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全額交了供熱費,卻時常出現供熱不達標現象,其他住戶也這樣,2月14到2月16更是出現沒有熱,室內溫度一度降到14℃以下,供熱費26元每平,比沈陽還高,卻不能達標。希望供熱公司全額退款”

馬先生家住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昌圖鎮北街,入冬以來,馬先生的暖氣溫度一直很低,日常呆在室內也不得不棉衣加身。
疫情發生,鐵嶺市落實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I級響應防控措施。“宅”在家的馬先生是在冷的坐不住了,于是同鄰居一起不停的向供熱公司、縣長熱線反映問題。最終并沒有得到回復。
供熱公司采暖鍋爐加壓不夠使用劣質煤
“昌圖供熱不達標,地是涼的,打電話不解決,不理睬”
家住昌圖縣昌圖鎮建設銀行小區的劉女士說,她家的小區房齡雖然有近20年了,但是設施依然完好。況且自家房屋從新裝修才兩年,用的是地暖采暖。
“是不是我家暖氣有問題,暖氣為什么不熱?”
劉女士問詢鄰居,鄰居面臨同樣的問題。條件好的,屋里只能開展空調、電暖氣取熱。條件差的,只能棉衣棉褲加身,或者裹在被子里。
幾經打聽,一位熟人告訴劉女士,供熱公司采暖鍋爐在運行中,也不往太高加壓力,使用的煤質量也不好,是劣質煤。這位熟人并且拍了一張供熱公司煤堆的照片。
“拍照片的熟人是在供熱公司干活的,也是有些看不下去,照片絕對真實”,劉女士向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說。
根據劉女士提供的照片,可以明顯的看出,照片中的煤呈粉狀,顏色灰白,中間夾雜著一些塊狀,看起來有點像石頭。

昌圖縣供熱公司由縣政府招商引資經營
知情人介紹,昌圖縣供熱公司原屬昌圖縣城建局,2019年10月由政府招商引資,將昌圖縣供熱公司經營權轉讓。投資方為兩個人和天津一家熱電公司。
昌圖縣在遼寧省最北部的縣。位于松遼平原南端,遼、吉、蒙三省(區)交界處,北與吉林省的四平市、梨樹縣、雙遼縣接壤,西與沈陽市的法庫縣、康平縣,內蒙古的科左后旗隔遼河相望。

昌圖縣屬于中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明顯,雨熱同期。冬季多是天氣寒冷,最低氣溫可達-33℃。冬季,室內主要靠采用暖氣取暖。
“供暖公司繳費之后不熱、打電話問供暖公司工作人員卻告知‘愛找誰找誰、他們不管’,我不要求賠償取暖費、只要求按照國家規定室內溫度達到18度”,居民鄭先生說。
東北的冬天本來就冷,天寒地凍,而室內采暖溫度能達到18℃,卻成了鄭先生的奢望。
供熱公司:個別用戶溫度不達標因“空中樓閣”
收到昌圖縣很多用戶投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在調查了解后,第一時間聯系了昌圖縣供熱公司。
供熱公司稱姓閆的客服負責人電話中回復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溫度不達標是個別用戶。因為目前疫情發生,沒法上門服務。
“造成個別用戶溫度不達標,不完全是供熱企業的責任”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在昌圖縣有一種現象叫“空中樓閣”。進入冬季,一些老人會與子女一同居住,或者有兩套房,只住一套,其中有一套不要求供暖。一部分用戶不用暖,有時會導致供暖一戶上下左右四面冬天無人居住,是不公供暖的冷房,一戶供暖形成“空中樓閣”。
“空中樓閣”的熱戶室內熱量被周圍冷房吸收,溫度不能達標。
第二,2月14日-16日,東北地區突然間降溫,供暖鍋爐應沒那么快。 供熱企業對供熱的溫度是應天氣而異,天冷熱一點,天熱的時候,溫度就低一點,這是節能減排,響應國家號召,為國家做貢獻。一直14-16℃不可能,長時間不達標,不存在。
負責人表示,用戶全額繳費肯定屬實,因為不繳費就會被停止供暖。現在執行的采暖費收費標準是按照市物價局文件標準執行,其中居民類每建筑平方米為26元,非居民類每建筑平方米為38元。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接到的投訴用戶中,沒有“空中樓閣”現象存在。
供熱公司主動對投訴熱戶上門測溫
對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提供的用戶自行測溫數據和表示的質疑,負責人要求提供投訴人信息,主動上門測溫。
根據部分用戶的反饋,供熱公司也對部分用戶主動聯系,上門測溫。
“測溫溫度是18℃,在11點來的,將近中午了,溫度回升,室外約3℃,要求在早晚或天冷時再測”
“測了,溫度是18℃,但回水管是涼的,地是涼的,將近中午測得,約天涼了再測”
“今天供熱來我家測量溫度,我家溫度不到15°,暖氣不熱,讓我加暖氣,我沒同意暖氣不熱加多少也沒用,也解決不了問題,供暖說我家是真實情況屬實暖氣不熱,說回單位和領導研究怎么解決,讓我等電話”
投訴人向中國質量萬里行反饋。
截止發稿,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并未收到供熱公司的反饋,對記者的質詢信息也不再回復。
對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的供暖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