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質量萬里行 雷玄
湖北武漢袁先生15日投訴稱,幾個月前使用伴伴交友平臺也認識了一個對象,10月中旬以見面的方式獲得了他的信任,“但每次都以對象的身份向我索要平臺打賞禮物過任務,我發現不對”,袁先生使用“小號”再次進入直播間,又被主動私聊,“都是說是處對象”,袁先生被發現后,對方以性格不合適被拉黑,投訴到平臺官方,平臺稱沒有發現對方任何違規行為。
與袁先生的經歷類似,河南鄭州魏先生14日投訴稱,他通過珍婚相親手機APP被騙,“進入直播間后,紅娘讓互相介紹,然后就是刷禮物,先給紅娘刷,再給女嘉賓,兩個賬號換著騙人,最后被拉黑。”
相比過去公園“相親角”,年輕一代對社交需求和戀愛玩法發生了變化,婚戀市場借助直播、短視頻等技術,正在進行革新。
婚戀市場足夠大,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7.5萬家婚介相關企業。其中,超過58%的婚介相關企業的注冊資本為0-100萬,超4成的相關企業為個體工商戶。易觀分析《2020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整體規模達55.9億元,較2018年實現了12.5%的收入增長,且預計未來1-2年行業業績還有望繼續增長。
近年來,布局線上婚戀交友服務的創業公司數據逐年攀升。據易觀分析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婚戀行業新研發上線了52款產品。但并飛所有產品都能獲得突圍的機會。2020年6月,僅有9款產品能進行入IOS暢銷榜前200,發布時間更早的產品,進入的機會微乎其微。比如,傳統婚戀網站珍愛網、百合佳緣等也紛紛在各自社區內加入視頻專區,2020年4月和5月,珍愛網和百合佳緣分別推出獨立的視頻相親應用趣約會和花叢。
然而,真愛難覓。不管是傳統婚戀網站,還是新入局的直播相親平臺,不可避免落到“秀場直播”的套路中,比如在直播間尋求刷禮物,以此作為交友跳板陷入“殺豬盤”騙局。
深圳市區消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共收到婚戀行業消費者投訴639宗,整體處理成功率71.49%。消費者投訴反映的主要問題為退費難、虛假宣傳、違約金過高、提供服務與合同不符等。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相親交友過程中被誘導進行投資賭博活動,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受損且維權困難。
發現套路,追償無果的魏先生說,“只是想相親找過日子的對象,怎么就這么難呢?”或許可以套用周星馳在電影中的一句話,“我以為憑我們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講點感情,沒想到還是一筆買賣。”
年末歲初,是詐騙案多發期。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消費者,網上交友務必認真核實對方身份,“殺豬盤”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一些相親網站、手機直播平臺、各類聊天軟件等網絡媒介尋找作案目標,編造種種謊言與詐騙對象交流感情,或以投資指導為幌子騙取受害人信任,再誘騙到賭博、投資等平臺實施詐騙,最后使受害人“人財兩空”。網戀需謹慎,驗證真實身份,見到“繳納費用”“轉賬”“內部投資渠道”“高回報收益”等字眼,需要投入資金時更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