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之后,正榮地產規模增速在放緩。
“本集團將2020年合約銷售目標定為1400億元”正榮地產在2019年財報中如是表示,這意味著今年其增速僅為7.11%。
事實上,放緩并非沒有跡象。將時間推至2019年,正榮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307.08億元,按年增長21.01%。較之上兩年,動輒78.54%和53.97%的增速,已是大幅下降。
吊詭的是,規模不斷增長之際,上市公司合約平均售價卻在逐年下滑,由2016年20945元/㎡降至2019年的15488元/㎡。
數據來源:正榮地產歷年年報和相關公告
“銷售價格持續下降較為反常,因為房價絕對均價是以上漲為主要特征。”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如是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當然,這里面也有些原因,諸如正榮為了做大規模,不斷去一些中小城市拿地。或是正榮為了上市(融資),進行降價促銷,目的就是為了回籠資金,加快銷售業績的成長。”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表示,正榮地產銷售均價逐年下降說明其進入銷售期的項目中,二、三線以下低單價城市的項目占比在增加,亦或是上市公司采取了以價換量的措施所致。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榮地產在2018年開始重倉一、二線城市。“本集團看好一、二線城市發展潛力及房地產市場的前景,約超過70%的土地儲備位于一、二線城市。 ”其在2018年財報中表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正榮地產擁有建筑面積2615萬㎡的土地儲備。其中,74%位于一、二線城市。
只是,回歸一、二線似乎還沒有奏效。
據其于6月上旬發布的《2020年5月未經審核經營數據》,今年1月-5月,正榮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408.84億元,合約平均售價約為15300元/㎡。不難看到,合約均價下滑在繼續。
高溢價拿地
“今年,我們會比較保守一點,拿地預算大概在260億元。”正榮地產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陳偉健在今年3月底業績會上如是表示。
但,這并不妨礙上市公司在土拍市場上的“闊綽”出手。
時間拉至5月28日,經過164輪競價,正榮地產以13.06億元斬獲江蘇宿遷2020(經)A開發區02地塊,溢價率43.7%。而在這之前的4月下旬,正榮地產就以71.42%的溢價率拿下福建莆田PS拍-2020-06號地塊。該地塊是一宗商住地,起拍價2.8億元,正榮地產拿地代價為4.8億元。
上述地塊并非上市公司最高溢價拿地。早于3月5日,正榮地產曾力戰166輪,以5.7億元代價競得江蘇徐州XT2020-1地塊,溢價率更是高達107.35%。
“高溢價拿地,說明正榮還是有很強迫切去做大規模。”嚴躍進表示。
“大方向還是規模,不一定走太快。”正榮地產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黃仙枝也曾公開表示,“我們要適度的規模增長,沒有規模就沒有規模效益,規模是江湖地位的關鍵表現。”
據嚴躍進分析,今年很多房企都在二季度密集拿地,尤其是一季度拿地計劃受干擾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客觀上,這也確實會推高溢價率。
不過,他也坦言,溢價率太高多少會有后遺癥。因為若后續市場調整,疊加這幾年各大城市規模較大的二手房供應,都會對部分高價地塊的入市產生壓力。
充裕的“手頭現金”從何而來?
溢價拿地之時,正榮地產也在接連發債。
6月15日,正榮地產以“再次撥付現有債項”為由,發行了一筆于2023年到期金額為2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利率為8.3%。25天前,上市公司就以相同理由發行了同等金額的此類債券。只不過為期更長,于2024年到期,利率也稍高至8.35%。
《中國質量萬里行》梳理發現,上述債券較之疫情前夕于今年1月發行的2.9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均高出0.4個百分點以上。就更不用說,相較3月發行的此類債券的利率了。
在柏文喜看來,1月14日,疫情尚未大面積爆發,企業尚處正常狀態。而5月、6月,疫情已對房企的施工、銷售和正常融資都造成重大負面影響。行業和企業未來走勢不甚明朗,市場信心大受影響,故發債票息在上升。
經《中國質量萬里行》統計,截至今年6月下旬,正榮地產共計發行了8.9億元優先票據,用以償舊。
借新償舊之余,正榮地產賬面資金也在不斷增加,這也是其引以為傲的地方。“目前,我們手頭現金超過350億元,在一個比較健康的水平。”陳偉健在業績會上說道。
據其2019年財報披露,過去1年,正榮地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存款及現金之和為353.07億元。相較2018年,增加了69.38億元。只是,資金卻不是自己賺來的。
其財報顯示,2019年,正榮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為-87.81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值為21.01億元,這也導致了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進一步“為負”。截至2019年,正榮地產經營性現金流量金額為-140.64億元。要知道,2018年,該數值僅為-26.64億元。
情況惡化之快,可見一斑。
這也意味著正榮地產不能依靠自身的經營活動產生正向現金流。那么,其現金狀況又是如何改善的?
事實上,2019年,正榮地產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9.73億元,而上年同期僅為141.02億元。不能再明顯了,正榮地產所謂的“手頭現金”大多為借來的。當然,這其中也有永續債的一份功勞。
“隱藏”真實杠桿
永續債之于房企,如若運用得好的話,會是擴張利器。
嘗到甜頭的正榮地產,正“上癮”永續債。
2019年,償還完30億元永續債后,正榮地產又發行了2億美元永續債。其中,前者舉債于2017年;據其財報,后者兌換成人民幣的規模達14.4億元。
實際上,也正是在2017年,正榮地產規模由2016年392.92億元增至701.53億元,按年增長78.54%。2018年,正榮地產突破千億銷售,實現銷售金額1080.17億元,同比增長53.97%。
不難看到,規模由不到400億元增長至千億,正榮地產前后用了不過兩年,足見擴張之“快”。
數據來源:正榮地產歷年年報
正如柏文喜所分析認為,“正榮頻繁使用永續債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財務杠桿來推動規模增長,同時又不想觸發永續債利率跳漲機制引發財務成本的大幅上漲。因此,采取了清償舊債又發新債這種頻繁運用永續債的模式。”
對于現存有的永續債,正榮地產是否有具體的清償計劃?《中國質量萬里行》已發函至上市公司,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此外,正榮地產的快速擴張,也借助了非控股權益的大量運用。
據choice數據,2017年-2019年,正榮地產非控股權益在權益總額中占比分別為8.76%、32.44%和42.58%。增長之快,怎一個“迅猛”了得。
“正榮規模迅速增長之時,非控股權益占比也在迅速增長,說明了其大量運用了合作方資源,以聯合開發、聯營等方式來推動規模成長。這樣也可以不將大量項目公司的負債合并報表,從而避免表觀負債率大幅上升和負債規模的快速增長。”柏文喜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另外,這種大量運用非控股權益的方式,也存在著運用‘明股實債’的嫌疑。”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也表示,無論是永續債、一般的企業債,還是小股操盤,亦或是非控制性股東權益,對于正榮來說,都是一種杠桿。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質量萬里行》運用“(借款總額-現金及銀行結余)/權益總額”計算出過去3年上市公司的凈負債率分別為183.22%、74.04%和75.2%。若是將永續債也計入負債的話,2017年-2019年,正榮地產的凈負債率將相應增至274.29%、98.42%和83.72%。
數據來源:正榮地產歷年財報,《中國質量萬里行》獨家整理
不難發現,單是永續債,就將正榮地產的真實杠桿進行了部分“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