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因使用橡皮金品牌防水材料后,廣西南寧消費者葉女士家的墻磚出現脫落,生產廠家——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的經銷商承諾賠償4桶全新防水材料,遭到葉女士拒絕,“他們生產的防水材料本來就有問題,還敢用第二次嗎”,加上因此產生的損失遠遠超出了這4桶防水材料的總價,葉女士希望廠家給出更合理的處理方案。
近年來,裝修中的防水施工由于自身的特殊安全性,成為消費者的重點關注環節,而市面上各類防水公司水平參差不一,如果遇到材料質量出現問題,勢必會為裝修帶來不小的麻煩。
“五一”前后,葉女士開始著手裝修新家。5月底,施工進入貼磚階段,葉女士去一家建材超市購買了橡皮金牌的“至固168”防水漿料,共花費1440元,并雇傭工人對廚房和衛生間進行貼磚施工。
6月,刷好防水并貼好瓷磚一周后,瓷磚突然掉落。“瓷磚突然掉落,差點砸到人,很危險。”葉女士回憶說。根據葉女士提供的脫落瓷磚照片,瓷磚背面附著一層防水涂料,說明墻壁涂層是從防水層開始斷裂。
葉女士當即聯系經銷商,“客服態度很不好,說沒有錢賠給我們,可以直接去找廠家”。葉女士撥打了防水材料桶上的生產廠家電話——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向客服反映她使用該廠家生產的防水材料后,出現了瓷磚掉落情況。
廠家客服人員表示,防水材料不存在質量問題,有各項資格證明,如果瓷磚粘貼不牢,是工人施工調料時加水不當導致。她又向裝修工人尋求解釋,工人表示自己的施工工藝不存在問題。
廠家稱調防水材料調試不對,貼磚師傅堅持認為自己施工工藝沒有問題,雙方出現了“扯皮”的情況。
6月中旬開始,葉女士多次溝通,希望判定瓷磚掉落的原因,經多次協商,她爭取到防水材料生產廠家與裝修工人決定共同到現場展開試驗。也就是說,生產廠家派出專業人員到現場調防水材料,裝修工人則直接使用生產廠家調好的材料,進行后續防水和貼磚操作。
現場實驗后,貼磚后仍出現了瓷磚脫落的情況。
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葉女士為了加快裝修進度,6月底,為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她不得不將墻壁原先的防水和瓷磚全部清除,更換另一家防水材料重新裝修。葉女士估算,購買新材料和雇傭工人的費用大致6千多元。
與此同時,面對二次試驗后墻磚依然脫落的事實,葉女士說,“生產廠家承認購買的防水材料存在質量問題”,提出的賠償方案是,愿意“補助”四桶新的防水材料。
葉女士不接受商家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她對這一品牌防水材料的質量并不信任,她表示“他們生產的防水材料本來就有問題,我們還敢用第二次嗎”。另一方面,廠家給出的賠付方案并不能彌補因此造成的損失。葉女士認為,“由于防水材料的問題,不僅拖慢了施工進度,無法在預定的10月份入住新居,還讓廚房和衛生間需要重新裝修,再次購買墻磚水泥,工人的工費還要重新付,這些導致了我們要多出六千多元的額外費用,但是廠家只同意賠償四桶防水材料,價格總計不到一千元。”
葉女士要求廠家賠償1440元材料費與6千余元翻修費用。與商家溝通無果后,葉女士試圖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她通過律師咨詢得知,如果以她的情況對生產廠家提出訴訟,需要獲得相關質檢機構的產品質量檢驗報告,“質量檢測需等待1個月左右的時間,太耗費精力了”。7月28日,葉女士投訴了該廠家,希望爭取更合理的處理方案。
(文/實習生 那可 本刊記者 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