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女士一定沒想到,自己70年前用“小樣”來開拓市場的創意,現在可以衍生出這么多玩法:先購買化妝品小樣試用裝再購買正品,購買產品贈送小樣合集,購買乳霜正品送爽膚水、面膜或口紅、香水小樣,被送的小樣被放在了二手交易市場被賣掉……
有需求就有市場,化妝品小樣衍生了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在大型商場,不少品牌化妝品使用了無人售貨機做品牌推廣,關注品牌公眾號,成為線上會員,免費領取試用裝,產品通常為粉底液、精華液等。
在網購市場,化妝品小樣也早已不再是專柜專屬的拉新、優惠或附贈的工具,而是開始擁有獨立的市場。通過淘寶搜索可以發現,護膚品小樣店鋪數量為一萬多家,一些開店時長達到10年以上且評價級別較高的淘寶C店,在售的歐萊雅紫熨斗、蘭蔻小黑瓶、雅詩蘭黛智妍精華霜、科顏氏高保濕面霜等明星產品,按單位容量換算,價格為正裝原價的1/4~1/2,相當于在原價基礎上打2~5折。
付費小樣開始增多,可以在柜臺免費拿到的東西,幾乎僅限于一次性試用品,瓶裝小樣都要花錢才能得到,而這也成為品牌打折優惠活動中贈送小樣的吸引力所在。據業內人士介紹,化妝品小樣銷量最好的品類集中在口紅和香水。
在二手市場,化妝品小樣能滿足消費者花小錢買大牌的欲望,往往一百左右就能買到上千定價的產品的試用裝。有數據顯示,11月12日,美妝閑置小樣的發布就比11月10日上漲201%,成為了今年雙11最爆款的二手商品。
在國外,化妝品的小樣市場的發展更為成熟。咨詢公司NPD Group發布的報告顯示,護膚產品和化妝品小樣在美國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市場,2018年銷售額就有12億美元(約8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
廣東省化妝品質量管理協會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市面上的化妝品中小樣是和正裝一樣進行管理的,除了包裝標注有“贈品”、“非賣品”等字樣的產品,其他中小樣都可以在市場上銷售流通。有業內人士稱,正規來源的小樣之所以會流向市場,通常有兩大來源。比如,品牌在做推廣、路演、博覽會等線下活動時,會現場搭配小樣,會把小樣直接寄給代理商/店家,派送不完的通常會以私下流通的形式流向市場;另外,部分代理商/店家有臨期品要處理時,品牌會以小樣作為補貼配贈。
然而,近年來,在不少公開報道中,部分價格低廉的化妝品小樣,被曝是無產品批號、無廠家授權、無正品保證的“三無”產品。一些商家充足的貨源和低廉的價格,也不免讓消費者懷疑產品來源的正規性。
而針對化妝品小樣產品的監管,市場監管部門也并沒有放松。今年4月,《安徽日報》發布文章《市場監管部門:化妝品試用裝等“非賣品”和正品一樣受監管》稱,有消費者反映,日常購買化妝品獲得的贈品小樣都是無生產日期的產品,她們對小樣的質量表示擔憂。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表示,化妝品“非賣品”和正品只要進入市場,就必須遵守國家規定,標簽標識應當注明產品名稱、廠名,并注明生產企業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也明確規定:“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內容真實、完整、準確。”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化妝品小樣正在撐起一個大市場,但不讓其游離在監管之外,才是保證市場良性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