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下10幾天,微信賬單先來了一波刷屏,朋友圈里各種花式的“凡爾賽”,不過,很多網友在看過支出數字后會感到一些焦慮。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負債”這個詞在生活里頻頻被提到。
“負債累累如何翻身”、“負債幾十萬,每月收入只有幾千塊,該怎么還上錢”?在百度、知乎、今日頭條等一些平臺上,總能找到相關的類似的問題。今年雙十一的時候,豆瓣的“負債者聯盟”小組上了熱搜。“無節制消費、遭遇詐騙、網貸”等是該小組簡介提及的負債原因,同樣也是現今大多數年輕人背負債務的原因。
網絡上關于90后、00后的過度消費信息特別多,流傳最廣的是90后人均負債12.79萬元。另外有調查顯示,90后有70%的人沒有任何存款。信用卡逾期也已經成為90后的重要消費方式的一部分。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飆升至854億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幾乎占了一半。也正因此,社會輿論對年輕消費群體超前消費、負債累累頗有爭議。
《“95后”信用卡消費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因申請門檻低、手續簡單、使用便利等特點,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成為許多“95后”首次嘗試信用消費時的首選。但是,部分網貸平臺過于寬松的審批流程與過量的放貸額度也給年輕人按時還款埋下了隱患。
2020年里,有不少企業也紛紛倒下個和面臨破產。
據IT 桔子的《新經濟死亡公司公墓》實時更新數據顯示,近10年來有名有姓的新經濟關停倒閉項目數已達到1萬多家,其中2020年明確關閉的項目有近1000家。
今年死亡項目中,排名前10的行業包括金融、電子商務、企業服務、教育、文娛傳媒、本地生活等。
數據層面上,2020上半年,平均每天有5家新經濟創業公司關停倒閉;2020年,金融行業死亡項目排名第一,主要是全國各地清退 P2P 網貸機構所致;未有公開披露融資的死亡項目占比 82%;有過公開披露融資的死亡創業項目中,僅獲得過天使/種子輪的企業占比一半;2020年關閉的國內創業項目的平均壽命不到5年。
根據這近1000家新經濟公司的存活時間統計,9%的項目存活時間不超過2年,55% 的項目在成立2~5 年之間死亡;公司的平均壽命為4.75年(57個月)。其中,最短命的項目“急腳遞”只活了3個月;活得最久的項目是長江汽車,該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3年后進入新能源造車領域,但至今其發布的乘用車仍未實現量產交付,而2019年1月長江汽車開始為零跑汽車代工,由于合作方汽車銷量不佳,長江汽車未能迎來轉機,最終在今年底申請破產。
前不久,摩拜 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和運營。曾經,陪伴很多人的共享單車一度成為各個城市中的風景,如今一片狼藉過后,留下來的仍是退不了的押金,還有等待他們未知的命運。
2020年,對于長租公寓行業而言,是一個水逆之年。在這一年,長租公寓平臺接連爆雷,卷款跑路的新聞不絕于耳。從年初上市到年底深陷負面旋渦,蛋殼公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盡管之后微眾銀行發布公告,對租客剩余的貸款本金將給予免息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之前,但分析指出,微眾銀行從追究租戶貸款、再到自身承擔蛋殼公寓爆雷的風險,讓租戶得以抽身,減少損失,但自身勢必承擔蛋殼公寓金額巨大的壞賬風險。
隨著今年P2P網貸平臺清零,更多的從業人員不得不面對就業中的各種困難。
有媒體稱,原P2P人員在人力市場的處境并不好過,有的還想留在金融業,但金融機構對他們的接納程度并不高,對于那些近年來從高校的“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專業畢業的從業者來說,他們的處境則更加尷尬,部分人員只能轉入催收或是保險銷售類工作,而想象中的互聯網大廠或金融機構的大門幾乎都以不再對他們開放。
德魯克的社會職能定律說:“企業是社會的器官,應當為社會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
去年年底,很多行業內部認為“寒冬”來了,事實上,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任何時刻都要好好修煉內功,腳踏實地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