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共享充電寶租賃價格的水漲船高,共享充電寶的市場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然而一場疫情的到來讓共享充電寶行業陷入至暗時刻,暴露了黯淡的前景。
日前,美股“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怪獸充電Q2季度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怪獸”仍然無法給自己“充電”。
收入單一 增收不增利
具體來看,2021年第二季度,怪獸充電收入為9.72億元,同比增長52.9%;第一季度,這一增幅甚至高達162.5%。單從數字看,怪獸充電的營收實現了較高增長。在財報中,怪獸充電展望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狀況,預計將產生9-9.3億元的收入。這環比第二季度的營收呈現出下降趨勢。2021年第二季度,怪獸充電凈利潤為820萬元,同比下滑73%。
雖然營收得到增長,但這是與2020年同期情況相比。去年疫情期間,國內消費娛樂行業進入沉寂期,消費者出門消費積極性下降,共享充電寶行業受到很大影響,怪獸充電業績呈現出脈沖式的忽高忽低,因此今年二季度營收同比實現增長也屬意料之中。
2020年第二季度怪獸充電的利潤為2994萬元,而本次的821萬元利潤,不管是同比比率還是絕對值,都比去年遜色得多,創出了5個季度以來的新低。
在營收結構上來看,怪獸充電的收入主要來自共享充電、充電寶銷售,以及廣告服務,而這三部分在第二季度的具體金額則分別為9.32億元、3160萬元和920萬元。作為主營業務的“移動設備充電業務”占總收入95.84%。由此可見,怪獸充電的業務變現模式依舊單一。
此外,相盡管比于前一季度怪獸充電充電寶銷售與廣告服務有著大幅增長,但顯然這兩者與共享充電并不在同一數量級。
高額營銷費用吞噬利潤
是什么狀況吞噬怪獸充電理應增長的利潤呢?
從財報來看,高額營銷費拖累了怪獸充電的利潤水平。2021年第二季度銷售及營銷費用為7.7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4.7億元將近增加了65%。營銷費用在營收中占比高達80%,去年同期占比為74%。2019年和2020年分別有67%和76%的收入投入營銷。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共享充電寶的成本結構中,商戶入駐成本占比最高,達到46.8%,其次是占15.4%的設備成本,第三是BD成本占10.5%。位置好和人流量大的點位需要付出更高的入場費和傭金。
于是,支付給合作伙伴的高額入場費和傭金,也極大地拖累了盈利能力。怪獸二季度營銷費用為7.71億元,包含入場費和傭金。以往財報顯示,怪獸充電支付給POI合作伙伴的入場費,一般占到設備產生收入的5—7成,傭金則占到總收入的50%左右。如此高昂的傭金費用之下,盈利更加艱難。
高昂的入場費費用拖住了怪獸充電盈利的步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渠道成本一直提高,而怪獸充電的單一盈利模式無法得到改善,隨著未來電池技術不斷進步,用戶充電需求頻次變低,其未來的盈利空間還將大大縮小。
壁壘低淺 前景黯淡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街電科技、小電科技、來電科技、怪獸“三電一獸”占據高達83.1%的市場份額。其中,怪獸總收入排名第一,占市場份額的34.3%。
乍一看,共享充電寶市場集中度較高,但其實共享充電寶的護城河非常淺。
首先,在市面上充電寶產品高度標準化,彼此間質量差距不大時,廠商的品牌效應,將非常難以建立。當用戶手機電量告罄時,將就近租借共享充電寶,對品牌本身并沒有特別在意。
其次,如同上文所分析的那樣,共享充電寶的市場擴充最終只是一個搶點位、爭商家的游戲。對于商戶來說,誰能提供更高的入場費與傭金,誰能給出更高的分成比例,誰就能迅速占領商戶的心。
以怪獸充電來說,在總激勵費用中,怪獸充電的入場費則從2019年的1.06億元增至2020年的3.8億元,增長了約260%。支付給合作伙伴的傭金從2019年的8.22億元增加45.5%至2020年的11.96億元。
沙利文和頭豹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白皮書》顯示,雖然街電、怪獸充電、小電仍以較高設備量和營業額,位于行業整體競爭格局中第一梯隊;但美團和搜電已憑借2020年爆發式增長,躋身行業第二梯隊。
此外,面對快充技術的日益普及,以及鋰電池、石墨烯電池、無線充電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于共享充電寶的依賴將越來越小。對于共享充電寶廠商而言,這都將是不小的打擊。
隨著手機電池技術日趨成熟,共享充電寶行業注定會慢慢衰敗。而那之后,像怪獸充電這樣的共享充電寶廠商們,又能拿什么新故事換取估值呢?