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泰禾集團(000732.SZ)發布公告,其廣州增城項目標的公司部分股權轉讓,交易總對價10.98億元。其中,包括股權轉讓8.53億元,受讓方承接原股東借款2.45億元。
公告稱,廣州增城區泰禾恒昇置業、廣州增城區泰禾置業與五礦國際信托于6月22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廣州增城項目公司增城荔濤房地產、增城荔豐房地產19%股權進行轉讓,受讓方為五礦信托擬設立的信托計劃。
資料顯示,增城荔濤及增城荔豐擁有位于廣州市增城區增江街四豐、大埔圍村張冚山頂、四豐村油麻嶺及獨嶺的四個地塊,用地總面積70.72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月24日,泰禾曾以18.22億元轉讓上述兩公司各29%股權予五礦信托。此次交易完成后,五礦信托將分別持有兩公司各59%的股權。
出售股份,或許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泰禾集團財務狀況緊張,其實早有跡象。
2019年7月11日,泰禾集團發布關于境外全資子公司發行境外美元債券的公告,涉及規模4億美元,利率水平則高達15%,市場一片嘩然。
截至2019年末,秦禾集團已到期尚未還款的借款總金額超48.6億元,其中,有23.3億的銀行貸款出現了逾期,正在與借款機構協商展期方案。
2019年10月,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泰禾集團歸還借款本金1.6億元,并支付年利率高達14.5%的罰息。
今年4月,據中國執行信息網顯示,因東莞市金澤置業1.2億債務問題,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
2020年,泰禾集團面臨較大的債務集中償付壓力,截至2020年3月末全部債務971.4億元,其中短期有息債務679.08億元,貨幣資金對短期有息債務的覆蓋倍數為0.08倍,2020年公司到期及回售的國內信用債本金合計89.16億元。
在營收方面,泰禾集團的業績也并不理想。從年報來看,2019年及2020年1至3月,泰禾集團的營收分別為236.21億元和4.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77%、93.57%,凈利潤分別為7.28億元、-5.3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81.38%、154.08%。
另外,2019年泰禾集團的五大經營區域:福州、北京、上海、廣深、武漢區域的營業收入全面下滑。其中,武漢區域的營業收入直接暴跌100% ,而華東、廣深區域的降幅亦分別高達42%、65%。
2020年6月21日,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下調泰禾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AA-,將公司債券“16泰禾02”及“16泰禾03”的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對于下調的理由,東方金誠表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對泰禾集團出具的2019年度審計報告中提及,泰禾現存在的已到期未付借款金額為235.58億元,尚未支付的罰息為6.4億元,并且公司子公司未履行還款義務而被列為被執行人,可能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這不是首家下調泰禾集團信用等級的評級機構。
2020年3月,穆迪將泰禾集團評級從B3下調至 Caa1。5月11日,惠譽將泰禾集團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 -”下調至“CCC+”,將其高級無抵押評級的回收率評級為“RR4”。5月12日,聯合資信將泰禾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為AA-。自此,今年已有4家信用評級機構宣布下調泰禾集團信用等級。
危機下,泰禾集團的信用評級被下調,融資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泰禾集團年報披露,其在2018年的融資成本為8.52%,2019年上升到9.94%。
為了緩解流動性壓力,泰禾集團不斷開源節流,頻繁出售旗下部分項目、暫停拿地、發債融資。
2019年第一季度,泰禾集團將捂在手里的西府大院,以最低11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清倉甩賣”。西府大院位于北京西三環,是泰禾的頂級豪宅,此前泰禾曾計劃以18萬元/平米的價格出售,但碰上了北京新房的價格調控政策,泰禾堅持不賣,一捂就是數年。
同樣是去年,泰禾集團手中多個項目的股權被轉讓給了閩系地產老大世茂集團。僅按泰禾集團19年年報披露的當期出售重大股權情況統計,2019年,泰禾集團出售重大股權的交易總價已達133.26億元。
評級下調、融資困難,面臨不斷需要兌付的債務,有媒體坦言,泰禾集團“自救”之路注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