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河北唐山警方在網絡的例行巡查時發現,有人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刻章辦證的廣告,以此為線索,順藤摸瓜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制販假證件案。在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后,警方打掉制販假證窩點11個。行動中,總計繳獲假證45個大類,共800多萬件,重達20多噸,河北唐山警方不得不動用了集裝箱貨柜車進行運輸。
差不多同一時間,重慶市公安局巴南區分局破獲一起特大制售假章、假證案。警方共抓獲家族式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假章8500余枚、假證7435本。
相信很多人總能在路邊的電線桿上、臟亂的小巷子里或者等車的公交站旁看到過很多有關“辦證”的電話或者小廣告,事實上,隨著網購的發展,這種“辦證”小廣告不再僅僅局限在城市灰色的地帶,也潛伏在“淘寶網”的巨大數據下。
公交站牌前的公路上寫滿了“辦證”廣告
近年來,依托互聯網制售假證的問題日益突出,戶籍證明、不動產證明、政府公章,甚至港澳通行證、境外駕照、境外身份證等數百種假證在網上都能買到。網絡假證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這一頑疾又該如何治理?
淘寶賣家掛羊頭賣“狗肉”
《中國質量萬里行》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直接搜索“辦證”等相關信息后發現,京東相關店鋪直言不可以定做“教師資格證”等證件,拼多多多個店鋪也顯示“辦證勿擾”等相關信息,而淘寶網絡辦證仍然較為泛濫。
在淘寶上搜索“辦證”,顯示結果為“沒有找到相關的寶貝”,但只要簡單地換成“證件訂制”“搞笑證件”,便會出現100頁左右的相關寶貝,大部分賣家都在銷售的項目中標著"搞笑證書","趣味證書"等,也有一些賣家公然寫著"駕駛證","畢業證","四六級證"“包蓋章”等。不過在這些證件后面,賣家都加上兩個字"皮套"“外殼”等字樣,還特別強調可提供專門定制服務。
淘寶網上搜索出來“辦證”的店鋪
我刊記者隨意點進一家月銷999+的店鋪,發現出售個性趣味搞笑證件、證件訂制外殼不過是賣家的幌子,在商品詳情里可以清晰看到該店鋪訂制“畢業證書”、“會員證書”、“獲獎證書”等,并且在廣告語中可以清晰看到“水印防偽”、“熒光防偽”、“鋼印工藝”等字樣,并要求客戶下單前一定要聯系客服人員進行交流。隨后,記者根據要求與多家售賣證件外殼和證件訂制的店鋪客服進行溝通,發送寶貝給客服后,這些客服很快會回復要求通過微信咨詢。添加微信詳談后發現這些店家都可以訂制高仿的假證件,證件的種類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
記者添加了多家淘寶店鋪客服微信,咨詢后發現雖然很多店鋪已經不再從事”學生證”的訂制,但仍然會有少量商家可以售賣假的學生證,售價在200元左右,不過并不是每所學校都可以,隨后一家名叫“與世無爭”的證件訂制店家發來可以“訂制”的學生證種類,其中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西北大學等均可以制作。
淘寶店鋪展示的高仿學生證
除此之外所有的賣家均表示這些定做的證件是高仿的,但肉眼一般情況下看不出什么區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淘寶店家提供的微信號很多并沒有以店鋪的名字命名,反而以“xx教育”、“圖文”、“客服”等為名字混人耳目。
“沒有下訂單就沒有辦法處理”
在淘寶的相關規定中,偽造變造國家機關或特定機構頒發的文件、證書、公章、防偽標簽等,非法或僅限國家機關或特定機構方可提供的服務,每次扣B類12分,情節嚴重的,每次扣B類48分。
淘寶對于仿造證件的處罰標準
盡管淘寶網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規定和處理程序,然而售賣假證的賣家,如果遭遇封店,大可以重新開一家,照樣營業。近幾天《中國質量萬里行》關注的幾個證件制作鏈接出現了下架或者轉移現象。
我刊通過阿里110進行了違法商品投訴,但三、四天之后,仍沒有收到任何關于投訴商家的處理結果。為此記者向淘寶在線客服反映了這個問題,淘寶在線客服表示,平臺對于假貨的處理非常嚴格,會配合消費者妥善處理,一旦核實憑證有效,平臺將支持退看處理,同時對于賣家售假行為,平臺也將嚴肅給予處罰。但投訴最好擁有訂單編號,以微信聊天截圖作為證據并不能產生實質性的效果。隨后記者又致電了阿里巴巴集團后轉接到淘寶人工客服,客服表示“因為使用微信屬于線下交易,必須有訂單號才能進行處理。”
只有用戶購買相關產品才能投訴相關店鋪,而在現實中購買假證的人群又大多不會因為購買的假證有問題去投訴商家。買家和買家在淘寶網實現了統一戰線,而淘寶監管卻無能為力,這似乎成為了淘寶網始終無法禁止售賣假證的病灶所在。
假證市場無處不在
狡猾的假證賣家讓社會頭疼不已,制售假證久禁不絕也折射出假證市場背后的需求旺盛。淘寶網上,不少假證賣家的商品詳情中都有“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切盡在溝通”、“求職、加薪”等等這樣的宣傳用語,除此之外還有學生證的半價優惠等也滋生了一大批市場。
淘寶店鋪的寶貝描述
據分析,"消費"假證、假公章的人群主要可以分為3類:一類是為了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不法分子,這部分人一旦擁有了假證,往往會給社會安全帶來極大的損害。第二類人是為了工作晉升、規避各種日常辦理業務"門檻"。眾所周知,一個人要取得令人羨慕的某個合法證件,比如高等學校畢業證、律師證、會計師證、產品合格證、獲獎證等,需要付出長時間的艱苦努力,而這些證件常常與好的個人發展機會是相關的,在利益和僥幸心理的驅使之下,花幾百塊錢買個假證就成了這部分人的選擇。最后一類人,是為了省去辦證繁瑣的流程。申領證件程序復雜,辦證機關服務意識不到位,也可能會導致辦證者知難而退,退而求其次地選擇"消費"假證。事實上抱有僥幸心理的人群占假證市場的很大一部分,在網上搜索“假證”便能看到很多有關使用假證被查處的新聞。
今年黑龍江省鶴崗市警方成立專案組三省聯動抓捕一制售團伙17人,據警方介紹,10月26日,公安部已將7500多名在網上購買假證的人員信息發至全國各地公安部門,要求核查當地購買假證人員并進行處罰。
顯然,很多人抱有僥幸的心理并不是正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規定,購買、使用假證件同樣屬于違法行為,一旦查實將受到行政拘留等治安處罰;如果涉嫌使用假證詐騙等行為,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淘寶網售賣假證難禁止
近年來,執法部門一直沒有放松對網絡假證的打擊,但網絡假證現象始終屢禁不止,而有關淘寶網售賣假證的報道也已經存在有很多年了,早在2013年經濟之聲《天天315》就曾報道過淘寶網賣家掛羊頭賣假證的問題,隨后幾年也幾乎年年都有新聞報道假證賣家依靠淘寶網進行銷售的問題。然而已經過去了6年時間,淘寶網賣家掛羊頭賣假證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在淘寶上,數以萬計的商家確實可能存在著管理不過來和流程比較緩慢的問題,但這并不能成為淘寶網監管不到位的理由,作為平臺,淘寶網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能對售賣假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于那些明知販賣假證是違法行為還為其提供商業廣告的網絡平臺,應當加大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