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還不動了,把人逼得沒活路了”
北京市朝陽區吳先生2018年4月向宜人貸借款,合同金額77380.95元,信息咨詢費8511.90元,前期服務費3869.05元。到手只有65000元,分36期還。目前還了21期,每期還款2976.88元,共還款62514.48元,宜人貸客服要求吳先生再還44653.08元,最后總計要還款107557.03元。
“我要投訴宜人貸,這實屬高利貸,基本上年化利率超過百分之四五十以上了”,吳先生訴說。
被宜人貸借款所累的,并不僅僅吳先生一人。在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眾多深陷宜人貸借款“陷進”的人,投訴宜人貸惡意欺騙、高額咨詢費服務費、高利貸、暴力催收,他們的遭遇相較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僅是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查閱黑貓投訴、21CN聚投訴等多家投訴平臺都匯集了大量對宜人貸的投訴信息,網絡搜索“宜人貸”,消費者的投訴幾乎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
消費者集中投訴宜人貸涉嫌存在五大“罪狀”:陰陽合同、 “砍頭息”、高利貸、惡意欺騙、暴力催收。
資料顯示,“宜人貸”是中國在線金融服務平臺,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為中國城市白領人群提供信用借款咨詢服務,并通過“宜人財富”在線平臺為投資者提供理財咨詢服務。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2018年12月,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部署下,中國互聯網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手機APP收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情況專家評議會。通過技術檢測以及用戶舉報發現,宜人貸APP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被專門約談并通告。
涉嫌以服務費為名收取高額“砍頭息”
北京市朝陽區鐘先生2019年1月2日在宜人貸手機App上借款145000.00元,合同金額卻是188311.69元,一次性以服務費為由扣款43311.69元,到手145000.00元。
每月還7203.21元,分36期還完,一共要還款259318.01元,其中僅服務費高達75795.14元,利息38522.87元。
江西省南昌市鄧先生2019年3月11日,在宜人貸借款78000元。
鄧先生:“當時客戶告訴我年利率是12%,一直未關注平臺信息,最近在網上看見信息。打開宜人貸查看,貸款金額78000,變成合同金額101298.7另外還有咨詢的費9116.88元,服務保障金14181.82元。借款78000元還款139495.18元。嚴重超過國家金融借款利息標準。希望能給予支持和幫助”。
北京市朝陽區范先生2019年5月31日宜人貸借款52941.18元,合同還款計劃是分24期,每期等額同息2656.9元。
“當貸款金額到賬后宜人貸馬上強制性劃扣7941.18元,這就是俗稱的砍頭息”
范先生計算,這“砍頭息”還不是一次性收取,還會產生24期本金和利息。因為宜人貸不是按借貸人的實際到賬金額還款,而是按合同金額還款的,所以產生多次利息和本金,按合同金額還款年利率是18.5093%合法合理,由于有“砍頭息”存在變為年利率是35.9901%,己經遠遠超過國家法律保護的年利率24%。
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了“714高炮”個人網上現金貸行業的“潛規則”,而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成了負擔日后巨額債務的“罪魁禍首”。
714高炮事件當中,受害人借款3000元,到手即砍掉900元!幾千元錢在幾個月之后竟滾成幾十萬元之多,非法網貸可謂兇險至極。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砍頭息”指的是借款者放貸時,以利息的名義先從本金里扣除的一部分錢。國家合同法有明確規定,利息不允許提前扣除,如果提前扣除了,扣除這部分的利息就不計算本金了,法院只保護實際提供的那部分本金,預先扣除的部分不計入本金。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介紹, “不法商家們為躲避法律的制裁,往往會采用一些包裝的方法,把‘砍頭息’變種成比較復雜的收費方式”。
2019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當前市場中仍存在不少互聯網貸款平臺通過強制搭售保險等方式變相收取“砍頭息”,涉嫌嚴重違規違法。
宜人貸被指是“坑死人”的高利貸
鐘先生還完僅利息就要收高達114318.01元,年利率高達78.84%。如果加上服務費43311.69元,累計就要收取高達157629.70元的巨額天價高利貸利息,年利率高達108.71%。借145000.00元累計利息157629.70元,超本金一倍多。
北京市朝陽區劉先生,“2019年6月13日,我在恒誠公司宜人貸款平臺借款136904.76元,實際到帳115000元,砍頭息21904.76元,現已還款8個月,每月還款5266.78元,8個月共計還款42134.24元,現在一次性還清還要116563.33元,按時還款的情況下8個月利高達37.99%”。
對于民間借貸的法律保護,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為我們介紹了最高法院的民間借貸利息規定:“借款從大類上來講,應該是兩類借款,一類借款是金融機構借款,還有一類叫做民間借貸,這兩類里面,往往民間借貸的利率相對會高一些,但是民間借貸的利率即使再高,法律也有規定。最高法院對民間借貸有一個‘兩線三區’的司法解釋,年息24%是一條線,年息36%是一條線,這兩條線一畫,分了三個區域,24%以下的部分是合法的,受國家法律保護,24%-36%之間叫做自然之債,如果當時已經履行了那就按照履行的來,如果沒有履行,那就不能強制履行,而36%往上則不受法律保護。如果合同里面約定了借款利息為40%,那么其中24%以下受法律保護,24%-40%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消費者發現宜人貸涉嫌“陰陽合同”
