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一句“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成為中國最暢銷商品之一,連續十多年名列市場占有率第一、銷量第一,被稱為中國的"豆奶大王"的維維豆奶公司,近日卻面臨著本公司遭監證會立案調查,孫公司質檢不達標的雙重困境。
2020年5月6日,“維維 豆奶”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0年5月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蘇證調查字2020032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公告尚未披露被立案調查的具體原因,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維維股份(SH:600300)此次被立案調查可能與之前股東違規占用公司資金有關。今年2020年3月16日,上交所在針對維維股份收購股東旗下房地產關聯交易的問詢函中,提出了股東是否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質疑。而維維股份在3月25日的回應中披露,其公司2019年確實曾應急性短期違規占用公司資金,主要用于償還銀行貸款,累計金額9.44億元,累計收回本金和利息金額9.65億元。截至目前,已不存在資金占用情形。
信息披露制度,也稱公示制度、公開披露制度、信息公開制度,是上市公司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將其自身的財務變化、經營狀況等信息和資料向證券管理部門和證券交易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使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的制度。它既包括發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續信息公開,它主要由招股說明書制度、定期報告制度和臨時報告制度組成。
近年來,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直是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和打擊的重點之一。上市公司一旦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被立案調查,不僅可能被行政處罰,遭受大批投資者的巨額索賠,而且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并被強制退市。
因此,一旦認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在2020年5月6日收盤時持有“維維豆奶”股份,并在2020年5月7日后賣出或仍持有并曾產生一定浮虧(無論是否解套)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禍不單行,維維股份還沒走出“信披門”,卻又遭遇孫公司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有限公司(下稱“維維天山雪乳業”)乳業產品質量問題。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2020年第16期)2020年第52號通告稱,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怡然純牛奶非脂乳固體不達標。
此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類食品230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29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而這不合格樣品1批次,為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天山雪大道99號的維維天山雪乳業生產的純牛奶,該產品規格型號為200ml/盒,商標為怡然,生產日期為2020年1月13日,不合格的項目非脂乳固體初檢含量為7.8g/100g,復檢結果為7.6g/100g,初檢機構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機構為烏魯木齊海關技術中心。
而所謂的非脂乳固體是指,牛奶中除了脂肪和水分之外的物質總稱(一般剛擠出的鮮牛奶的脂肪含量為3%左右)。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滅菌乳》(GB 25190-2010)中規定,非脂乳固體在滅菌乳中的含量最低為8.1g/100g。滅菌乳中非脂乳固體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牛奶原料品質較差或生產工藝控制不嚴等。非脂乳固體含量過低會影響乳制品的營養價值。
事實上,在這并非首次被市場監管局查實不合格,而且早在2016年,維維天山雪乳業就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專項監督抽檢中查出問題。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第五期自治區食品專項監督抽檢信息顯示,標稱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草莓酸乳飲品被檢出蛋白質項目不合格。
且又在2017年2月22日,因違反大氣污染防治制度被呼圖壁縣環保局罰款10萬元;2017年3月14日,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呼圖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等等。
維維股份為何接連產生經營問題,“或許是持續陷入資金困境中的維維股份一味地將精力集中在多元化的管理上,才導致主業的監管缺失。”有業內人士評論說,近兩年持續擴張的維維股份除了涉足乳業和白酒行業布局之外,維維股份還在房地產、煤炭、茶類業務領域嘗試跨界,雖然如此,但維維股份最終還是顯得有些入不敷出。
據維維股份的財報來看,2019年,維維股份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1877.99萬元,而2017年、2018年同樣虧損1.03億元、3130.08億元。4月29日晚間,維維股份更正前期會計差錯。這一調整也直接導致維維股份2015年、2016年的扣非后凈利潤由正轉負。從而,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已經連續虧損5年。
維維股份的王牌產品維維豆奶相關業務貢獻的營收為17.55億元,同比增長4.7%。但這一增速較2018年同期降低了6個百分點。其他副業的經營情況也不容樂觀,如酒類產品相關業務中以枝江系列產品為主的酒類產品為其貢獻了4.32億元營收,同比減少25.84%。這些副業非但沒能給企業帶來利潤,反而進一步拖累上市公司,使其負債率連年攀升。2019年,維維股份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6.7%。
經營不善導致的財政問題是否是維維股份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質量監管不力的主要原因?證監會立案調查的結果又將如何?《中國質量萬里行》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