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文中均使用化名)朋友圈里又出現“機器人編程”的宣傳,她給上幼兒園的5歲兒子在前不久團購了一個的機器人課程。
說起這個課程,實際上當時就是這家機器人機構周年慶,10次課價錢低的超出了一般市場價,好多家長也慕名而來。
劉楠并不太懂這個機器人編程是啥,主要也是讓孩子練練動手能力,還有接觸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
近兩年,少兒編程異軍突起,許多資本市場也紛紛介入,政策東風的利好一度讓少兒編程被稱為K12賽道的一座金礦。
如此風頭下也讓不少兒編程公司從低調無聞到聲名赫赫,更引來了資本在此賽道瘋狂播種。像目前行業領頭的編程貓,成立于2015年,在少兒編程這個垂直領域里主攻上游,開發了底層的編譯器、解釋器、軟件運行環境等,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工具、社區和教學內容三條產品線。
根據編程貓官方提供的數據,從2017年第四季度起,編程貓的收入開始了每個季度翻番的增長。2018 年,公司營收實現了 10 倍增長,單日營收破千萬,僅半年收入就已近億,2019 年實現收支平衡。
在去年5月完成了3億C輪融資后,今年初又獲一筆融資。此次融資完成之后,編程貓將開始上市規劃,計劃在 2 年內進行 IPO。
據《2018教育行業藍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8月,在科創教育細分賽道上,少兒編程的案例數和金額數均為最多,其案例數占比達到44.4%,融資總額則高達7.82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200家的少兒編程的品牌和機構。
據了解,少兒編程教育,主要的用戶群體就是K12,而5~18歲的少兒用戶去學習計算機編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目前的互聯網生態體系中最年輕的用戶。
少兒編程被正式提到“桌面上”相比國外要晚了好幾年,但是少兒編程教育的東風在2017年就已經顯現出其強勁風頭。先是浙江省確定Python進入江省信息技術高考;再是2017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強調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要求推廣編程教育;到2018年1月,教育部已經將編程、算法等劃入高中新課標。
在幾年前,國內的少兒編程教育的課程和工具,基本都是使用Google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開發的編程工具Scratch Blocks。
近幾年,國內外各類編程軟件工具的體系也已經逐漸完善起來,并且隨著移動開發的興起,移動端開發的課程,可以配合Android和iphone實現更多有趣的教學體驗。在2015年后,智能硬件的普及,又很快出現了智能機器人的編程課程。
據悉,少兒編程教育,和市面上其他興趣愛好的培養不同,編程本身應該是一項創造性極強的思維活動,而在如今國內大多數培訓機構僅僅是使用Scratch這個工具來開發對應的編程課程,并未有在創新性、邏輯性、趣味性上去下功夫(很多教育機構沒有能力在Scratch進行二次開發),其結果導致了整個少兒編程教育的生態成為了門檻低、同質化嚴重、課程單調無味的一個課外教學。
而對于少兒編程校外培訓市場而言,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相關研究表明,兒童學習編程的適合年齡是十歲以上,這時候孩子的大腦發育比較適合學習編程。
但是,一些培訓機構卻在不停地給家長灌輸低齡學習編程的優勢和必要性,而家長又抱著想贏在起跑線上的思維,導致很多孩子才4、5歲就已經開始接受編程培訓,其結果往往可能適得其反。
另外,目前國內的編程教育培訓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也存在著培訓機構魚龍混雜、資質不規范、師資缺乏等各種問題。甚至有些不良的結構,利用價值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不負責任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本不考慮孩子。
每周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主要是老師帶著孩子們做一個簡單機械原理的東西,劉楠告訴記者,她更多的還是在教室外跟一起等待的家長交流其他教育的問題,諸如報了哪些興趣班,認字拼音等等。
“之后學不學還是看孩子的興趣吧,畢竟跟很多小朋友一起動手,比在家看動畫片強。”劉楠說,基本周末的時間大多都是帶著孩子上一些興趣班,平時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教育的確是個需要花時間的事情,大人也要不斷地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