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兩款APP“聚愛財”和“聚愛財Plus”。天眼查顯示,北京市華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遠集團”)為聚愛財股東,持股比例5%。
值得注意的是,華征集團為國資北京市西城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100%控股。
維權群里的“一出戲”
侯先生所在的一個維權群里近幾日一直討論火熱。其中北京上海江蘇的消費者占了大部分,幾個維權代表也在積極的召集群友商量如何有效的維權。
“我統計了聚車抵970號-1(J0516F),共140位出借人,1781334.63元,眾信普慧還款,至今一分錢都沒有還給出借人。”群里某位代表說。
“魅族官方的百度知道回答是說二次承保!這個才是促使我投了20+的錢!”
“我本來是選擇了小贏理財的,因為小贏理財有個什么保險承保,結果看到聚愛財上有個任衡的視頻,視頻里說的是他們都有房產抵押的,而且是北京的房產抵押。
我想有房產抵押物還能坑爹?所以才把這18萬都投進來的,我直接連續投了4天,每天4萬投的,加上原來的2萬也又投進去了…結果給我來個這又是假標,又是內外勾結的大戲!”
“有十分之一回款的才算回款,每天一兩個新號跑出來說我回款了。”
“這么多人一天我能看到回款的也就三萬五萬的,這一百年也輪不到我們啊。”
“聚愛財所說的到2019年5月1日止結清所有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2019年6月兌付剩余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這就是任胖子在忽悠。”
“我現在最氣憤的是魅族的態度,基本就是在這個事件中完全偏輕關系,如果不是魅族我還真不敢買這個理財,買也會多方調查公司背景,真是被魅族坑的還替魅族數錢。”
“這個事確實需要大家一起行動,我盡管剛知道錢提不出來,但是以現在的情況拿到錢肯定沒戲。”
多位魅族手機的群友們在激烈的討論。
有群友這樣形容:“魅族和資方是配角,主角是聚愛財,大家是魅粉和聚粉,是群眾演員。”
也有消費者建議:“可以請律師援助,但現在還不到走民事訴訟的時候,因為害怕萬一是先刑事訴訟后民事訴訟,這樣會變得更麻煩,回來的錢能有多少還不確。
他建議群友們再等3-6個月,因為民事訴訟時效有2年,而且現在看任衡的說法是瑞展選擇了歸還本金,到6個月后就全部回來了,我們通過魅族錢包買的,魅族現在也有個專門的律師事務所再幫忙解決,所以再等等看。”
平臺逾期誰擔責?
今年9月26日,聚愛財發布部分產品延期兌付公告稱,P2P類產品正常兌付,平臺繼續正常運營;停止發布違約借款方新產品,并每月定時公布當月逾期產品明細,次月起啟動延期兌付流程;同時公布了聚愛財代為催收不超3年每月分期兌付完畢、司法途徑收回債權并兌付、抵押物權益轉讓進行兌付、債權等值償付四種具體方案。對于已逾期產品,自逾期后次月起每月按本金金額的3%兌付,并結合選擇債權一次性出售等方式同時進行,另還會依據資產方的回款情況上調回款比例。為了安撫投資者情緒,聚愛財還在斗魚平臺上直播辦公室狀況。
根據公開報道,聚愛財官網披露,截至8月末,在管資產余額19億元,8月到期贖回收益共計941.78萬元。
百度知道頁面上魅族前后認證
據悉,魅族方面注銷了百度知道的官方賬號,并刪除了15.9萬條問答。根據多位群友提供的截圖顯示,關于魅族錢包理財是否安全的問題,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賬號的回答是,“魅族錢包理財是很靠譜的,和第三方權威機構合作,魅族做第二次承保,完全是有保障,用戶可以放心購買體驗”。
對于魅族在百度知道上的表態,有專業律師認為,“擔保不僅僅是回答一個問題,擔保債權內容,范圍,時間以及權利義務各方都要有比較明確的約定。魅族在百度知道以及客服的回答均代表魅族,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魅族不能提供與第三方機構的擔保協議,那么二次承保的表達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對于此事,目前已有相關媒體進行關注,記者從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得到回應,目前魅族的相關人員對消費者投訴并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