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質量萬里行 羅克研
前有360借錢廣告中丑男娶空姐,后有打工者用花唄給女兒過生日。這兩天,京東金融的營銷短視頻因爭議劇情再次引發大量吐槽,看過該視頻的大多網友認為劇情荒誕雷人毀三觀。
看似無厘頭的劇情背后,是互聯網企業對底層群眾的精準打擊。萬元日利息最低一塊九,視頻里說的是還沒一瓶水貴,其實算下來近7%的年化利息,而且還是最低。已經超出一些銀行機構很多,已經算是“中利貸”了。一旦無法一次性還清,需要分期還款,加上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等一堆概念操作下來,年利率很可能在15.4%的邊緣來回試探。
視頻中可以看到,除了一些“升艙可以開窗戶”這種無腦性的錯誤之外,京東金條的廣告涉嫌虛假宣傳,農民工也能憑信用借到15萬元?顯然是不可能的。
近些年,網貸的出現讓視頻網站上出現不少這些借貸廣告情景劇,包括360借條、京東金融、好分期、有錢花等大量平臺都利用短視頻形式推出了此類廣告。特別是在一些廣告中,把社會職業、物質要求、貧富差距、年齡鴻溝、城鄉雙軌、身材樣貌等這幾個看起來無法逾越的差距,因為一個網貸申請到數萬額度而實現跨越,這的確是很大的諷刺。
有網友評論,這類土味視頻均投放在深入下沉市場的短視頻平臺,為了篩選不明事理不顧后果的用戶,并沒有告訴借錢后的利息,明顯具有誘導成分。
事件發酵后,京東金融在微博發布致歉信,承認多條短視頻存在嚴重的價值觀問題,將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據相關了解,做這些視頻的團隊,一般比較小,廣泛分布于二、三線城市,視頻成本也不高,不超過500元就能拍一條,流水化制作,演員、劇情都是通過大數據投放,得到的“轉化率最高”的最優解。
比如甲方要投短視頻廣告,就會有一二三級代理商層層外包,經過曾曾分撥,對最終視頻生產商來說,做出的視頻又要有轉化率,收到的錢還少。為了拿出更加吸引人的內容、獲得更高的點擊和轉發,這些生產商會選擇性地忘記創作的底線,搞出一些根本沒眼看的劇情和臺詞。時間一長,就有層出不窮的垃圾廣告,在人們的三觀墳頭上蹦迪了。
雖然網友吐槽這些視頻“價值觀不正確”,但大數據著實抓住了人性中赤裸裸的弱點。只要這個模式持續存在,我們就免不了要在網上看各種劣質、低俗甚至讓人覺得惡心的廣告。
不僅僅是網貸的廣告,其他行業也有相似的短視頻,比如某讀、某險零元投,某理財學校等等……只不過劇情上稍有浮夸,但里面的營銷手段也不敢茍同。
據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18億,占網民整體數量的87.0%。
據一份資訊短視頻報告里提供的用戶畫像,八成用戶已婚,80、90后男性用戶居多,超60%為企業工作者;本科及以上用戶達77.6%,個人月均收入一萬元以上的達到41.3%;一二線城市用戶居多,南方相對北方用戶更為活躍。
此外,44.2%的資訊短視頻用戶對網絡廣告態度積極,對不同類型的短視頻營銷接受度高;用戶觀看廣告后行為積極,消費較為理性,注重品牌及性價比,對金融理財、旅游和3C數碼產品關注度最高。
在過去幾年,中國短視頻、直播行業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行業生態管控缺乏標準,平臺約束力不足的現象曾一度為人詬病,而當與之相隨的網紅經濟來臨時,面對部分影響力出眾,卻喜歡打“擦邊球”的大V,內容的管控與運營就更容易落入尷尬境地。
隨著整個行業生態的高速發展,對內容的管控,已迫在眉睫。此前,有關部門已聯合各大平臺多次發起對短視頻、直播內容的專項治理。
2019年3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網絡借貸不實廣告宣傳涉嫌欺詐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風險提示》,要求各從事網貸業務的會員機構及提供網絡小額貸款服務的相關機構應恪守行業自律要求,堅持合規審慎經營,不違規宣傳和發布不實廣告。同時呼吁消費者應提高警惕,謹慎判斷,防止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真實表達、不能誤導消費者、遵守公序良俗、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是所有廣告的基本要求。希望類似京東這樣的短視頻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