廣東省深圳市旭先生2017年9月29日因急需用錢,在宜人貸借款85000元,還款分為36期,每期還款3716.32元,總額須還133,787.52元。
在實際已還22期計81759.04元后,旭先生接到宜人貸人員電話要求加貸,增加貸金額為83000元,實際到賬30000元,其中53000沖賬結清到第一筆借款,已經還款10期,計38040元。
旭先生近期因為疫情緣故,無力還款,在APP查看還款計劃,結果發現加貸合同金額98,903.89元,分36期總共要還137,710.79元,驚恐之下想查看合同,結果APP里還沒有合同。
旭先生打客服電話詢問,被告知要在官網下載,下載后查看兩份合同,發現宜人貸公司涉嫌陰陽合同,高額服務費的欺詐行為,第一筆貸款服務費高達30096元,加貸服務費33627.40元,兩筆貸款實際到賬1105000元,服務費竟高達63723元。
旭先生稱,在申請貸款時,并未告知有如此高的服務費,“簡直是吸血鬼,逾期一天,罰息500多元,并且在未失聯的情況下騷擾未授權的通訊錄的聯系人,希望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和做出相應的處罰”。
中國互聯金融協會主任沈一飛:有一些號稱特別優惠的貸款,等到我們貸款的時候,卻發現是陰陽合同,或者和開始宣傳不一樣,這個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
“另外給所有消費者提醒,當你陷入714高炮陷阱的時候,千萬不要采用拆東墻補西墻,借新還舊的方式,要及時地止住,及時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而不是借更多的貸款填這個窟窿。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
消費者被宜人貸業務人員“惡意欺騙”
范先生:“由于和宜人貸簽合同時,宜人貸并未向本人說明收取服務費和其它不知名費用,到賬后才顯示收取服務費和其它費用,這宜人貸己經涉嫌金融詐騙了”。
北京市朝陽區何先生,在2019年5月9日,接到宜人貸被那些業務員的電話,糊里糊涂貸款15萬。
“在申請貸款過程,手機操作宜人貸APP,過程中沒有提過一句關于收費及利息的問題,假裝說系統快關閉,趕快申請,結果放款給我17.85萬”
在放款的同時,宜人貸APP直接劃扣了何先生2.85萬。
“后來電話問宜人貸客服,答復說是服務費及擔保費,每月還6871元,36期,要還的總金額24.74萬,這樣暴力收取砍頭息還有總年利率高達78%,收錢的砍頭息占貸款金額28%,屬于違規高利貸,聯系宜人貸客服一直無人理睬”
“到哪里可以申訴,還借款人一個公道”,何先生很無奈。
陜西省漢中市秦先生,2018年7月13日在宜人貸平臺借款60000元,實際到賬60000元。
借款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平臺是正規公司,工資模式貸款等額本息還款利息低(工作人員說的合同利率12%),沒有其他費用。
“由于急用錢也就借款了60000元,當時也沒看合同等,按時還款20期,每期還款2747.89元。今年2月當我打開合同時把我嚇了一跳,借款60000元,合同上還款金額卻是71428.57元,竟然多出了11428.57元,并且每期利息按照71428.57元計算”
“以上多的11428.57元不算,竟然還有管理咨詢服務費8571.50元,還有管理咨詢服務費、向擔保公司支付期交服務保障金4285.72元,后面兩項合計12856.72元,加上本金多出的11428.57元,費用總共合計24285.29元”
“除了合同我同意外,其余的我并沒有也不知情,他們竟然有給我弄了個協議,全部是收費的協議。借款60000元,費用達到24285.29元,這還不算利息”
“我多次主動聯系他們,尋求解釋,他們服務態度惡劣,一直敷衍我。多次聯系得不到回答,我實在沒辦法了”
宜人貸被指涉嫌“暴力催收”
2018年10月1日,重慶市渝中區李女士通過宜人貸銷售人員辦理貸款,合同金額101190元,信息咨詢服務費16190元,每月還款3892.84元,分36期。
李女士總共還了17期還剩下17期,逾期罰息一天583元。
“本人本想抱著誠懇的態度打電話到宜人貸公司協商解決問題,她們完全不給一點兒余地”
“打我家母親電話威脅老人就不對啦。借錢還款天經地義,但是也要合理合法。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偽造陰陽合同,制定霸王條款,暴力催收”。
寧夏區銀川市王女士2017年6月在宜人貸APP辦理了個人貸款業務,借款12萬,分36期要還款共計205827元,其中信息咨詢服務費就要48951元。
“該公司當時與本人簽訂的合同金額僅為169971元,目前我已按照合同金額還清。該公司確仍然電話惡意催收,讓我再還3萬多才能結清,在無法和平協商的情況下,該公司女員工劉某向我單位多個部門打騷擾電話,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北京市朝陽區黃女士,“2019年10月通過宜人貸APP借款八萬,合同金額為94117.65。因疫情無法正常復工,造成逾期一天,宜人貸客服就以告知義務通知我會聯系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以核實復工情況,還會上門調查而實際是進行暴力催收,騷擾我的親朋好友”。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岳運生建議:“對于給親友打電話等軟暴力,第一是保存證據,只要是催債人打的電話,就錄下來,發短信、發微信,等等,也不要刪除,總之保留證據。如果你覺得這個已經構成軟暴力無法忍受了,就可以到公安部門報案。現在很多網友害怕一個人報案不夠公安部門的立案標準,不能立案,但是如果大家受到這種威脅,或者軟暴力,大家都去報案,數量自然就多了,有的時候不一定50個,有可能25個就夠了”。
另據專業人士分析,隨著國家監管新法規實施,P2P行業或將重新洗牌,即便是宜人貸這樣的上市企業也不例外。
業績下滑、壞賬率增高、投訴量巨增……
從2018年開始,宜人貸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高達187%,降幅十分明顯,這反映出宜人貸的盈利能力衰退。
宜人貸或許將逐漸走上下坡路。
就宜人貸的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