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蘋果和Google相繼將年度游戲大獎發給上線剛兩個月的二次元手機游戲《原神》。
盡管國內玩家對于《原神》的口碑兩極分化,但從游戲內測到上線,圍繞它的話題熱度不減。
此前,有玩家認為《原神》有抄襲塞爾達的行為,而支持的觀點認為原神只不過是畫風很相似,核心是各種元素的搭配戰斗,至少核心玩法并沒有抄襲。
因為《原神》,這兩天“張一鳴批評員工工作時聊游戲”也上了熱搜,而自家的員工也毫不客氣,直接在群里diss起自家老板。
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不計國內Android用戶,《原神》在兩個月間的收入也達到3.93億美元,在全球超過騰訊“吃雞”手游《絕地求生》(PUBG Mobile),僅比《王者榮耀》低數千萬美元。
《原神》的開發商米哈游是個成立8年的中等規模游戲公司,在《原神》之前只發布過4個游戲,全都是二次元風格。
登上全球收入第二的同時,更讓業內感到驚訝的是《原神》完全繞開了騰訊的游戲營銷發行體系。米哈游將國內九成的營銷費用花在Bilibili以及字節跳動的今日頭條和抖音、西瓜。玩家甚至不能在騰訊的應用商店應用寶下載它。
盡管選擇在字節上營銷,但讓張一鳴感到郁悶的是,一是字節并沒有投資米哈游,米哈游也沒有在字節系上架;二是字節自己也沒做出原神級的重度游戲。
據悉,今年字節跳動開始大舉進軍游戲行業之初,業內對字節跳動還是比較看好,畢竟在2019年字節系以47.1%的手游投放數量占比第一,超過了騰訊廣告。整個2019年的小游戲,10款爆款中,有8款來自字節跳動。
在今年春節期間,字節跳動在休閑游戲領域表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免費游戲榜TOP 10中,字節跳動發行/代理的游戲占據了6個,TOP 5的游戲中占據了4個。
目前為止,字節投資收購的游戲相關企業有超過30家,涉及游戲開發的各個環節。
分析認為,字節先休閑后重度,先代理后自研的策略,和騰訊當年做游戲的路徑是完全一致。因此,業內的看法基本是,只要頭條、抖音流量底子是穩固的,字節做游戲吃掉市場份額是遲早的事兒。但這中間惟一的變量就是,重度游戲沒有方法論,經驗、技術、管理,抑或是字節的數據思維都解決不了。
隨著在線游戲增速放緩,中國市場的天花板在降低,過去高峰時期騰訊一年可以發行超過 40 款的新游戲,如今只有一半左右。
2019年騰訊的游戲業務營收達到了1147億元,第二名的網易在線游戲收入為 464.2億元。2020年,在線娛樂消費回升疊加海外增長,騰訊三季度游戲的收入增幅提升到45%,比整個集團收入增速高出一半。
盡管目前騰訊依舊占據了國內游戲市場的主導權,但有更多的米哈游找準了機會。
典型如游戲公司莉莉絲與FunPlus,這兩家本土的游戲公司趁騰訊和網易在國內攻城略地的時候,搶先一步踏入海外市場。借著這樣的時機,莉莉絲與FunPlus成功避開了騰訊與網易的打擊,為自己公司的發展與游戲的壯大提供了突破口。當它們在海外壯大以后,用海外亮眼的成績來獲取國內發行的資源和空間。
如今,FunPlus與莉莉絲已經是國內繼騰訊與網易之后,最大的兩家游戲發行商。而這些新興公司似乎都在選擇遠離騰訊、拒絕投資,絕大多數甚至從未與騰訊合作過。
以疊紙、米哈游、鷹角為首的一批新興公司快速崛起,它們都誕生于騰訊并不擅長的 “小品類”賽道。 成立7年的的疊紙和成立不足2年的鷹角,凈利潤均已達10億元,估值在百億元左右,而米哈游估值超過 300億。相比之下,成立于2004年老牌游戲公司完美世界,2019年凈利潤為 15.04 億元。
根據伽馬數據(CNG)2019年發布的數據,在近一年首月流水過億元的手游中,具有明顯二次元特征的游戲占比達到了46.9%。
騰訊今年在國內外投資了一系列二次元、沙盒甚至虛擬現實制作公司,以避免再度錯過新崛起的機會。
但隨著抖音、B站等渠道崛起,國內流量渠道日漸分裂。而中國游戲公司更多在海外市場尋找機會。好的產品將有機會撬動更多資源,擁有一方渠道不再是成功的絕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