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患者向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投訴漢中華西婦產科醫院存在過度治療高消費的問題。
患者告訴記者,該醫院存在過度治療,提高消費的傾向,從一開始的幾百塊錢的檢查費用逐漸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不等。在溝通的過程中,患者透露,一開始只是身體上有些不舒服,本想著不想去大醫院排隊檢查,便就來到就診人數少的醫院,然而,從起初的500元逐漸上升到幾千元,而且自身的小毛病并沒有得到合理的治療。
隨后記者就此問題撥通了這家醫院的電話,據醫院負責人介紹,該家醫院從一開始的會診到最后的確認治療都是嚴格按照當地的物價局、衛生局的相關規定治療的,而且在做每項治療之前都是經過患者簽字同意的,并沒有存在違規經營等問題。但記者從患者口中得出的結論是這些簽字的協議書都是在手術之后才補簽上去的。
那到底哪方說的是對的呢?為此記者在網上搜索了漢中華西婦產科醫院,卻發現網上到處都是在說該醫院存在沒病看出病,小病看成大病,過度醫療,醫療費用存在不合理等問題。而在今年的八月份,華商報連續接到多起投訴漢中部分民營專科醫院,沒病查出病來,小病說成大病等情況,且胡亂定價收費。據華商報報道漢中婦產科醫院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譬如,先前暗訪的華商報記者在交完304元的檢查費用之后還得繼續繳納抽血和內分泌物檢查的費用。檢查之后,主治醫生何某說檢查結果很糟糕,白細胞高出普通人好多倍,需要盡快檢查,不能拖沓。如果不進行治療會影響生育問題。隨后主治醫生何某給出介入治療的治療方式。治療時間為5-7天每天5-6百元不等。然而隨后記者拿著化驗單到省婦科醫院治療卻被告知確實存在炎癥,但根本不需要特別治療,只需要簡單吃點藥就行,但是,通常我們只會接受三甲醫院的檢查結果。
而在今年的1月份,某報記者以患者的身份來到漢中仁愛醫院,同樣以“下體不適”為由進行檢查。掛號后,醫生大概問了“病情”并讓做B超和白帶檢查,結果顯示子宮有積液。隨后,按照要求又開始做檢查,不一會兒醫生稱:“這是三度宮頸糜爛,要做一個宮頸細胞檢查,看看有沒有癌變,然后再做物理治療,如果光用藥幾年都好不了。如果檢查沒有病變,還得做個手術。”
然而,3201醫院婦產科一位主任說,漢中仁愛醫院拍的陰道鏡片子比較模糊,而且根據片子,根本無法判定是否是糜爛。“正規片子,要做醋酸白染色才能對比看出。”這位主任說,這張片子中并無對比照片。此外,宮頸糜爛,一般不需住院或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即可。
無獨有偶,同樣是民營醫院,2018年10月廣元名仕男科醫院被患者曝出治療收費不合理幾百元進醫院然而最終的治療費用卻花了一萬五千余元。而記者通過溝通之后得知,醫院與患者的回答也是南轅北轍。院方堅稱完全按照相關的各項規定進行治療與收費的。患者完全是資源簽字同意。并沒有中途改簽或者加項。
今年,中國質量萬里行官方投訴平臺也收到了很多與之相關的投訴信息,投訴內容絕大部分是沒病查出病來 、小病說成大病等類似的狀況,且胡亂定價收費。
2016年魏則西事件在各大門戶網站傳的沸沸揚揚,意識引發各種抵制民營醫療的活動,莆田系被看成是黑心醫院的代名詞。然而,時間轉眼即逝,魏則西事件已經過去兩年,相關機構也對民營醫療加強的監管,然而,事情或許遠遠沒有結束。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大環境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在職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教育或許比單一的技能教育更加重要,多一分責任多一分對患者的關愛或許比多賺一份錢來的更加舒心與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