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里提到其中一條就是創新驅動。科技部一直以來十分重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工作,從“十五”開始連續四個五年計劃按照“三縱三橫”技術體系支持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
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介紹,這里面講的“三縱三橫”是原來意義上的“三縱三橫”,從縱來講和剛才辛部長講得是一樣的,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橫”過去講是電池、電控、電機,將近20年一直圍繞“三縱三橫”進行科技創新的支持。
秦勇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我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整個技術水平上有一個顯著提升,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上,我們國家目前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300瓦時/公斤,這個水平在國際上應該說是領先的。
秦勇指出,驅動電機的功率密度達到了4.9千瓦/公斤,這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是處在同一個水平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也有幾方面的突破,目前基本能夠滿足車用需求。這些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由“十五”“十一五”的技術攻關到“十二五”產業導入,產業導入主要是通過一些推廣應用示范工程,比如“十城千輛”工程,一直到今天的產業發展階段。
這次《規劃》里面確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到2035年的發展戰略目標。圍繞這一戰略目標,《規劃》就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從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加快建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和提升行業公共服務能力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規劃和部署。
秦勇強調,這里的“三縱三橫”的橫,有一些變化,把網聯化與智能化作為“一橫”,這和原來是有差別的,這是這次《規劃》的變化。
秦勇介紹,科技部將按照《規劃》提出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為《規劃》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當前,科技部正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謀劃“十四五”科技創新布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將按照《規劃》的部署,圍繞“三縱三橫”產業鏈,加大創新鏈的部署力度,目前考慮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針對動力電池這一新能源汽車非常核心的一個技術或者部件,剛才辛部長講的,無論是未來的換電模式還是消除里程焦慮,都和電池本身有極大的關系。圍繞這個技術,在電池的新體系、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方面進行一些超前部署,進一步推動動力電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發展。剛才辛部長也講了,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電池既要向高比能方向發展,又要考慮它的高安全性。對燃料電池方面,重點是支持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等核心材料以及與氫能相關核心技術攻關,在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長壽命和低成本上下功夫。
二是圍繞智能化、網聯化以及輕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著力推動車控操作系統及計算平臺、車規級芯片等自動駕駛技術和裝備研制;加強新材料技術的布局,大力支持碳化硅功率器件、輕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發,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三是加大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著力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提供支撐。希望通過這些部署,為實現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