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無憂英語的“課程服務管理”條款規定每月最低消耗15節課程 日前,山東劉女士向澎湃新聞質量報告投訴平臺反映,2017年8月10日,她花7899元為孩子購買了51Talk無憂英語的180次強化學習效果套餐+30課時。然而51Talk多次扣課,導致孩子很多課程還沒有上,就被扣除。
11月20日,劉女士告訴澎湃新聞,今年10月份,她家孩子因學習緊張,當月沒有去聽51Talk的網課。11月2日,51Talk扣掉了15節課;此前,10月2日,曾被扣掉7節課。
“被扣掉的22節課價值約為1000元左右。”劉女士認為,51Talk協議規定用戶每個自然月固定消耗課時次數不少于15節,該條款有失公平,是霸王條款。
51Talk無憂英語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其公司《強化學習效果套餐服務協議》中有規定每月的最低消耗課程。用戶購買之前需閱讀勾選電子服務協議才能付費。
該工作人員表示,英語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和連貫性,他們希望用這種強制性的規則保證孩子學習的效果。家長選擇了強化學習效果套餐,在明知道“每月最低消耗課程為15節”的情況下被扣掉課程,一般情況下,沒有辦法補還。對于套餐設置初衷是否正確,他們會和上級去反饋。
律師邢鑫認為,51Talk的學習套餐服務協議屬于格式條款,商家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邢律師指出,顯著的方式是指協議中關于“15節課”的條款應當采取用黑體字等方式說明,以及明確詳細地對該條款作出詳盡的解釋。該格式條款并未遵循公平的原則來確定其與消費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服務協議的約定明顯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排除了消費者的權利,該約定條款涉嫌無效。
51Talk無憂英語官網信息顯示,該品牌是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
劉女士稱,此前由于當時她沒有仔細閱讀條款,有一次班主任告訴她被扣掉了85節課。她通過與客服多次聯系,最終在今年5月28日,要回扣掉的課程。
51Talk與用戶合約的《強化學習效果套餐服務協議》規定,強化學習效果套餐下,用戶每個自然月(購買當月除外)固定消耗課時次數不少于15節,用戶實際消耗少于15節,按照15節扣除,用戶實際消耗多于15節,按照實際消耗次數扣除。同時,該套餐下,非51Talk原因導致用戶未能按時消費的課程時間51Talk將按照上述約定扣除,不予補償。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邢鑫表示,套餐消費屬于預付式消費,由于預付式消費使用周期長,消費者與商家信息不對稱,許多經營者缺乏商業信用,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預付消費缺乏具體有效的監管等一系列原因,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切實的保障。所以,消費者對于此類預付式消費應當樹立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
律師丁金坤認為,51Talk的學習套餐服務協議涉嫌霸王合同。根據《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但“無效”的判斷,沒有明確的標準,一般要司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